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蝗研究的成果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因而我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

古代治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治蝗类农书,在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除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715年农历六月,唐代时的山东发生蝗灾,中书令姚崇差御史下诸道,采用驱赶、扑打破焚烧、挖沟土埋等多种办法消灭了蝗虫。这一年,农田有一定收获,百姓没有挨饿。

第二年,山东、河南、河北蝗灾又起。山东百姓皆烧香礼拜,眼看蝗虫食苗,手不敢捕,河南、河北的蝗虫所经之处,苗稼皆尽。

面对如此严重的蝗灾,姚崇仍主张采用驱扑焚埋的办法除治蝗虫,认为只要上下齐心协力,必能治住蝗虫,即使有除治不以的地方,也比养患成灾强。

当时不少人认为,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力。是除治还是不除治,在当时两种思潮的斗争十分激烈。最后,姚崇用很多历史故事讲明了治蝗的意义,并用官爵向皇帝担保,如果治不下去,就请削除官爵。姚崇的治蝗主张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在姚崇的领导下,派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全国捕蝗900万担,蝗虫因此也渐止息。

其实,我国自古农业害虫就很多,尤以蝗虫、螟虫和黏虫为害最烈。在唐代之前,先民们也一直在与虫灾作不懈的斗争。

春秋战国时期,虫害同水、旱、风雾雹霜、疠疫并列为国家“五害”之一,并在政府中设官掌管治虫。当时已知飞蝗的若虫和成虫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礼记·月令》多处谈及气候异常会引起蝗、螟灾害,说明当时对害虫发生的条件已有所认识。

早期的简易方法及其发展人工扑杀,包括扑打、捕捉、烧杀和饵诱等,是最原始、简易的防治方法。如《吕氏春秋·不屈》中有人工扑打害虫的较早记载:“蝗、螟,农夫得而杀之。”

用饵诱方法除虫的记载,首见于东汉政治家崔寔《四民月令》,书中提到用包过或插过炙脯的草把诱虫,这也是古代人民的一种创造。

我国是全世界制订治蝗法规的先行者,比如宋代颁布的法规《熙宁诏》和《淳熙敕》等。以后历代都把捕蝗列为国家要政,与农业大害的蝗虫展开了持久的斗争。

南宋时期农学家陈旉《农书》明确提到桑田除草的目的之一是防虫,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

南宋治荒名吏董煟《救荒活民书》引北宋时的经验,根据蝗虫不食豆苗的特性,提倡广种豌豆以避免蝗害。

后来许多治蝗专书都有类似记载,并指出除豌豆外,则虫螟不生,还有绿豆、豇豆、芝麻、薯蓣,以及桑、菱等10多种蝗虫不食的作物。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指出,轮作制度被列为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种棉两年,翻稻一年,则虫螟不生,并指出除豌豆外,超过3年不轮种则生虫害。

明代末期《沈氏农书》认为种芋年年换新地则不生虫害,也进一步认识到杂草是害虫越冬和生息的场所,强调了冬季铲除草根的除虫作用。

清代已经有人认为一天之中要抓住蝗虫“三不飞”,即早晨沾露不飞、中午交配不飞、日暮群聚不飞的时机进行扑打最有效等,说明已知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防治。清代还创造了专治稻苞虫的竹制虫梳和专治黏虫的滑车等。

古代生物防治蝗虫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很突出。古人对昆虫的天敌早有观察。《诗经·小雅》记载有名叫“蜾蠃”的细腰蜂经常衔负螟蛉的幼虫。《尔雅·释鸟》注意到鹩剖苇、啄木鸟捉虫的习性。

南北朝时期医药学家陶弘景《名医别录》指出这是一种寄生现象;《南方草木状》说岭南一带柑农常到市场连窠买蚁防治柑橘虫害;明代末期《沈氏农书》更进一步认识到杂草是害虫越冬和生息的场所,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陈旉《农书》明确提到桑田除草的目的之一是防虫。

隋唐宋元时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青蛙在害虫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了严禁捕蛙等措施。

关于保护益鸟,《礼记·月令》记载有不准在早春时节探巢取卵、捕杀雏鸟的禁令。汉隐帝乾祐年间,鉴于鹆鸟能吞食蝗虫,曾敕令禁捕,以加强或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虫害繁殖的环境条件。

古代用于防治害虫的药物种类范围颇广:植物性的有嘉草、莽草、牡蘜等;动物性的有蜃灰、蚕矢、鱼腥水等;矿物性的有食盐、硫黄、石灰、砒霜等。

施用方法也多种多样,用饵诱方法除虫的记载,包括混入种子收藏,拌同种子种植,浸水或煮汁洒喷,点燃熏烟,直接塞入或涂抹虫蛀孔等。

此外,古代还有许多通过收获物处理等方法以防虫害,如汉代王充《论衡》提到麦种,必须烈日晒干然后收藏;《农政全书》提到棉子用腊月雪水浸可以防蛀;《豳风广义》和《农圃便览》等提到用沸水和雪水冷热交替浸种可以防病防虫等。

总之,我国古代人民对蝗害有一定的认识,历代政府不仅在防治技术上采取了多种措施,说明已知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防治,而且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治蝗的法规,如选择抗虫品种、精耕细作、清除杂草、轮种间作到药物防除等。其中的很多经验,至今仍有参考意义。

[旁注]

中书令 古代官名。汉武帝时以宦官担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掌传宣诏命等。中书令、尚书令在西汉时期并置,与谒庭令、内者令等宦官都是由士人担当。唐代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若虫 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被称为“若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基本相似,只是体型较小,性器官未发育成熟,仅有翅芽,不能飞,只能跳,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称为“若虫”,若虫逐渐长大,经过几次蜕皮后,直接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

崔寔 (约103年~约170年),涿郡安平人,即现在的河北省安平。东汉后期政论家。曾任郎、五原太守等职,并曾参与撰述本朝史书《东观汉记》。又著有《四民月令》,已佚,不过大部分内容保存在《玉烛宝典》一书中。

董煟 (?~1217年),南宋时期治荒名吏。他曾经向朝廷进献所著《救荒活民书》3卷共50000余字,全面系统地提出救荒“五法”、“十六项”的政见。清代诏命重新刊行此书。他还著述有《春秋资讲》、《寿国脉书》、《南隐文集》等。

徐光启 (1562年~1633年),明代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明代末期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科学研究范围广泛,其中以《农政全书》影响最大,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阅读链接]

清代雍正年间,有一年渤海滩一带发生了蝗灾,飞蝗遍野,禾稼一空。朝廷接到百姓上书,便派将军刘猛率兵灭蝗。

刘猛到了渤海滩,见蝗虫聚似山丘,涌如波涛,大惊失色,便迅速率兵昼夜捕打,但蝗虫依旧铺天盖地。

据传说,刘猛看着这漫天涌来的蝗群,催马引蝗虫直奔渤海,海水涌起3米巨浪。刘猛不见了,成群成群的蝗虫也卷入了海底,蝗灾消除了。

后人为了纪念刘将军除治蝗灾,保护禾苗,便在武帝台上修建“蚂蚱神”庙宇,以祈人寿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