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不同的学问
首先涉及的是“什么是易学”和“什么是科学”。对这两个问题是不能给出可一致接受的完美无缺的界定的。尽管如此,某种界定总是不可缺少的。关于易学,在对经、传、学做出区分的基础上,可以对其性质做出较为明确的界定。形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是一部占筮书,由“十翼”组成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解释《易经》的作品《易传》已属哲理著作。而汉代以降对经、传进行研究的诸多作品作为易学,“以传解经”成为主导倾向。而不论是“照着说”还是“接着说”,思辨所及十分广泛,“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建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易说至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而科学,严格地说,它产生在近代的欧洲,通常以 1687 年牛顿出版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作为科学成立的标志。只是在追溯它的渊源时才有所谓中古代和古代科学,并且只有在科学的“全球范围起源律”的意义上才有中国科学的源流之说。
在古代和中古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科学与非科学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天文学与占星术、化学与炼金术、医学与巫祝实难区分。正因为如此, 巫术被公认为是近代科学的起源之一。20 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M. Keynes,1883~1946)甚至说,他不同意 18 世纪以来人们把牛顿(1sasscNew
-ton,1642~1727)视为理性时代的先行者,而认为“他是最后一个巫师, 最后一个巴比伦人和苏美尔人。一万年以前我们的远祖开始创建人类思维文化,发展了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牛顿是他们之中最后一位伟人”。更严格地说,牛顿时代的自然研究者实质上也只是创立了一种不同于古希腊时代的新自然哲学,正如他们以“自然哲学”称道自己的学问那样。到 19 世纪出现“科学家”这一职业名称时,职业科学家开始取代先前那些把自然哲学作为消遣的业余爱好者、医生和牧师。在这种意义上,当代美国科学史家玛格纳(LoisN. Magner)在其《生命科学史》(1979 年)中,称达尔文(CharlesR. Darwin, 1809~1882)是最后一个,也是最伟大的自然哲学家。科学的活动结构和社会形象是随历史的进展而不断演变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已成为国家甚至国际合作的事业,从所谓的“小科学”变成“大科学”了。“小科学”的“大英雄”时代已经结束,“大科学”靠众多的“小人物”支撑,而且由于科学的社会运用被看作自身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使价值成为科学理性的重要成分。在这种意义上,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是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科学家。
科学知识的内容包含三个要素,可形象地用直角坐标系的三维说明。一个维叫“现象维”(Phenomenic dimension),一个维叫“分析维”(ana1ytic dimention),再一个维叫“基旨维”(dimention of themate)。作为“把握经验”的科学,它的概念和命题包含现象的(经验的)内容,历来无人怀疑。至于它包含分析的(逻辑的)内容,由于其在某些情况下的隐含性而不太惹人注意,事实上每个经验科学理论中,全都显含或隐含有逻辑性的命题, 充当该理论的关系构架或推理功能。充当支撑科学理论形式构架的逻辑性命题,往往穿上经验内容的外衣潜存其作用中。由于逻辑经验论哲学家的反复申明和论证,现象分析这个平面无需赘言。“基旨”作为科学内容的一维是美国科学史家霍耳顿(GeraldJ. Holton,1922~)提出来的[4] 。他认为对
科学的传统理解只考虑经验的(现象的)内容和分析(逻辑的)内容这二维, 而忽视了信念、直觉、预想这类历史、社会、心理因素。而这后者构成了科学概念内容的第三个维,他称它为 themes 或 themata。许良英将其译为“基旨”。霍耳顿认为,传统科学观要求从科学中排除不能证实或不能否证的问题,把谈论保持在两个维所规定的平面内,有助于清除某种伪装成经验命题或分析命题的形而上学命题,也有助于锻炼出一个强大而成功的专业,但是这种观点既无助于我们了解科学家个人究竟是怎样取得那些后来可以同二维平面相适应的成果的,也无助于了解作为历史事业的科学究竟是怎样成长和演变的。于是他下结论说:要了解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必须规定第三个维, 即基旨维。基旨是一种稳定的和广泛传播的基本思想,它们不能直接分解成观察结果和分析思考,也不能从观察结果和分析思考直接导出来。基旨从科学家个人的文化环境和科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两方面揭示了科学的文化特征。易学与科学之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科学有一个霍耳顿的“基旨维”。易学通过基旨维进入科学,是易学与科学互动机制的基础。
合《易经》与《易传》为一体的通行本《周易》已具备基本的理论形态, 它是概念和符号结合的具有明确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由阴爻(—)和阳爻
(—)两个符号排列组合的易卦系统,与以阴阳概念为纲纪组成的范畴体系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理论结构模式。经历代易学家的阐释,范畴体系、符号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逐渐完善并模式化。从《易传》出发形成的中国传统科学科技思维定式,包括了宇宙秩序原理、方法论原则和科学技术观。易学的宇宙秩序原理以阴阳概念为基础,主要有生成原理、感应原理和循环原理,它们构成一种生机论的自然观。易学的方法论原则以象、数、理等观念为基础,主要有象数论、比类论和实验论,它们组成一种研究程序理论。易学的科学技术观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其基础,强调将天地人作为统一的体加以研究,主张德性与知性并重、理性与价值合一,建天人整体之学。
易学不仅提供了一套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观,而且其本身也具有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易卦符号系统的数学特征和关于物理的理论观念。有关易卦符号系统和河洛理数的研究以及筮法的机巧设计,不仅展示了原始的组合数学的面貌,而且还包含近现代数学的某些先驱思想和启迪未来的素材。历代易学家发展的符号系统主要有两种:一为《周易》系统(包括汉焦赣在其
《易林》中提出的由六十四卦相重而得的四千零九十六卦系统),另一为《太玄》系统(包括九天玄女卦)。前者是二元符号系统,后者是三元符号系统。除此之外,尚有汉代道教的四元系统《灵棋经》,北宋司马光(1019~1086) 的十元系统《潜虚》,南宋蔡沈(1167~1230)的九元系统《洪范皇极》。以数学语言讲,它们都是有限重集排列。二元符号系统到北宋发展为数学上完备的邵雍(1011~1077)先天图,二元素有限重集排列完整到排列数 n 可为任意自然数,达到排列数 N=2n 的结果。易图对称性的种种研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清代陈梦雷的方图内外图,在本世纪 30 年代,被薛学潜合理地解释为一种矩阵。在易学发展史上,京房(77~37BC)的“飞伏”说、孔颖达(574~648)的“复变”说、来知德(1525~1604)的“错综”说实为不同的符号分类原理;各种卦变说,如荀爽(128~190)、虞翻、李之才(?~ 1048)、朱熹(1130~1200)、俞琰(1258~1314)等人的“卦变”说,可视为不同的符号生成法则;而有关卦序的种种研究,如“八宫”说、“重卦”
说、“先天”说和“后天”说等,都提出了各自的符号排序规则。这些都表明当时易卦符号学研究所达到的科学水平。九宫数图开河洛理数研究之先河,它已作为最古老的组合数学文献载入史册。丁易东(13 世纪)、朱明生
(1299~1370)、来知德(1525~1604)、李光地(1642~1718)、江永(1681~ 1762)等人对河洛理数的研究涉及几何学和代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