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追求理想的实现是保持气节是善始善终的检验标志

曾子说过:“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乎?”先有安贫乐道的性情和勇于牺牲的精神,而无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实现的吃苦精神,还不足以证明是真正有气节的。太史公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在受了宫刑的残酷打击下,忍羞含辱,呕心沥血,以锲而不舍的吃苦精神和惊人的毅力花了 19 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辉映千秋的巨著。我们不能说司马迁是苟且偷生, 而应该钦佩他这种面对命运而不倒下,不计个人得失,面对困难迎头而上的真正的大丈夫气概。相反,我们应该批判西楚霸王项羽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的心态自刎乌江的懦夫之举。项羽的自刎,绝非保全气节的英雄本色, 而是自感江郎才尽,不愿坚持战斗的消极懒情思想。假使他重返江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积蓄力量,养精蓄锐,时机一到,卷土重来,那么楚汉争霸孰输孰赢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刘邦集团内部并非没有矛盾,刘邦集团的破绽是很多的。只要项羽留心观察,攻其不备,完全是有可能的。可悲的是,项羽并无百折不挠的韧战精神,轻率的放弃了尚存的机会与希望,其悲壮的结局是必然的。

回过头来,再看那些具有“志当存高远”的英才们,如陆游为国谋光复中原而征战疆场一生,垂危之际不忘“示儿”:“家祭勿忘告乃翁”。明末抗清义士顾炎武抗清失败,隐居山林,心犹不甘。广搜天下地形民情,著书立说,以观天下欲一旦有变,便赴身光复汉室。他以国家为己任,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心声。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和领袖孙中山先生,为“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一个民主富强统一的新中国,奔走呼号。历经艰难险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奋起,最终成功地领导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辛亥革命。在后来的讨袁战争、护法战争中,他继续战斗,直至他生命结束的前夕,应革命政变成功的冯玉祥将军之邀上北京,准备总理国政。可他英年早逝,临危之际仍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留下:“革命尚未成功,诸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孙中山先生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不仅体现了他图谋建立民富国强统一的新中国的远大志向,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振兴而奋发图强。伟人的事迹,显示了立志追求理想实现的崇高民族气节。我们青年一代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些优良传统, 绝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以致用放弃奋斗的方式显示所谓的“勇敢”。“放弃”不是有气节的表现,只能是一种逃避困难的消极行为。我们应该用忍辱负重、立志追求高尚的奋斗目标的坚贞气节开创和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