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动群众团结抗日

1940年农腊月二十,山西大地一片天寒地冻,就在这一天,日军对山西五台县的铺上等村进行扫荡。此时担任区委书记的吕世芳和齐白女夫妇正在铺上开展工作,也被敌人包围了。

为了搜出吕世芳和齐白女,日军见门就进,见洞就用火熏,还高声喊道:“一定要搜出出区长和区长的老婆”。面对凶残的敌人,当地群众都说不知道。敌人恼羞成怒,把全村人赶到一个场地里,四面架起机关枪,鬼子们的枪上都上了明晃晃的刺刀,威吓群众:“不说出区长和他的老婆,就一齐杀死!”

为了保护区长和群众,面对敌人的残暴行为,齐白女挺身从人群中走出来,从容地说:“区长没有来,我就是区长的老婆,你们要怎么样?”

日军狞笑着问道:“区长到底在哪里?”

齐白女坚定地回答:“不知道!”

日军又问:“你不怕死?”

齐白女斩钉地回答:“怕死不出来,要杀要剐由你们!”说着,齐白女就扑向敌人,与敌人撕斗。敌人着了慌,连忙向齐白女开枪,齐白女英勇地献出了生命。

其实,8年抗战时期,这种人民群众爱护干部而不肯向敌人说出谁是干部、干部为保护人民群众勇于献身的事例,在晋察冀根据地并不少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军民一心的感人场面,和我党一直奉行的“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方针是分不开的。

早在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的《论持久战》中,就专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论述了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观点。

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之初,正是由于紧紧地把握住了发动群众这一条,聂荣臻等人不仅在山地站住了脚,而且在平原地区扎下了根。在此后的对敌作战中,经常会出现根据地群众给军民送粮的场面。他们大车拉,小车推,扁担挑,趁着黑夜,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封锁沟,把粮食运到山区。聂荣臻回忆说:“这感人的场面,是很让人心头发热的。”

至1940年至1941年,日军对根据地连续进行报复“扫荡”,施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残酷地屠杀我根据地人民。这个时候,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显得更为重要起来。

至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局势更加恶化,特别是河北平原的冀中根据地,主力部队基本无法立足而被迫撤往山区,根据地的7000多个村庄,有4000多个建立了伪政权组织,我抗日政权多数无法在白天活动,有些则夜间也无法工作。

为扭转此不利局面,华北八路军针锋相对,各部队先后派出“武装工作团”、“武装宣传队”和成建制的小分队,分赴日伪占领区的后方,宣传民众,镇压汉奸,破坏日伪的“治安”计划和重要军事设施、物资,争取和瓦解日伪军,有效地配合了正面作战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1942年1月,党中央北方局肯定了这种斗争方式,决定进一步推广,并明确了组织编制、工作任务和斗争手段。将其统一称为“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从此,武工队诞生并在华北敌后逐渐普及,其数量也越来越多。

武工队的存在需要依赖当地群众帮助,同时武工队也帮助了当地人民群众。所以武工队的出现,成为根据地军民一家亲的一个很好证明。

例如,当时日军控制了蔚县桃花川各“联庄会”,并建立了大量据点。敌人自认为桃花川是他们的“巩固的占领区”。我根据地就派出武工队进入桃花川。

武工队来到桃花川,打开了黄土梁据点,对伪军和各“联庄会”震动很大,纷纷派人或写信前来联系。

一天,北山地区一个较大的“联庄会”会首,派人送来一封信,大意是:听说贵军米到桃花川,我热烈欢迎,我也不愿受日本人的压迫,但又无办法,望今后多加联络,避免发生误会。

武工队领导考虑,争取“联庄会”和伪军同情抗日,是开辟桃花川,特别是北山地区的关键,于是决定由政委李水清亲自前去会见这个姓李的会首。恰在这时,得知上寺村村长要给儿子娶亲,准备邀请各“联庄会”会首和伪军头目前来赴宴。于是武工队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宣传党的政策,进行争取工作,并派武工队王队长找到村长,说明意图,取得了他的同意。

酒宴开始后,李水清突然走进喜棚。村长赶忙请到上座,喜棚里所有的“宾客”,看见李水清身着佩戴“八路”臂章的军装,各个都惊呆了。村长急忙向前敬酒,李水清接过酒说:“我是专程来为村长祝贺的,请大家一起干杯。”

接着又说:“我们八路军到桃花川来,是为了抗日,你们都是中国人,绝不会甘心当亡国奴,希望你们与八路军合作,共同抗日。只要你们不帮助日本人向我们进攻,我们保证不去打你们……”

李会首率先站起,恭敬地说:“你讲得太好了。我们一定照办。可是……黄土梁……”

李水清立即回答说:“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联系,不知是你的人,那是误会。”

李会首又结结巴巴地说:“可是,那28只枪,还是……还是弟兄们出钱买的……”

李水清当即回答:“误会已经发生了,人,我们当场就释放了,枪吗,3天以后,你派人到这里来取。”

李会首十分感激:“多谢首长,既然贵军这样关照,往后,我们当尽力效劳。”

事后,我武工队果然得到了“联庄会”的掩护,很快又开辟了几十个村庄的工作。有了这几十个村庄群众的支持,根据地在这一带开展工作,明显轻松了很多。

除了依靠群众,发动对敌斗争外,依靠和发动群众在物资方面支援根据地,也是让根据地大为受益的一件事。

当时,根据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热血青年目睹敌人的血腥暴行,不甘心其侵略压迫,要求抗日报国,纷纷投奔抗日根据地,赵连光就是其中的一个。

赵连光本是北平缝纫工人,抗战爆发后,他由北平带出7名工人和7台缝纫机,来到根据地。根据地就以他们为基础成立了缝纫组,为部队赶制棉衣。后来,又从河北省阜平县城和山西省代县城裁缝铺、成衣局动员出来一部分工人和缝纫机,组织起晋察冀军区第一个被服厂。工人同志们昼夜不停地为部队生产棉衣、棉帽、单衣、衬衣、单帽、手套、被褥、挎包、米袋、子弹袋等。

随着日本侵略者三天两头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尤其在1942年,冀中“五一大“扫荡”以后,日本在华北实行“治安强化运动”,更加频繁地“扫荡”根据地,被服厂也遭遇了非常艰难的局面。被服厂在敌人“扫荡”期间不得不停下生产,把机器坚壁起来,人员则化整为零分散打游击。部队所需的棉衣只好交给当地群众分散制作。全区部队1943年的棉衣,就是这样由群众完成的。不仅如此,在反“扫荡”中,根据地被服厂的机器、衣料,也是靠当地群众的帮助坚壁保存的。

1943年,我党在平山县深山沟里的下盘松村,设立了一个油厂,存油两三万千克,坚壁了军呢布料和机器。

当时,全村群众把坚壁工厂的机器和原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每当敌人“扫荡”时,在村支部书记赵忠和戎冠秀的带领下,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动手,拆的拆,装的装,背的背,扛的扛,把所有的机器都埋在沙滩里,把布匹和衣料以及油料,分别抬进山洞里。尽管如此频繁地“扫荡”和搜索,但在村党支部和群众的保护下,军区在这里存放的机器和物资,从未受到损失。

在军鞋方面,当地群众也为根据地出了大力。本来晋察冀军区办有鞋厂,但每年只能制作几千双,远远不能满足部队的需要,大批的军鞋都是靠群众制作。

经与地方政府商定,工厂将做好的鞋底毛坯以及纳鞋底所需要的麻绳,经各地的交通站,转运给负有纳鞋底任务的县、区人民政府,由其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各村,村再摊派到有生产能力的妇女群众,由她们作为一种应负担的战争勤务,在规定时间内,义务完成纳鞋底的任务。当地群众把些纳好后,再由村、区、县按级集中起来,交给交通站辗转运回鞋厂,然后配上鞋帮,制出成品鞋,分发给部队。

当地群众不仅为根据地生产、保存物资,有时还要承担物资运输任务。当时,边区被服厂所需的大批布匹、棉花、染料,都是从冀中根据地送来的,生产出来的服装,又需要送往各部队驻地。边区人民为了完成运输任务,千辛万苦,流血流汗,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不仅在物资方面,在弥补干部不足的问题上,当地群众也帮了大忙。

晋察冀从成立之初,就存在干部紧缺的问题。当时河北、山西农村知识青年,目睹日军的残暴罪行,纷纷报名参军。有了这批知识青年的带来,晋察冀军区党委就决定开办干部训练班。

从1938年至1943年,先后办了4期供给干部训练班,培训学员300多名,其中第一期主要培训对象是新参加工作的知识青年,第二、第三、第四期主要是在职干部轮训。

帮助治疗伤员,也是晋察冀根据地依靠和发动群众、军民一家亲的又一表现。

抗战初期,敌人只控制着铁路沿线,其他地区基本上掌握在我军手中。根据这种形势,晋察冀根据地先后建立起了一些后方医院。但随着敌人对冀中的“扫荡”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反“扫荡”斗争中,医院要经常带领伤病员转移,目标大,行动也很不方便。

1942年,日军“五一大“扫荡”后,冀中斗争更加残酷。当时,敌人占领了冀中大部分城镇和村庄,大搞“治安强化运动”,出动大批兵力反复“扫荡”、“清剿”,敌人所到之处,烧光、抢光、杀光。恶劣的斗争环境,给我军收治伤病员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为此,我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了分散治疗,就地收治的方法。

为了保证分散治疗,就地收治,安全隐蔽,医护人员和伤病员都化装成农民,与住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并事先协商好是什么亲属关系。这样万一遇敌盘问,就能对答如流,使敌人找不出破绽。

在分散治疗中,医疗小组一般只能做到为伤病员治疗换药,伤病员的饮食、护理和安全,则全部由房东包下来。冀中人民对子弟兵有着真诚、纯朴、深厚的感情,他们把伤病员当做亲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并尽一切可能,为伤病员做可口的饭菜吃。

遇到敌人搜查,发生危险情况时,房东挺身而出,机智勇敢地掩护伤病员脱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伤病员的安全。

在献县军王庄,一个下肢骨折的伤员住在王大嫂家里。一天,王大嫂正给伤员喂饭,突然闯进来一个伪军,指着伤员问道:“他是什么人?”

王大嫂回答:“我男人!”

伪军用刺刀挑伤员的被子,王大嫂厉声说:“不准动他,他害的是伤寒病!”

伪军一听是伤寒病,吓得扭头便走。分散收治,大体上坚持了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军无数个伤员,通过分散收治的方式,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帮助。有的当地群众还到苇塘内打鱼、捕野鸭,积极为伤病员改善生活,使伤病员得到了很好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