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故乡

肖洛霍夫在莫斯科生活了两年,一九二四年年中他决定回到顿河故乡去。原因是,一方面肖洛霍夫在莫斯科收入极其微薄,生活十分困难,常常吃不饱,有时一天只有一条小鱼和两三个马铃薯;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 肖洛霍夫深深感到,他熟悉顿河生活和顿河人民,他要真实地表现生活,就必须深入到他真正熟悉的那种生活当中去,就必须回到他要描写的那些人的近旁。于是,他毅然离开了莫斯科的文学朋友们,重返顿河故乡。

肖洛霍夫回到顿河后,物质生活仍然很困难,然而就在困难的条件下他表现出旺盛的创作力量。从一九二四年年中到一九二六年,总共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写了二十余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道路》,这些小说一篇接一篇地出现在共青团的刊物上。肖洛霍夫在发表这些短篇小说时,他才只有十八九岁。后来它们收集在《顿河故事》中。

二十年代苏联文学界存在着许多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如意象派,无产阶级文化派,未来主义者以及后来的“艺术左翼阵线”,“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冶铁坊”,“谢拉皮翁兄弟”,“山隘”等等。他们的创作原则,反映现实的角度各不相同,他们的宣言、口号、文学晚会的海报,贴满了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五光十色,使人眼花缭乱。肖洛霍夫虽属“拉普”成员,却很少受到当时这些派别的不良影响。他身居顿河之一隅, 描写的是刚刚发生在顿河大地上的事件,因而更多地表现了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较少地受到首都文学界的影响。他的这些短篇小说独放异彩,新鲜而明快,一个有出息的作家正在孕育诞生。

一九二六年新莫斯科出版社将肖洛霍夫的这些短篇小说搜集出版,书名为《顿河故事》。老作家绥拉菲莫维奇为这本书写了序言,他盛赞说:“肖洛霍夫同志的短篇小说像草原上的鲜花一样,生气勃勃,色彩鲜艳,朴素、鲜明,所讲的故事,使人感觉仿佛就在眼前发生的。语言形象是哥萨克说话时所用的那种富有色彩的语言,简洁,而这种简洁却充满着生活气息、紧张和真实。在紧张尖锐的地方善于掌握分寸,因此使这些作品能够沁人肺腑。作家对于所讲述的事物具有广泛深入的了解。他的眼光敏锐,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从许多特征中挑选出最典型的特征。所有这些条件都说明,肖洛霍夫同志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卓越的作家。不过还需要学习,需要认真写好每一篇东西,不要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