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悠扬的南派皮影戏
相比于北派皮影戏,南派的皮影戏无论在影人的操纵方法,还是在演出的风格上都有很大不同。南方皮影的操纵方法为平端式。皮影人物由硬牛皮制成,所以动作局限在前面一个方向和向后转。
在表演风格方面,南方皮影更委婉、更细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北的沔阳皮影戏、浙江的海宁皮影和台湾皮影等。
在我国皮影戏艺术行当中,湖北的沔阳皮影戏以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影像,优美抒情的唱腔、妙趣横生的台词,优雅动听的伴奏而独具一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中,在沔阳民间流传着的一首歌谣可以看到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
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
沔阳皮影历史悠久,早在元明时期的时候就因唱腔以汉腔、楚腔、秦腔和川腔为主,也含有荆楚民间小调,被称为弹戏皮影。
据《沔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办会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习俗。
又据《沔阳傅氏宗谱》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沔阳人户部尚书傅颐因病回家祭祖,命令道官发银50两,唱皮影戏3昼夜,可知当时皮影已传至荆楚各地。
至清代初期,沔阳、潜江一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子表演、词格及筒子腔、歌腔等唱腔。
据《沔阳县志》等资料记载,清代的嘉庆年间,沔南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因家乡十年九水,流落他乡,沿门苦唱乞讨不得温饱,最先引进皮影戏。
皮氏兄弟起初用布鞋壳,模仿外地皮影模样剪成人影子,用灯光照映白布,操作影人表演,以沔阳渔鼓调行腔,用沔阳方言道白演唱,初步形成沔阳皮影的地方特色,以此招徕观众,维持全家生计,名噪一时。
皮氏兄弟使渔鼓与皮影合流的这一创举,轰动四方乡里,人们争看稀奇。
道光年间,渔鼓艺人张洪显、刘泡在皮氏兄弟影响下,相继演唱筒子腔皮影子,在沔阳也非常有名。咸丰年间,皮氏传人陈大焕、陈大海尝试用白纸壳和皮革剪成影像,涂上颜色,使黑白影子变成彩色影子,并日渐兴盛起来。
至同治年间,沔阳皮影艺人大增,成立了皮影行会,公推李坤能为会长,继而又发展到应城一带。
沔阳渔鼓皮影艺人一致公认皮氏兄弟为沔阳皮影戏一世祖师,同时也和民间戏班一样,尊崇“老郎王戏神”,设牌位祭拜。
清代末期,皮影艺人自立班社,收徒传艺,在农村集镇、茶馆酒楼演唱皮影戏。后来,以长埫口陈幺、龚本槐为首,在应城“万历记”茶馆成立了沔阳下路渔鼓皮影行会,郑场陈国壮、伍明奎子成立了沔阳上路渔鼓皮影行会。
至此,沔阳皮影戏才正式定型。
沔阳皮影戏唱腔以歌腔、渔鼓腔为主,其中以沔阳渔鼓腔最为流行。在演唱时,以打击乐伴奏,一唱众和的形式演唱。
歌腔皮影中的“鸡鸣腔”,高亢委婉、圆润激昂。凡学唱者,必先学会“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
这种“鸡鸣腔”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其源头有史料可追溯至《山海经》和《楚辞》,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
歌腔的唱腔种类有男腔、女腔、丑腔、天官赐福腔、八不就腔、杂花腔六大类。渔鼓腔出自古时艺人的乞讨唱曲,调式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沔阳渔鼓唱腔十分丰富,分平腔、悲腔、鱼尾腔也称作“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演唱者使用真假嗓音,音阶跳度大,音域宽,音色美,高亢,婉转,传情达意,十分动人。
艺人根据本子中的梗概临场发挥,通常是一韵到底、通俗易懂。有时还即兴添进“浩水词”或“搭白”,如“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茶水贵,可用罐子煨”等。
这其中,皮影戏中的男女悲腔,酷似江汉平原妇女哭声和花鼓戏悲腔,哀怨凄凉,催人泪下。
特别是皮影戏的每段唱词尾句的“抖包袱”,为一唱众和的“帮腔”,以“哎、咳、呀、哟”等衬词,补充延伸词意和乐意,扩展曲式结构。在长达10多个音节或几十个音节的和唱中起伏跌宕、气势雄浑、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分外悦耳动听,使人久听不厌。
渔鼓腔的曲牌种类有男女平腔、男女悲腔、丑平腔、琵琶腔、快活腔、观音腔、汉韵腔、双勾廉腔、双鱼尾腔、龙抬头腔等16种音调。按不同的腔调分十字句、七字句、五五七五字句或五五七字句。
后来,渔鼓腔与歌腔合流,其词格韵有先、消、板、修、歌、麻、洋、语、亲、乖、为、克、四、中、福15种韵脚。
沔阳渔鼓流传于江汉平原的仙桃、潜江、天门等地。初期的演唱形式是“单口打溜”。单口打溜唱词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固定唱词,如《八仙词》、《两头忙》,艺人称之为“呆词”;一种是“浩水”,也就是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灵活多变,重在迎合主人心理和逗笑。
唱腔主要有平腔、哭灵腔、道士腔、鱼尾腔、琵琶腔、观音腔、杂花腔。唱词有“三、三、四”的十字句、“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五、五、七、五”的长短句三种。
沔阳渔鼓结合沔阳方言韵调演唱,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曲牌的组织与其他牌子曲一类的结构形态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固定的曲头、曲尾。
后来,经著名渔鼓艺人龚本槐发展创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数板、联板等20多种曲牌。
除杂花腔系由不同类型的民歌、小调组成外,其余4种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具有板腔特点,偶句尾常用衬词、众人帮腔组成的甩腔。如不用甩腔连续演唱则为滚板或联板。
甩腔部分带以对口或众人帮腔的形式演唱。
在“沔阳渔鼓”的五类唱腔中,可以说是调中有调、腔中有腔。如《平腔》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新平腔等。曲调活泼、节奏明快,善于叙事、对话和表现喜悦、急躁等多种情感。
男平腔是渔鼓中的主要唱腔,以叙事见长,旋律明快简洁、语言性强;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戏中通常由男艺人用假声演唱,唱腔柔婉,轻盈。
丑平腔是皮影戏中丑角的唱腔,旋律风趣滑稽,甩腔别致,尾句常以怪诞拖腔或插入“崴呀嗬子崴呀”等衬句,以朦听众,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
悲腔为表现不同人物悲痛、忧郁、伤感、凄凉的唱腔,有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男哭灵、女哭灵等。依行当也有多种唱法,女悲腔细腻婉转转、男悲腔高亢朴素、丑悲腔诙谐风趣。
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调,男哭灵、女哭灵则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三种。
“鱼尾腔分单鱼尾和双鱼尾,此腔一般在戏的开场和结尾处运用,旋律开朗向上,迂回刚美、富于喜庆、祝福的特点。
单鱼尾两句一甩腔,“双鱼尾”一句一甩腔,词格是七字句,为徵调式调性。其曲调由于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生动运用,倚音的巧妙装点,显得明快秀美、轻巧流畅,故有喜腔之称。
琵琶腔有单琵琶调和双琵琶调,词格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琵琶调的说唱性较强,其曲调的叙述部分有吟诵特点,而甩腔则奇峰突起,跌宕起伏,多用以表达激越的情绪。
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有致,跌宕起伏,诙谐夸张。在皮影戏中是丑角的哭腔,后来在渔鼓演唱中被改编成热烈欢快的喜调。
杂花腔是观音腔、欢乐调、小调的总称。多为沔阳民歌小调、俚歌俗曲嬗变而来的单曲体。有皮影戏的花腔、聊子、倒板、杂花调,有神仙道士的观音腔、道士腔、还魂腔等。曲词大都具有朴素。粗犷的气质,与上述四类唱腔都不相同,是渔鼓腔的辅助唱腔。
沔阳皮影分文学创作及口头文学创作两种。沔阳渔鼓皮影演唱剧目多达300多种。这些剧目大都是只有剧目的条文。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或剧情即兴发挥,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筒子腔皮影四句即换韵,歌腔则要求一段情节,而且文学性较强,故江汉平原皮影艺人有“口头才子”之美誉。行话分天文、地理、人物、动植物、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戏曲等。
沔阳皮影戏剧目十分丰富,据说清代“三根半筒子”之一的张洪显一人就能唱300本皮影案卷戏。在古时,由于皮影戏的艺人传承时全凭口传心授,因而多数剧目失传。
在后来流传下来并一直演唱的皮影剧目中,取材于传奇、演义小说的皮影剧目有《封神榜》、《并吞六国》、《孙庞斗智》、《三国志》、《隋唐演义》、《西游记》、《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七侠五义》、《杨家将演义》、《武松打虎》、《英烈传》等。
取材于历史故事的皮影戏剧目有《昭君和番》、《岳飞传》、《洪秀全》、《乾隆游江南》等。取材于案卷的皮影剧目有《包公案》、《施公案》、《四下河南》、《五美图》等。
取材于戏曲故事的皮影剧目有《吴汉杀妻》、《吕蒙正赶斋》、《二度梅》、《孟丽君》、《瓦车棚》等;取材于二十四孝故事的皮影剧目有《一家贤》、《董婆教女》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皮影剧目有《双头驴》、《三门街》、《十三款》等。
浙江的海宁皮影戏是南宋皮影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形成与赵宋王朝迁都临安有关。当时大批的皮影艺人随达官显贵南下,也受到当地人的喜爱。
而海宁因为接壤杭州,车船往来均十分方便,所以皮影戏很快便传入海宁境内,并且十分盛行。先是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请艺人演皮影戏。
清代光绪年间,朝廷下令禁止在阀门演出,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于是这些艺人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逐渐为乡闾喜爱,皮影戏又趋于繁荣。
那时,蚕户为求祈丰收,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旦。演出结束后,由戏班揭银幕贴上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这就是蚕花戏习俗。
皮影戏流入民间后,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至清代末期,全县有11个戏班,近百名艺人,分布在斜桥、盐官、郭店、石井、庆云、长安、辛江、周王庙等地。
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就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
曲调高亢、激昂,宛转幽雅,再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的韵味。同时也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从而成为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常演节目。
海宁皮影的皮人脸谱造型颇具特色。其脸谱既接近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它按忠、奸、贤、义的不同性格,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来加以夸张、塑造。为了符合剧情发展,适应操作上的艺术需要,有时候同一个人物要换几次头面。
海宁皮影的剧目丰富,大戏小戏、文戏武戏,有近300个剧目。好多剧目是其他剧种没有的,如《聚宝盆》、《后玉婿蜒》等。
在台湾,皮影戏又称“皮猴戏”,相传,它是随郑成功的军队传到台湾的。除此之外,有关台湾皮影戏的来源还有另外几种说法。
一是200多年前,从大陆北方经广州,许陀、马达、黄索等人由潮州传至台湾南部,在凤山、冈山一带广为流行,北限是北二层溪,南限于下淡水溪。
二是在太平天国年间皮影戏由海丰、陆丰、潮州、汕头一带,传至福建诏安、漳浦等地,后来再传到台湾。
三是在清代的同治初年,许陀、马达、黄索等人由闽南将皮影戏带到台湾的高雄和屏东的。
第四种说法是说在百余年前,皮影戏从广东潮州一带传到台湾南部,盛行于冈山和凤山一带的,在北二层溪以南、下淡水溪以东的村落中,拥有广大的农民群众。
其实不论哪种说法,都可以看出早在清代时台湾南部皮影戏已相当兴盛。
台湾皮影戏唱腔以潮调为主,剧情多采自历史传说与民间轶事,皮影戏艺人通常在民众酬神或喜庆时应邀演出。演出场地通常在寺庙前空地或请主住宅前庭。
剧团人数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间,但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余者负责乐器伴奏及帮腔。
台湾皮影戏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类。传统的偶头多是侧面,单眼造型的“五分脸”,颜色只有红、绿、白、黑色,如今,台湾艺术家将影偶改为双目,侧面的“七分脸”,甚至“十分脸”的正面戏偶,颜色也增加至10种,使影偶更加秀丽,效果更加逼真。
台湾皮影戏的内容多源自我国的传统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例如《火焰山》、《郑三宝下西洋》、《哪吒闹海》等。
台湾皮影戏剧目分为文戏与武戏两类:文戏唱腔多,节奏慢,戏偶动作细致;武戏剧情紧凑,场面热闹,相比之下,更讨观众喜欢。
[旁注]
秦腔 又称“乱弹”,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源于西周,流行于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嘉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年号。于1795年至1820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是清代由盛转衰的时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代统治危机出现。不过,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代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遗恨。
道光皇帝(1782年~1850年),爱新觉罗·旻宁,清代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为挽救清代颓势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不过,这一时期清王朝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山海经》 是先秦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传世版本有《山经》5卷、《海经》13卷共计18卷。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楚辞》 汉代时,刘向把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曲牌 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神仙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关于神仙的种类,在宋元时期,归纳起来,共分为大罗金仙、天仙、地仙、人仙和鬼仙5种。
《三国志》 是由西晋时期陈寿所著,记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最初时,《三国志》以《魏志》、《蜀志》、《吴志》单独流传,直至公元1003年才合三为一。
《包公案》 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明代的公案小说,讲述包公破案的故事,全书共10卷,是我国古代文学三大公案之一。
弋阳腔 戏曲的一种声腔。简称“弋腔”,是宋元时期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最晚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弋阳腔又通称“高腔”。
海盐腔 是一门古老的戏曲唱腔,因其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它是元代海盐澉浦人杨梓受戏曲音乐家贯云石启发,对当时流行的南北歌调加工而成的。“海盐腔”由明代开始盛行并成为南戏的四大声腔之首,“海盐戏文弟子”曾经盛行一时。
《郑三宝下西洋》 也叫《郑和下西洋》,讲述的是郑和奉明成祖之令率领200多艘海船、27000多人7次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王朝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阅读链接]
新中国成立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
正月十五闹元宵演《大回窑》;二月初二是土地菩萨生日,演《土地会》;三月初三是寒食节,演《火焚绵山》;四月初八祭神演《箍箍阵》;五月初五端午节演《汨罗江》;六月初六祭杨泗将军演《哪吒闹海》;七月初七演《鹊桥渡》;八月十五演《唐明皇游月宫》。
娱神又娱人,皮影戏增添了节日气氛。随着科技的进步,皮影戏在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特技效果、唱腔音乐、皮影操作等方面不断革新,沔阳县曾有皮影队60多个,他们不断挖掘、整理和创新,编排了一出出江汉人所喜闻乐见的皮影戏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