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研究——昆虫的利用

昆虫是整个生物界中最大的类群,它们形体虽小,却种类和数量众多,关系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我国历代人民在昆虫研究利用和害虫防治方面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我国古代对经济昆虫如蚕、蜜蜂等的研究利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昆虫寄生方面的多项观察和研究也是世界少有的。

古人还充分利于昆虫营养丰富和味道鲜美的特点,开拓了食物来源。除了充分利用昆虫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外,我国古代还积累了丰富的治蝗经验,也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古代昆虫资源开发利用

我国古代对昆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主要成就体现在研究昆虫的经济意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及利用方法等,以便合理开发昆虫资源。

我国对资源性昆虫的利用历史悠久,如蚕、蜜蜂、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蚜虫,都是我国传统的资源昆虫。尤其是对蚕丝的研究,是我国古代早期发明之一。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国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都很晚才回家。

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

这哭声震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马头娘”派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

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

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

嫘祖这一惊天动地的创举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部落的首领纷纷到西陵国向她求婚,都遭到嫘祖的婉拒。后来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征战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

嫘祖辅助黄帝战胜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协调好各部落的关系,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

嫘祖去世后,黄帝把她葬于嫘村山,后世尊称其为“先蚕娘娘”,并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每到植桑养蚕时间,人们纷纭设祭坛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用来祭奠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

这个养蚕取丝的故事,其实向世人展示我国古代对昆虫资源开发利用并取得的显著成果。蚕原来是野生在自然生长的桑树上,在蚕桑还未被驯养之前,人们可能已经懂得利用野蚕茧抽丝了。

我国桑树的栽培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至周代,栽桑养蚕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得到蓬勃发展,养蚕织丝被认为是妇女们都必须参加的副业劳动。

《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描写蚕桑,有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忙碌的劳动情景。

《豳风·七月》写道:

春日载阳,有鸣鸧鹒。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这首诗翻译过来的大致意思是:春天一片阳光,黄莺鸟在歌唱。妇女们提着箩筐,走在小路上,去给蚕儿采摘嫩桑。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至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

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我国劳动人民对桑树作了改良,培育了许多产量高,质量好的品种。

战国铜器上《采桑图》描绘的桑树有高矮两种类型,低矮的桑树可能就是后人所称的“地桑”。

关于地桑,古籍说:头年将桑葚和黍一起种下去,待桑树长到和成熟的黍一样高时,齐地面割下,第二年桑树便从根上重新长出新的枝条。这种桑树不仅便于采摘和管理,而且枝嫩叶肥产量较高。

地桑的出现,也是蚕桑生产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古人重视发展蚕桑技术,对蚕桑生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战国时期的《管子·山权薮篇》主张,对群众中精通养蚕技术的人,请他介绍经验,并给予黄金粮食和免除兵役的奖励。可见当时非常注意总结经验,以提高栽桑养蚕生产水平。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采用了压条繁殖法,在桑地间作绿豆、大豆作绿肥、以蚕粪肥桑、桑树剪伐等栽培技术,都对蚕桑的生产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长期和广泛发展蚕桑生产的活动中,必然会涌现出一批专家和能手。他们在长期实践中有所创造和发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礼记·祭义》中就指出带露的桑叶,必须风干了才能喂蚕。其中还有用流水冲洗消毒卵面的记载,后来进一步发展到用朱砂溶液、盐水、石灰水,以及其他具有消毒效果的药物来浴洗消毒卵面,这对防止蚕病发生也非常重要。

荀况所著的《荀子》一书包含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对养蚕也颇有研究,写过《蚕赋》一篇,研究了三眠蚕的特点、习性及其化育过程的规律。

随着养蚕业的发展,人们对家蚕的习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宋代农学家陈旉在《农书》中写道:

蚕最怕湿热及冷风,伤湿即黄肥,伤风即节高,沙蒸即脚肿,伤冷即亮头而白蜇,伤火即焦尾,又伤风亦黄肥,伤冷即黑白红僵。

陈旉正确地指出了过高或过低温、湿度对蚕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它是诱发蚕儿罹、病的重要原因。

陈旉《农书》对蚕种的选择和保护,都做过研究。他认识到选种对使第二蚕儿生长发育时间种速度一致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注意到了蚕种的清洁和保护。但在宋代之前,蚕农们还只是用清水浴洗卵面。而陈旉《农书》已记载使用朱砂溶液浴种。

“至春,候其欲生未生之间,细研朱砂调温水浴之。”这种临近蚕卵孵化之日,用具有消毒效果的朱砂溶液浴种,具有消毒卵面的作用。

蜜蜂的饲养,其历史应比养蚕更早,但缺乏记载。晋代学者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载东汉时期人姜歧乡居养蜂的事;文学家张华《博物志》记载有蜂蜜的收集方法。

宋代学者罗愿《尔雅翼》记述了蜂的种类、蜜的色味与蜜源植物的关系;药学家唐慎微《证类本草》中还绘有蜂房图。

特别是宋代文人王禹偁在《小畜集》中写有“记蜂”,对蜂巢内部组织、分群习性,尤其是控制分群方法作了详细的记述,很有价值。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还写过《收蜂蜜》的诗:

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

对野老趁蜜蜂分巢时收取蜂群的记述,历历如绘。

我国古代还对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等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加以饲养,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虫白蜡是雄性白蜡虫的分泌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农家副产品。

宋代词人周密《癸辛杂识》记有关于白蜡虫的饲养。说江浙过去不产白蜡,后来有人由淮北带来白蜡虫出售。

其种形状如小黄果,“每年芒种前以黄布作小囊贮虫十余枚,遍挂桎树间,至五月,每一子出虫数百,遗白粪于枝梗,八月中剥取用沸汤剪之就成白蜡。又遗子于树枝间,初甚细,来春渐大,收其子如前法散育之。”

这里已将放养白蜡虫、收取白蜡的时间和方法,基本上说明了。

明代医学家汪机《本草会编》、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徐光启《农政全书》对白蜡虫的寄生植物的种类、性状、产地和白蜡虫的习性以及采蜡方法等都有更详细的记述。后来,我国饲养白蜡虫的消息传至欧洲。

紫胶是紫胶虫的分泌物,在我国古书上称为“紫铆”、“紫梗”或“赤胶”,是由紫胶虫的雌虫分泌的。紫胶虫又叫“紫梗虫”,古代曾称为“轲虫”,在国外称为“胶虫”或者“鳞片虫”。

胶虫也是一种资源昆虫。紫胶首先是用作药材,其次用作染料。

许多古籍有用作染料的记载,《吴录》说紫胶可以染絮物即丝织品;苏恭说可以染麖皮和宝钿,苏颂著《本草图经》说今医方也罕用,唯染家所需,说明到了宋代紫胶用作染料,已超过药用了。

我国古代所用紫胶,可能多从国外进口,古籍所载产地有越南中部的清化省、真腊、波斯、昆仑、海南、交州、南番等。虽然都提到了我国也出产紫胶,但可能由于陆上交通不便,不如海路来得方便而从国外进口。

《徐霞客游记》第一个明确云南省是我国紫胶的产地,一直以来云南省是我国紫胶的主要产区。云南省所产的紫胶都以低价作为原料输出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占相当数量。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云南考察时,第一次指出云南是我国紫胶产地,同时记述了紫胶虫的寄生植物紫梗树的形态。

五倍子是染色、制革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重要药物,它是五倍子蚜虫在盐肤木叶上所形成的虫瘿。

五倍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由于它含有大量的五倍子鞣质,所以,工业上从中提取鞣质,用于鞣软皮革,制造塑料及蓝墨水,还用于制造染料。

明代《普济方》中记载的方法是:

用五倍子为粗末,每斤加入茶叶末一两,酵糟4两,同置容器中拌匀捣烂,摊平,切成约一寸见方小块,发酵至表面长出白霜时取出,晒干,制成品即为“百药煎”。每次“取百药煎一两,针砂、醋炒荞麦面各半两,先洗须发,以荷叶熬,醋调刷,荷叶包一夜,洗去即黑”。

这也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美容术。

总之,蚕、蜜蜂、虫白蜡、紫胶、五倍子都是我国自古以来对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这些产品除了供应国内,还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尤其是对白蜡虫、紫胶虫、五倍子蚜的认识利用,是我国古代生物学的又一成就。

[旁注]

西陵国 传说中的嫘祖故里。这个古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存在于史书的记载中。《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解释说:“西陵,国名也。”轩辕娶了西陵国王之女为妻,嫘祖原本是西陵国人。如果黄帝和嫘祖确有其人,那么这个西陵国就既有可能确实存在。

马头娘 我国神话中的蚕神。相传是马首人身的少女,故名。因为为马皮卷上桑树,化而为蚕,奉为蚕神。是我国民间美丽的桑蚕传说,流传年代久远,而且流传的地域广泛。

缫丝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缫丝方法很多,按缫丝时蚕茧沉浮的不同,可分为浮缫、半沉缫、沉缫三种。

元妃 妃嫔称号。本为“元配”之意,指第一次娶的原配。原配来指称最初的妻子之义,具有唯一性。元妃指却比元配的意义走得更远,元妃是妃子的称号。至后来,已不仅仅限于指称第一位娶的正妻了。只是地位尊贵的一种象征。

三眠蚕 在幼虫期3次停止食桑就眠蜕皮,经过4个龄期即止蔟结茧的称为三眠蚕品种。三眠蚕品种的幼虫期经过短,食桑量少,蚕茧的茧形小,丝量少,茧丝纤度细。应用这种蚕品种可以生产细纤度的生丝。用这种丝编织的布料,具有高度透光,极度轻巧的特点。

陈旉 (1076年~1156年),南宋时期农学家。他的《农书》详细总结了我国南方农民种植水稻以及养蚕、栽桑、养牛等生产技术的丰富经验,并且指出通过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可使地力“常新壮”。

苏轼 (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学识渊博。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等。

徐霞客 (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直隶江阴人,即现在的江苏省江阴市。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我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

[阅读链接]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个姑娘的父亲外出,她思父心切,就说谁把父亲找回来就以身相许。

家中的白马听后,飞奔出门,没过几天就把父亲接了回来。但是人和马不能结亲,父亲就将白马杀死,还把马皮剥下来晾在院子里。

不料有一天,马皮突然飞起将姑娘卷走。又过几天,人们发现,姑娘和马皮悬在一棵大树间化为了蚕。人们把蚕拿回去饲养,把那棵树叫“桑树”,而身披马皮的姑娘则被供奉为蚕神,因为蚕头像马,所以又叫“马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