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的利益大声疾呼

三十年代初期,维约申斯克区的党组织的工作非常出色,其中肖洛霍夫也做出极大的努力。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区党组织的沸腾生活中。一九三一年的春天,他走遍了顿河地区的集体农庄,了解阻碍集体农庄前进的原因。作家曾在《真理报》上发表特写《沿着顿河右岸》,谈到了这一切。一九三一年维约申斯克区的秋收工作九月十五日完成,比别的区为早,秋翻地也比别的地区多。一九三二年的春耕又比别的区完成得早。一九三三年春天,边区播种(组织与促进)委员会责成维约申斯克区将一千吨种子拨给米列罗沃区集体农庄,三月十八日开始运输。由于天气变暖,道路变得泥泞难行,洼地和沟壑都积满了水,承担运输工作的许多马匹和牛都累伤了。

这次调拨工作需要二千辆大车,从运粮地到米列罗沃区最近的集体农庄为五六十公里。两个星期的运输过程中,损失了不少拉车的牲口。之后,还需要从维约申斯克区右岸的集体农庄调拨谷物,在这种情况下,将有两千头拉车的牲口在播种前全部不能使用,而全区不过只有三千头拉车的牲口。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维约申斯克区右岸农庄的播种工作,侵害了维约申斯克各集体农庄的利益,害得庄员没有牲口耕地,没有口粮度过春天。而边区指挥调拨工作的领导人却把一切责任推到诚实的维约申斯克区委人员和老百姓身上。

这件事使肖洛霍夫十分愤慨,他一方面上告斯大林、党中央,一方面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把情况写给了《真理报》。《真理报》于第二天以“本报特约记者”的名义全文发表。

党中央和斯大林了解情况后,向顿河派出了政府的调查委员会。同时斯大林打电报给肖洛霍夫,让他把维约申斯克粮食困难等情况报一个数字给他。肖洛霍夫回了电报。于是在一九三四年,政府给维约申斯克区调拨了五十万普特粮食、种子和食品,并推迟这个区的粮食收购工作。

肖洛霍夫作为一个布尔什维克,针对危害人民利益的事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肖洛霍夫的社会工作范围日益扩大。一九三二年,在他的协助下,维约申斯克镇安装了电话、创办了一所师范学校。根据肖洛霍夫倡议,镇里还成

立了一个哥萨克剧团,并建立了剧院,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一九三五年肖洛霍夫被选入联共党维约申斯克区委员会,一九三七年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他的社会工作担子日益繁重。同年,肖洛霍夫作为苏联代表团成员, 出席了在法国和西班牙举行的第二次国际保卫文化大会,肖洛霍夫在会上被选为国际作家协会保卫和平委员会委员和协会主席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