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植物分类研究

自从有了生产活动,劳动人民就开始积累起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历代生产者在采集药物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药用性质等的认识,形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本草学。

我国古代典籍《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药用动、植物的记载。它们是我国传统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远古的时候,人们吃野草,喝生水,食用树上的野果,吃地上爬行的小虫子,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伤。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

有一回,神农的女儿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饭不想,浑身难受,腹胀如鼓,怎么调治也不见轻。神农就抓一些草根、树皮、野果、石头共12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

花蕊公主吃了那药,肚子疼得像刀绞。没大一会儿,就生下一只小鸟。这可把人吓坏了,都说是个妖怪。神农却认为这只玲珑剔透的小鸟是宝贝,还给它起个名字叫“花蕊鸟”。

神农又把花蕊公主吃过的12味药分开在锅里熬。熬一味,喂小鸟一味,一边喂,一边看,看这味药到小鸟肚里往哪走,有啥变化。

神农还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12味药喂完了,尝妥了,神农观察到药物一共走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神农托着这只鸟上大山,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地喂小鸟,一样一样地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

天长日久,神农就制订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

有一次,神农手托花蕊鸟来到太行山的小北顶,捉到一只很特别的虫儿喂小鸟。没想到这虫毒气太大,一下把小鸟的肠毒断了。神农极悲痛,大哭一场。

哭过之后,选了一块上好木料,照样刻了一只鸟,走哪带哪。

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中毒去世了。在百草洼西北的山顶上,有一块像弯腰搂肚的人一样的石头,人们都说是神农变的。

为了纪念神农创中医、制本草,人们把小北顶改名为“神农坛”,并在神农坛上修建神农庙。庙里塑了神农像,左手托着花蕊鸟,右手拿着药正往嘴里送。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观看神农坛风光,瞻仰神农塑像。

“神农尝百草”是久经流传的故事。其实,这里的神农就代表了我国古代研究动植物药用价值的人们。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药用动植物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知识,就被记录在古籍之中。

我国最早的本草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它约成书于东汉时代。全书记载药物360种左右,植物药占大部分,约为250种,动物药近70种。书中将药物按其性能、疗效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一种药物的功能分类,不是用于生物的分类。这种分类法比较简单。

《神农本草经》对每种药物的描述包括别名、生长地、性味、主治、功能等。其中大部分证明确有疗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动植物药效的情况。

如“上品”中的人参、甘草、干地黄、署豫、大枣、阿胶等常用补药;“中品”中的干姜、当归、麻黄、百合、地榆、厚朴等都是补虚治疗的有效药物;“下品”中的巴豆、桃仁、雷丸也是利水、活血、杀虫的有效药。

这说明该书的记载是人们长期认识和实践的产物,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神农本草经》对我国古代本草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随后几个朝代的大型综合本草著作都收录了它的全部内容。其他一些学术著作如《博物志》、《抱朴子》等也多见引用。它为我国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成书后,汉代末期一些医学名家在此基础上,补记药物功用,新添药物种类而辑成了《名医别录》,对药物的记述包括正名、别名、性味、有毒、无毒、主治、产地、采收时节等。它反映了人们对药物认识的增进。

值得注意的是,《名医别录》开始有一些药用植物的形态描述。比如:记石脾,有“黑如大豆,有赤纹,色微黄而轻薄”;记木甘草,“大叶如蛇状,四四相值,拆枝种之便生”等记述。对植物叶的营养繁殖情况作了初步的描述。

《名医别录》对植物药的鉴别也有些简单的记载。如钩吻“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等。本书一般都指明药物的出产地,如“蕙实,生鲁山”等。

《名医别录》记载的药用动植物的别名也比《神农本草经》多,如贝母、沙参等。《神农本草经》只记有它们的一个别名,而《名医别录》则记有五六个别名。这些在古代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名医别录》之后的重要本草著作是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陶弘景着手整理了《神农本草经》中的365种药物,又从《名医别录》中采用了的365种药物添上,编成这部3卷收载药物730种的著作。

《本草经集注》总结了魏晋以来本草学的发展成就,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对药物的产地、药用部分的形态、鉴别方法、性味、采摘时间和方法等都有更详细和确切的记述和观察。

从现存的资料看,该书对药用植物的形态鉴别很重视,尤其是对果实的鉴别。如书中写道:“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做桠,根甜而少膏,可做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做煎用。”

又如桑寄生,陶弘景指出,它“生树枝间,寄根在皮节之内。叶圆青赤厚泽。易折,傍自生枝节,冬夏生,四月花白,五月实赤,大如小豆。今处处皆有之,以出彭城为胜”。

这里对桑寄生的形态、花期、习性、性味,都作了描述。

虽然陶弘景对各种动、植物的描述也存在有许多不确切之处,但在本草系统中,《神农本草经集注》是比较注重药用动、植物形态,并用之于生药鉴别的。这在植物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方面都很有价值。

《本草经集注》突破了《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参考了《尔雅》的动植物分类模式,先将药物分成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8类,然后在每类中再分为上、中、下三品。这种分类一直为唐宋时期的大型本草著作沿用。

唐代流传的《本草经集注》已经显现了它的局限性,有许多北方药物他不能得见。再加上经过多年的流传,传抄谬误不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本草学急需加以总结提高。

于是,在全国统一后,朝廷决定编撰一部新的著作,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已经成熟。

659年,由唐代朝廷组织力量编修的《新修本草》完成。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它反映了当时的本草学水平。

《新修本草》继承了《本草经集注》的分类方法,将所载的85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等9部类。然后再将每部类分为上、中、下三品。

其中草部有药256种,木部100种,兽禽部56种,虫鱼部72种,果部25种,菜部37种,米谷部28种,有名未用193种。

新增的100余种药中有95种是生物药,分别是草40种、木31种、兽禽9种、虫鱼6种、果2种、菜7种,如薄荷、鹤虱、蒲公英、豨莶、独行根、刘寄奴、鳢肠、蓖麻子等都是本书新增的。

本书还记载了20多种外来药,其中有安息香、阿魏、龙脑香、胡椒、诃黎勒、底野迦等。

以往本草著作往往只注重药物功能、产地及名称的辨别,略于药物形态的描述,并且没有附图。

而《新修本草》除了对每种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有详细的说明外,还特别注意对动植物药材的形态描述,并附有《药图》和《图经》。这对于人们认识药用动植物非常有用,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价值。

《新修本草》刚修成发行就对社会上的医生有很大影响。名医孙思邈即在自己的著作《千金翼方》中抄录《新修本草》的目录和正文。

《新修本草》是唐代医学生的必修书之一。后来还被来华的“遣唐使”带回日本,对日本本草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上述综合型的本草之外,唐代还出现一些特色鲜明的本草著作。约成书于7世纪末或8世纪初的《食疗本草》,就是其中之一。

《食疗本草》中记述了人们新近食用的蔬菜如牛蒡子、苋菜、等。新引入的蔬菜有白苣、菠菜、莙荙、小茴香等。这些都反映了唐代在培育、引种驯化栽培植物方面的进展。

唐代海外交通发达,中土与波斯的商业交往频繁,通过波斯商人输入的芳香药物很多,给人们增长了不少新的药用动植物知识。

据唐人李珣《海药本草》记载,这些药物包括瓶香、宜男草、藤黄、莎木面、反魂香、海红豆、落雁木、奴会木、无名木、海蚕、郎君子等16种不见于以前书籍记载的药物。

两宋时期,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科学也日益发展。本草学在经历了唐代的发展以后,在宋代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产生了《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嘉廆本草》、《图经本草》及后来的《证类本草》和《本草衍义》等重要本草著作。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传统生物学的重大进展。其中的《图经本草》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图经本草》作者是天文学、机械制造及本草学家苏颂,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这部书的显著特点是有大量的药物图,并结合图对药物进行解说,在生物形态学方面有很高的价值。

《图经本草》对生物的描述文字生动,考证详明,总的说比前人更富于启发,辨异性更高明、更准确,有很大的进步。

在描述植物方面,书中举的类比植物一般都注意到形态相似,还时常用寸、尺、丈等衡量单位勾勒出植物的高低,给人以形象的概念。

对植物叶的叶缘、叶脉、叶的节律性开合,茎的形态,各种花的花冠和花序的形状,果实的形状等,大多有较详细的描述。所用的果实术语如房、罂子、荚、斗在古代植物学发展史上也很有影响。

《图经本草》一书还注意记述各种药用植物由于产地不同或野生和家种的差异,有效成分也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人们对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某种认识。并表明当时药用植物的栽培已相当普遍,同时具有一定的水平。

在对药用动物的描述方面,《图经本草》中一些出色的记述反映了当时的水平。书中对动物的描述包括动物分布区域、生态习性、形态特征、行为特点和繁殖情况等,记述全面。

《图经本草》在传统生物学上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作者在考察、描述药用动植物时,不仅借鉴了历代有名的本草著作,而且还参考了有关生物记述、注释的作品。

应该说苏颂的工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充实和发展,可以说是对前人有关药用生物学工作的初步总结。它对后来生物学和医药学的发展都有很深的影响。

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编著的《本草衍义》,在生物观察、纠正前人的不实之词方面显示了较高水平。

在动物方面,寇宗奭通过实地观察,证实前人所谓有三足虾蛛和鸬鹚繁殖时“口吐其雏”的说法都属无稽之谈。

在植物方面,寇宗奭能抓住植物的一些具体特征去辨别。如用茎和叶脉之间的不同,区分兰和泽兰。对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和桑寄生根的生长方式有出色的观察。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分布现象都加以关注和探索。

他注意到百合的珠芽,指出这种“子”不生长在花中,对这种不花而“实”的现象表示困惑。

寇宗奭还仔细地比较了植物须根与块根的形态差别。他曾通过简单的解剖实验来加深对花的认识;观察到今天称之为无限花序的一些特征。

在种子的传播和植物营养繁殖方面,寇宗奭也做过细致的观察。如书中“蒲公草”条说:“四时常有花,花罢作絮,絮中有子,落处即生。所以庭院亦有者,盖因风而来也。”

在“白杨”、“景天”等条下,他记述了这些植物的营养体极易生根,指出这是它们容易繁殖发展的原因。

此外,《本草衍义》还记述了不少生物节律现象、性别知识等,这些在古代植物学发展史中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上述唐宋时期以前的药用生物学来看,其成就是很高的,对我国古代博物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至后来的明清时期,这方面的研究更有了新的发展。

[旁注]

神农帝 又称“神农氏”,神话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他遍尝百草,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十二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和三阳经,足三阳经和三阴经,也称为“正经”。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断肠草 “断肠草”并不是一种植物的学名,而是一组植物的通称。在各地都有不同的断肠草,那些具有剧毒,能引起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并且可以让人毙命的植物似乎都可以叫“断肠草”的大名。在这些有毒植物之中,名气最大的当属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了。

陶弘景 (456年~536年),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人,现江苏省南京。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道士,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二牛图》等。他堪称得上是我国医药学史上对本草学进行系统整理,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的第一人。

孙思邈 (581年~682年),生于唐代时京兆华原,即今陕西省耀县。唐代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作品有《千金方》、《千金要方》等。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遣唐使 从7世纪初至9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大唐派出10多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颂 (1020年~1101年),福建省泉州人。宋代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他幼承家教,勤于攻读,深通经史百家,学识渊博。苏颂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寇宗奭 宋代药物学家,政和年间任通直郎。于本草学尤有研究,尤重视药性之研究。历10余年,采拾众善,诊疗疾苦,和合收蓄之功。撰《本草衍义》20卷,是重要的本草药典,在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影响较大。

无限花序 是指在开花期内,可随花序轴的生长,不断离心地产生花芽,或重复地产生侧枝,每一侧枝顶上分化出花。这类花序的花一般由花序轴下面先开,渐次向上,同时花序轴不断增长,或者花由边缘先开,逐渐趋向中心。

生物节律 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性、规律性的变化模式。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至机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至几月、几年。广泛存在的节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阅读链接]

“本草待诏”是汉代的医官名。指不在宫中专门任职,当宫廷需要时应诏进宫处理有关本草事宜的医官。

“本草”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郊祀志》中。古代用药以植物药为主,所以记载药物的书,就称之为“本草”。

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公元5年,汉平帝刘衎曾征如天文、历算、方术、本草等教授者来京师。由此可见,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征集人力整理、研究和传授本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