击壤的历代发展与演变

随着击壤的发展,后来击壤逐渐失传了,大约是由于它太单调的缘故吧!

不过,击壤后来发展成为了击砖游戏,人们用砖代替了壤,比赛的规则也较完善,在儿童的游戏中延续了下来。宋代时流行于寒食节、清明节前后孩童玩的“打瓦”和“打板”等游戏,其实就是用瓦块或者石头玩的击壤游戏。

宋代诗人张侃在《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诗中提到了抛堶的游戏,诗写道:

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

这说明了,在宋代有一种类似抛堶的游戏。还有“飞石”游戏,据古书记载,飞石的玩法是:

以砖两枚长7寸,相去30步为标。各以砖一枚,方圆一尺掷之。主人持筹随多少。甲先掷破则得筹,乙后破则夺先破者。

很明显,这是一种带有赌博性的“飞石”比赛,也类似于击壤。其实也有人认为,击壤与投壶有相似之处,它本是士大夫们的一种休闲习艺的方式,因为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才逐渐流向民间的。

后来在这个过程中,它改变了活动的形式,而在我国古代,也称善于击壤的人为“壤父”。

明代著名学者刘侗在他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

二月初二龙抬头,小儿以木两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古所称击壤者耶!

这说明刘侗小时候玩过的这个游戏有可能就是叫“击壤”。只是名称上被称作“打柭”,这一点有所不同而已,这也许是时代创新的缘故,使击壤变得更有趣味性和富有竞技性了。

文中的“打”便是从击壤中发展而来的,它在明代各地的儿童游戏中较为流行,只是这种儿童游戏难登大雅之堂,史籍也把它忽视了,因此没有多少记载。

击壤的原始形态也一样长流不竭。清代著名学者周亮工在他所著的《书影》中记载:“秣陵有杨柳黄,击棒壤的歌谣。”

秣陵其实就是“金陵”,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可见在清代时,击壤在南京地区是非常流行的。

那时候用于投掷的壤木则由鞋形木头变为了圆形的棍棒状。后来,在上海还有一种叫做“笃棚门板”游戏,“笃”是沪音,意思就是“投掷”,该游戏也是从“击壤”游戏演变而来,只是鞋子形状的壤棍变成了类似盒子形状的木块了。

明清时期,击壤之戏被称为“打瓦”。此外,还有一种叫“打板”的游戏,也是击壤的一个变种。古代地方志《顺天府志》中记载:

小儿以木两寸,制如枣核,置地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板。板古称所称击壤者也。

这便说明了“打板”与我国古代满族风俗中的“打栲”的玩法是一样的。其实,类似击壤的儿童投掷游戏还有很多,这些都是击壤游戏的变种,它们逐渐流向民间,并改变了活动形式。

[旁注]

寒食节 也称“禁烟节”、“冷节”和“百五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2000余年,曾经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周亮工(1612年~1672年)。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他是1640年的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进入清代后历仕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他生平博极群书,爱好绘画篆刻,擅长写作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刘侗(1593年~1636年),明代散文家。在当时颇为有名。1634年他考中进士,后来选任吴县知县。他撰写的《帝京景物略》记述明代北京地区的山川园林、庵庙寺观、桥台泉潭、岁时风俗。他写作态度认真,此书在艺术上也有特色,为后人了解明代北京风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顺天府 明清时期的北京地区,顺天府的辖区在清代初期多有变化,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有5州19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19个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县”。

[阅读链接]

还有人认为,击壤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活实践。在上古时期,先人们还没有发明弓箭以前,人们都是靠投击石块来捕捉飞奔的禽兽,他们为了提高投掷的命中率,自然需要经常进行投掷的动作训练。

所以也就诞生了古老的击壤游戏。因此,击壤很可能是从这种远古的谋生手段中蜕变而来的,甚至后人每次将“击壤”与“打瓦”并称,以至于都可以混为一谈,这也说明了两种游戏都是从上古时期投掷产生的一种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