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食物链记载

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历史中,含有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的合理因素,食物链的应用即其一例。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在农业社会条件下,我国古人对动物结构中的生存规律尤为重视,已经注意到了动物之间存在着的食物链的关系,并被记录在《庄子》等古籍中。

相传很久以前,因为老百姓用粮浪费,玉皇大帝一怒把五谷杂粮的穗子都给捋走了。于是人们的生活就成了问题,只有想法寻找别的食物替代。

有一天,舜帝带着他的部族到了不远的雷泽湖捕鱼。一条老鱼精游到湖面上问舜帝:“大慈大悲的舜帝爷,你们浪费粮食,被上天惩罚,我们水族也跟着遭殃,以前你们的剩饭剩汤,我们能吃点,现在我们吃什么呀?”

舜帝爷一听,随口说:“你们吃什么?大鱼吃小鱼!”大鱼只好游走了。

一会儿,又有一群小鱼游出了水面问:“舜帝爷你说大鱼吃小鱼,那我们小鱼也不能饿死呀!”

舜帝想了想说:“小鱼吃虾米。”

小鱼刚游走,就有一群虾米跳出水面问:“舜帝爷,我们虾米吃谁去呀?”

舜想来想去虾米是没吃的了,忽然看见虾米的腿上都粘有污泥,随口说了一句:“你们虾米就吃污泥吧!”

从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吃浮游生物,形成了一种食物链。

食物链是大自然的生态链,更是地球人生存的真理。在同生物界广泛接触过程中,我国古代学者在著作中记载了所得所悟,表明已经进一步加深了对各种动、植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

先秦时期对食物链的记载和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还存在着复杂的斗争关系。比如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就记载了许多与食物链有关的故事。

《庄子》的作者庄周是战国时期宋国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否定鬼神主宰世界,认为道是万物的创造者。庄周认为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由于食物的关系,而存在一系列相互利害的复杂关系。

《庄子·山木篇》记载了“螳螂捕蝉,黄鹊在后”的著名故事。

有一天,庄周来到雕陵栗园,看见一只翅膀宽阔、眼睛圆大的异鹊,从南方飞来,停于栗林之中。庄周手执弹弓疾速赶上去,准备射弹。

这时,庄周忽见一只蝉儿,正得着树叶荫蔽,而忘了自身。

就在这刹那,有只螳螂借着树叶的隐蔽,伸出臂来一举而搏住蝉儿,螳螂意在捕蝉,见有所得而显露自己的形迹。而此时的异鹊乘螳螂捕蝉的时候,攫食螳螂。只是异鹊还不知道,它自己的性命也很危险。

庄周见了不觉心惊,警惕着说道:“物固相残,二类相召也。”意思是说,物与物互相残害,这是由于两类之间互相招引贪图所致!想到这里,他赶紧扔下弹弓,回头就跑。

恰在此时,看守果园的人却把庄周看成是偷栗子的人,便追逐着痛骂他。

这个生动的故事说明,庄周已经发现了人捕鸟、鸟吃螳螂、螳螂吃蝉等动物间的复杂关系。庄周所看到的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条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生物是互为利害的。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庄子》还有一个“卿蛆甘带”的典故。卿蛆即蜈蚣,带是大蛇,典故意思是大蛇被蜈蚣吸食精血而亡。

在当时,岭南多大蛇,长数十丈,专门害人。当地居民家家蓄养蜈蚣,养到身长一尺有余,然后放在枕畔或枕中。

假如有蛇进入家中,蜈蚣便喷气发声。放蜈蚣出来,它便鞠起腰来,首尾着力,一跳有一丈来高,搭在大蛇七寸位置上,用那铁钩似的一对钳来钳住蛇头,吸蛇精血,至死方休。

像大蛇这样身长数丈、几十千克、上百千克的东西,反而死在尺把长、指头大的蜈蚣手里,所以就有了《庄子》中“卿蛆甘带”的由来。

古人认识蜈蚣制蛇,还可以追溯至更久远的年代。在我国古代有一种能够制蛇的大蜈蚣。宋代官员陆佃在《埤雅》中就说:蜈蚣能制蛇,它突然遇到大蛇时,便抓住蛇的七寸吸尽精血。

在古代,人们不仅知道蜈蚣吃蛇,而且也知道蛇吃蛙,而蛙又会吃蜈蚣。南宋道家著作《关尹子·三极》说:“蝍蛆食蛇,蛇食蛙,蛙食螂蛆,互相食也。”

陆佃的《埤雅》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卿蛆搏蛇。旧说蟾蜍食蝍蛆,蝍蛆食蛇,蛇食蟾蜍,三物相制也。”在这里蛙已被蟾蜍替代,但仍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

动物相食的观念,在云南省江川李家山滇文化墓群中出土的战国青铜臂甲的刻画上也得到了反映。

青铜臂甲上刻有17只动物,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13只动物,有两只大老虎,其中一只咬着野猪;另一只正向双鹿扑去。一只猿正在攀树逃避。此外还刻有甲虫、鱼、虾等小动物。

第二组的画面上有两只雄鸡,一只正啄着一条蜥蜴,而蜥蜴旁边的蛾和甲虫,则显然是蜥蜴的食物;另一只鸡则被一只野狸咬住。

在第一组刻画中,反映了老虎、野猪和鹿构成的食物链关系。在第二组刻画中,表现了野狸吃鸡、鸡吃蜥蜴、蜥蜴吃小虫的关系。

上述记载表明,我国远在宋代之前,对蜈蚣、蛇、蛙、老虎、野猪、鹿、猿,以及甲虫、鱼、虾等动物在自然界里表现出来的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有深刻的了解。

总之,我国早期在生物学领域已经认识到:在食物链中,一种动物往往既是捕食者,同时又是被食者。也就是说,某一种生物既可以多种生物为食,它本身又可以为多种生物所食,这样就形成有复杂交错的关系。

[旁注]

玉皇大帝 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舜帝 生于姚墟,故姚姓,冀州人。是我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都城在蒲阪,即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雷泽湖 是古代一个草木茂密,水族繁多的淡水湖泊,位于山东省鄄城县东南部。据传雷泽湖中有龙。华胥是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她踩了雷泽湖岸边龙的大脚印,生了伏羲、女娲。伏羲兄妹就是龙子、龙女,他们的子孙后代就是龙的传人。

浮游生物 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水面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

庄周 (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中期宋国蒙城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代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

七寸 蛇的七寸是指蛇的心脏所在位置,在蛇的腹部。指蛇的脊椎骨上最脆弱、最容易打断的地方。蛇的脊椎骨被打断以后,沟通神经中枢和身体其他部分的通道就被破坏。七寸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关键点,弱点,要害部位。

陆佃 (1042年~1102年),越州山阴人,陆游祖父。家贫苦学,映月读书。他精于礼家名数之说,著有《陶山集》14卷,及《埤雅》、《礼象》、《春秋后传》、《歇冠子注》等,共242卷,《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关尹子 曾为函谷关令。相传老子看透了当时的形势,知道周天子王治不久,所以离开周西出函关。函关守令尹喜久仰老子大名,所以盛情款留,希求指教。老子为留《道德经》五千言,骑牛西去。关令尹喜研读老子之学,多有心得体会,发而为文,成《关尹子》一书。

滇文化 是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期,以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迤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分布着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便是考古学称这为“滇文化”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古老、神秘、灿烂、辉煌的文化。

[阅读链接]

据传说,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献猛兽一头。其形如两个月左右的小狗,就像狸猫般大小,拖一个小尾巴。

汉武帝见这动物生得猥琐,笑道:“这小东西是猛兽吗?”

使者说:“百禽不必计其大小,全都怕它。”

汉武帝不信,就让使者将此兽拿到上林苑虎圈试试。

群虎一见,皆缩成一堆,双膝跪倒。上林苑令急奏,汉武帝震怒,要杀此兽。但第二天,使者与猛兽都不见了。

虎是兽中之王,是食物链的顶端。但“一物降一物”,遇到异兽,也难免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