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自然哲学的重建

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沿袭荀子的“凡已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的思想,按研究对象将学术划分为“心性”和“物理”两大类。“心性”属个体人的精神世界,而“物理”则属与人的内在世界相对的外在世界,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存在物。包括“人性”与“物理”的总学问,古人称之为“性理”学。在中国古代没有外在于人的系统的自然哲学。在中国古代,“自然”是对一切非假人为行为的一个描状词。而外在于人的存在物被区分为“天”和“地”,即今日人们意指的“自然界”。而且在古汉语里相当古希腊语“宇宙”(COSMOS)的词是“道”。现代人讨论古人的思想不能摆脱以现代的理解作“参照系”,“中国自然哲学”这一说法本身已含了我们的这种选择。在这种意义上,虽然古人研究心与物、性与理之关系重在“修身”,但“究天人之际”的要求使得他们的学问中包含了自然哲学。春秋战国时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理性重建的时代,诸子并出,百家

争鸣。在其后的长期发展中,儒道释成为影响最大的三种思想范式。大体说来,儒家的以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哲学主导中国文化,道家以其自然为核心的哲学主导中国文化,而佛家作为外来文化以其心性为核心的哲学对中国本土的两种主流文化作出重要的补充。所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学者, 有取“儒道互补”之进路者,也有取儒道释三教融会之进路者。我们的主题应以学问分类为出发点。在“心性”与“物理”这种传统的中国学术分类框架下,自然哲学主要潜含在“物理”之中。因而儒道两家,特别是道家,也就成为我们运用解释学搜寻其自然哲学的主要对象。

在上述意义上,中国哲学史上不乏可兼称的自然哲学家,特别是在儒道融会的盛期。如先秦有老子(春秋末)和荀子(325~238BC),两汉有董仲舒(179~104BC)、扬雄(53~18BC)和王充(27~97),魏晋南北朝有杨泉(三国两晋时期),两宋有邵雍(1O11~1107)、周敦颐(1017~1073)、朱熹(1130~1200)和蔡沈(1167~1230),明以降有方以智(1611~1671) 等。他们不仅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提出了宇宙秩序原理,建立了宇宙图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