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研究——菌类的利用

我国古代食馔素以齐味万方而闻名于世。而菌类药材是寄生于其他植物而生长,种类繁多,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甚高,因此自古以来被视为食疗圣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文明光辉的历史。

我国古代对菌类的认识和利用,不仅在食疗方面独树一帜,而且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酿造出了飘香千年的美酒,还用来增强土地的地力,使农耕技术进一步提高。此外,对病菌的研究,也使得我国在战胜天花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免疫学成就。

古代对大型真菌的认识

大型真菌也称“高等真菌”,是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或菌核的一类真菌的总称。它以丰富的营养、特殊的风味和较高的药效,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重视。

中华民族对食用真菌的认识和利用,见于文字和出土文物的记载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唐代官员张读写的志怪小说《宣室志》记载了一个“地下肉芝”的传说。

兰陵有个姓萧的隐士,考进士没有考中,就把书全部焚烧掉了。后来他就隐居潭水边,跟一个道士学习修习神仙之术。每天辟谷、吐纳,以期延长寿命。

10多年后,萧隐士头发都白了,面色也枯暗的,脊背也弯曲了,牙也掉落了。一天早上,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不禁大怒,气自己每天练功,可如今竟有如此衰象。

心灰意冷之下,来到邺下当商人去了。几年后,竟然成了有钱的大商家,买了大园子,在挖土地时发现了一种形状类似人手、微红色的,肥而且润的像肉块的植物。

萧隐士以为这是个灾祸,因为他曾经听人说“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如果犯到太岁,底下会有一块肉给挖了出来,这是不祥的预兆”。如今真的挖到了这个像肉一样的东西,如果吃掉它,或许可以免灾殃。

萧隐士将此物烹煮后吃掉,觉得味道甚美。从此萧姓逸人耳能听,视力也变得光亮起来了,还有使不完的力量,面容也变得年轻了。已经秃了的头,又长起来了头发而且也变黑了。脱落的牙齿,竟然又生出来了。

萧隐士暗暗地觉得奇异,不敢告诉其他的人。

后来有位道士来到邺下,遇见萧隐士,就为他切了个脉。诊了很长时间,道士说:“先生你吃过灵芝。那灵芝样子像人的手,肥厚而且润滑,色微红。”

萧隐士想了想,就原原本本的如实相告。

道士恭贺他说:“先生寿命,将可与龟鹤等齐了。可是不宜于居住在尘俗之间,应当退隐到山林里去,不管人间事,那就可以修成神仙了。”

从此,萧隐士隐居深山,清心寡欲,真正过起了隐居生活。

我国古代对于灵芝的认识起源于《山海经》中关于炎帝幼女“瑶姬”精魂化为“萄草”,即灵芝的神话故事。后经加工逐渐演变,更加富于神奇色彩。

比如在《礼记·内则》中记述灵芝“无华而生者日芝木而”,在《尔雅翼》记载“芝,瑞草,一岁三华,无根而生”,说明我国古人把灵芝看做不同于有根、茎、叶的一般植物。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王充的《论衡》中就谈到“紫芝”可以像豆类在地里栽培。

灵芝属于自然界分布的一类大型真菌生物。其实,我国古代对菌类的认识和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的出土物中就有菌类,表明我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采食蘑菇。

我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也记述了关于食用菌的栽培。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就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

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

唐代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

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

用烂构木及叶埋于地中,常浇以米泔水,经两三天即可长出构菌;或于畦中施烂粪,取六七尺的构木段,截断捶碎,均匀地撒于畦中,覆土。常浇水保持湿润。见有小菌长出,用耙背推碎。再长出小菌,再推碎。如此反复三次,即可长出大菌,可以采食了。

《四时纂要》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段成式写的《酉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并说它只有帝王才能享用。

在记载大型真菌的许多古籍之中,比较重要的是:宋代《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1种;明代《广菌谱》描述了食用菌19种;清代《吴蕈谱》描述了26种。

《菌谱》是南宋学者陈仁玉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书中论述了浙江省台州所产合蕈、稠膏蕈、栗壳蕈、松蕈、竹蕈、麦蕈、玉蕈、黄蕈、紫蕈、四季蕈、鹅膏蕈等11种菇的产区、性味、形状、品级、生长及采摘时间。书后附有毒菌的解毒方法,即“以苦茗、白矾匀新水咽之。”

南宋时期,台州的菌号称上等美味。比如当时朝廷中右丞相谢深甫家族,皆喜爱台州这种鲜美的特产。由于当时朝廷上下对台菌的酷嗜,入山采摘的人络绎不绝。

陈仁玉认为对于这种珍贵的土特产,很有辨识的必要。因此,他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品尝,“欲尽菌之性,而究其用,第其品”,写成了《菌谱》一书。

可以说,《菌谱》就是对陈仁玉家乡所产食用菌的调查记述。

《菌谱》中还对菌的生长条件,作了详细的记载,认为“芝菌皆气茁也。”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气候、温度、湿度均适宜的生长环境。

陈仁玉的《菌谱》,不仅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用菌专著,还开创了我国菌类植物学的先河。在陈仁玉《菌谱》问世之后,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菌类专谱还有明代潘之恒《广菌谱》;清代吴林《吴菌谱》等。

明代潘之恒在宋代陈玉仁著的《菌谱》的基础上编写了《广菌谱》,收录各种蘑菇40余种,把云南、安徽、广西、湖南、山东、江西等省出产的19种食用菌作了介绍。

《广菌谱》,实际上是对《菌谱》的补充,它所记载的12个品种蘑菇均为《菌谱》所未载。此外,它所载的品种不限于某一地域,而且内容更为详尽。

清代吴林《吴蕈谱》1卷,为《赐砚堂丛书新编》、《昭代丛书》和《农学丛书》所收录,是继南宋陈仁玉《菌谱》、明代潘之恒《广菌谱》之后的又一种我国古代大型真菌专著。

吴林在《吴覃谱》中概述了吴中当时所产大型真菌的种类及其特点,并根据菌类食用的优劣性,将26种食用真菌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非食用真菌也作了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毒菌。书中除引用前人的部分资料外,作者亲自作了许多研究工作。

通过与《菌谱》和《广菌谱》比较发现,《吴蕈谱》记录的大型真菌数量最多,描写也最为细致,是三谱之中成就最高的。

纵观记载大型真菌的我国古籍文献,可以看出,人们对大型真菌的认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芝类”和“菌覃”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木质或木栓质类菌和肉质类菌。

真菌不仅可以作为食物,有的也可以作为药物使用。真菌被作为药物,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我国,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认识到部分患病的植物组织或病原菌本身具有药用价值,并将其应用到临床或日常生活中,如我国部分地区现在仍有饮竹黄酒的习惯。明代有医药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的多种药用真菌长期使用不衰。

总之,上述这些菌谱,对研究我国古代食用菌的种类和历史有一定学术价值。

[旁注]

张读 唐宣宗大中年间在世。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尚书左丞。所著《宣室志》多记神仙鬼怪狐精、佛门休咎故事,为古代神怪小说只集大成者。对今人了解当时的风俗习尚及我国小说发展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进士 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代也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仰韶文化 以陕西省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山东省,西至甘肃、青海省,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上下数千年,纵横几千里,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罕见的。

构菌 别名“冬菇”、“金钱菌”、“毛脚金钱菌”、“榎茸”、“冻菌”。秋末至冬初光生在树林或灌木丛内,死树枝上或树干上或树木横断面上,多数丛生。食用构菌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及肠胃道溃疡,儿童可增加身高和体重。

陈仁玉 (1212年~?)。生于浙江省仙居县城关镇。幼习春秋,攻经史,博览天文地理诸籍,每有心得,必记之。他的《菌谱》是世界上第一部菌类植物专著,记载了合蕈、稠膏蕈等11种食用菌。

潘之恒 (约1536年~1621年),安徽歙县岩寺人,侨寓金陵,即现在的江苏省南京。明代戏曲评论家、诗人。他编写的《广菌谱》,收录各种蘑菇40余种,是对《菌谱》的补充,而且内容更为详尽。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生于湖北蕲州,即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明代药物学家、医学家。所编《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阅读链接]

从前有位年轻英俊的藏族青年,为了建设家园,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开垦着一片又一片荒山。

有一天,小伙正顶着金灿灿的骄阳挥锄拓荒。突然天边飘来一朵彩云,蘑菇仙子驾云经过这里,她被小伙子健壮的体魄所打动,身不由己缓缓飘落下来,舒展广袖,翩翩起舞。

忽然,狂风呼啸,无情地卷走了频频呼叫的仙女。

仙女不见了,雨也停了,风也止了,然而在仙女起舞的地方出现了一朵朵千姿百态的蘑菇。这就是蘑菇仙子初恋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