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热与西方人格热

近几年来中国的“人格热”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出现的,有关现代西方人格问题的理论著作被大批介绍进来。“人格热”很大程度上是“西方人格热”。正确分析现代西方的人格理论,科学地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对于中华民族人格理论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人们所关注的。

现代西方人格理论可分为两个层面:人格哲学和人格心理学。两者所研究的中心都是“人格是什么”,但前者从最根本意义上研究这个问题,以抽象和思辨的形式提出关于人格的一般理论,而后者侧重研究人格的内在结

构、特质和因素,人格的类型和模式,人格的发展与人格障碍等具体问题, 并进行一些实验的和实证的分析。两个层面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对现代西方人格哲学理论的研究,首先要追溯到叔本华意志哲学那儿。19 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把人生作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他认为要阐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回答人是什么。在他看来,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人格问题。他指出:“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说,就是人格。”叔本华认定意志是人的本质,是人格的根本和动力, 而意志是盲目的欲求和永不疲倦的冲动,这本身就意味着痛苦。他的结论是: 我们的由意志决定的人格只是一种痛苦型人格。

尼采在年青时曾经接受过叔本华的人格哲学,但是后来他把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转变为权力意志,把痛苦型人格转变为超人型人格。尼采并不否认人生的痛苦,他主张人不应逃避痛苦,而应勇敢地面对痛苦,在超越人生的痛苦中获得生命的意义。“超人”是尼采提出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理想表明他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的“非人格化”的忧虑,并试图寻求重新给人以价值和尊严的道路。但是,这种人格理想的实现,却以牺牲弱者和成全强者为途径。尼采的“超人”充盈着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极端情绪,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反民主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政治化伦理倾向,以致被德国法西斯主义所利用。

现代西方人格哲学流派除了唯意志主义外,还有存在主义、人格主义等。存在主义是一种较为完备的人格哲学,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的思想先驱之一,他以“孤独个体”为核心概念提出了他的人格学说。他把个人归结为精神性个性,认为恐怖、厌烦、忧郁和绝望等情绪状态是人的基本存在状态,并以此来揭示人格的本质。克尔凯郭尔所描写的四种情绪状态实际是一种病态的人格特征,他的人格理论是一种关于病态人格的学说。克尔凯郭尔提出了“选择你自己”的口号,认定“选择”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而人生选择面临着至少三种主要的可能性,他把这些可能性称为“人生道路的不同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萨特等存在主义者发挥了克尔凯郭尔相关个人选择的观点,提出了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告诉人们,人是被突然抛进了一个世界, 他在这个世界里不断地设计、不断地选择,才获得了自己的本质和人格。存在主义肯定了选择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无道理,但是这种选择轻视和否认人类活动中的那些客观的和必然的因素,既无根据,又无确定的标准,是建立在主观随意基础上的,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存在主义把人格引向人的存在自身,而人格主义则把人格引向人的存在之外。在人格主义那儿,人格具有本体论的意蕴,它是世界的本原和基础, 整个世界都因与人格相关而获得意义。人格主义者认为人格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具有自身同一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本身的力量即人格决定了人的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而每一人格均朝向一种至高无上的,无限的人格,即上帝。上帝是每一有限人格的理想和归宿。人格主义的特点是将基督教神学和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世界观融合在一起,它的主要根据地在美国,而波士顿大学教授鲍恩被公认为美国人格主义的创始人和领袖。

在剖析西方人格哲学各流派时,我们不能不涉及德国哲学家舍勒,他对

人格与价值关系的研究,开拓了人格理论的一个层面,并对存在主义、人格主义等现代人格哲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舍勒看来,人是在实现价值的道德活动中同时实现了人的理想人格。他提出了一个价值的等级序列,每一价值等级不仅充满相应的情感、内容,而且有一个对应的从低到高的理想人格的发展序列,这就是感性价值、实用价值、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宗教价值, 与此相对应的理想人格是享乐的艺术家,杰出的领导人、英雄、天才、圣者。

在人格心理学中,主要有三大流派:行为主义、弗洛依德主义和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出现在 20 世纪初的美国,其创始人是心理学家华生。华生把心理学规定为关于行为的科学,并把人的全部行为归结为有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动作,认为只要分析刺激——反应,就可以掌握行为的规律,有效地理解、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并且按照环境来塑造或改变人的人格。华生的行为在当时曾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但对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并无多大的吸引力,在“人格热”中很少有它的位置。而弗洛依德主义和人本主义颇受一些青年人的青睐。

如果说行为主义的人格结构是人的外显行为模式,那么弗洛依德主义的人格结构则是人的精神状态系统。弗洛依德把本能作为人格的动力基础,认为人格的所有结构部分都起源于生物本能,而他的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探索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他把一个人人格心理过程的动态结构分为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无意识处于深层,它是一切意识行为的基础和出发点, 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根源。

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他描述了人格的组织结构。弗洛依德认为个体的整个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大系统组成。在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身上, 这三大系统统一和谐,使人们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而当这三大系统相互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根据弗洛依德的解释,所谓“本我”是人格的初始面,是非逻辑、非时间和非道德的,“自我”是人格的逻辑面和条理面,是以知觉系统为核心而构成的意识自我,而“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层,它代表良心、自我牺牲。弗洛依德的人格学说包含了不少超传统的见解, 对我们了解人格和人的行为的深层底蕴,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是他把人格发展以致整个社会文化都说成是本能欲望的原始冲动的作用,失之偏颇。这个无可弥补的缺憾,引起了他的学生们的反叛。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理论的杰出代表者,他与弗洛依德明显的不同点在于他着重研究健全者的人格,而不是像弗洛依德那样研究病态者的人格。弗洛依德把人格的动力基础归之于无意识与性本能,而马斯洛则持完全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应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研究,从整体多维的角度来考察人格的动力问题。他把人格的动力归之于需要,但这需要又决不是像弗洛依德那种单纯的生理的性需要,而是多重的,复杂的,高低层次不同的需要,其中既有生理需要,也有心理需要;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他的需要五层次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中, 罗杰斯的注重人格趋向和自我形成的人格理论和阿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也是很著名的,限于篇幅,不再一一阐述。

总之,西方的人格理论学派众多,内容丰富。改革开放使人们有机会接触这些人格理论,促进了人们对人格问题的兴趣,推动了“人格热”的升温。研究西方的人格理论,并不是毫无益处的,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而且这些人格理论中,也包含有一些真理的颗粒,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但我

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西方人格理论在价值取向上是以“个人为中心,自我为本位的”,换言之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尼采的“超人” 人格和存在主义的“选择说”中。在理论研究上,西方的人格理论以非理性主义为特征。它们一反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传统,强调人的非理性一面, 例如,意志、情感、性本能,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萨特等的存在主义,弗洛依德主义的人格理论中非常明显地体现这一理论特征。在个人主义、非理性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方人格理论往往充满着悲观主义情绪。站在社会的对立面来谈个人的发展,往往悲观;脱离理性来谈人的情感,往往令人失望。

当代中国的“人格热”不仅缘于经济关系的变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西方人格理论的涌入,而且与人格理论本身内涵丰富有关。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可找到自己研究的位置,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难预见,人格热问题还会持续下去,并且研究的范围会越来越宽,研究的内容会越来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