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径编辑工具类
    ==============

A.节点增加工具 B.节点删除工具 C.拐角点工具 D.剪刀工具

1.Painter 的钢笔+工具或节点增加(Add Point)工具可在已有的路径上加入新的节点。使用时,在现有的路径线段上点按即可插入新节点。 2.Painter 的钢笔-工具节点删除(Remove Point)工具可在已有的路径上

减去或删除节点。使用时,在现有的路径线段的节点上点按即可删除该节点。

  1. 拐角点工具(Convert Point)可以编辑路径线段的节点性质,使直线转换成曲线或将曲线转换成直线。当点按光滑曲线的节点时,该点直接转换为拐角点(无曲线控制方向线和手柄)。反之,当利用该工具点按折线拐角点时,该点则直接转换为曲线节点。你可以通过鼠标拖动该点的两个手柄使其变得更光滑。

  2. 剪刀工具可以将路径线段剪断。如果该路径为封闭的曲线形式,则应用剪刀工具可将其转换为开放的曲线。

    1. Painter 的主要浮动控制板

  1. 画笔控制板

Painter 的画笔控制板为画笔的选择和编辑的控制板,它是 Painter“自然绘画”中最主要的工具选项,如你可以在其中选择彩色铅笔、炭铅笔、蜡笔、钢笔、粉笔、油画笔、水粉笔、水彩笔等十余种笔刷效果和大量的变形笔触、图案笔触或特技笔触等。画笔工具箱还包括笔刷控制板(Brush Controls)、笔触高级控制板(Advanced Controls)、笔触外观设计板(Brush LookDesigner)、图像水龙头(Nozzle)控制板和自定笔触(Stroke)等多种画笔设置和编辑选项。

Painter 画笔工具箱有三种显示方式,最基本的仅有五个画笔选项,它为画笔工具箱的简洁形式,所占画面空间最小。通过单击画笔工具箱中央的抽屉或黑色箭头,则可打开工具箱里的抽屉,里面有更多的画笔工具可供选择使用。此为画笔工具箱的基本形式,如直接在抽屉里单击所要的画笔,则它会自动出现在上排五个画笔选项里。单击抽屉手把或绿色箭头,则抽屉会收回。抽屉左下角有弹出式清单,你可以用名称来寻找选择你要的工具。右下角为同类画笔工具选项,可以用来打开同类画笔工具档案,例如铅笔工具里又分为 2B 铅笔、500 磅铅笔、彩色铅笔、尖锐铅笔、粗细铅笔等。

单击画笔工具箱里右上角的小方点,则可以打开或关闭笔触表现方法(Method)及笔触表现次级分类(Subcategory)两个选项。此为画笔工具箱的扩展形式,在笔触表现清单里有六种笔触表现方式,当我们选择其中之一,则在笔触表现次级分类的清单里又有更细的设定可供选择。在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对画笔工具的设定和使用,画笔工具的高级控制方式和笔触表现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1. 艺术材料箱

艺术材料箱是Painter 进行颜色及材质的设定的场所。可以打开Painter 的艺术材料箱,上面有颜色、纸张、渐层、图案及编织花纹五种功能面板的选项。用鼠标单击就可以选择使用单项功能,材料箱自动会转换成不同的设定面板。和画笔控制板类似,艺术材料箱也有简洁形式、基本形式和扩展形式。如果单击材料箱的最右上角的小方点,则可以打开功能板更多的扩展设定。再单击一次小方点,则可以关闭扩展功能设定。如果你想同时做多种功

能的设定,则你可以按住鼠标将任何一种功能面板的选项拉出艺术材料箱, 而成为单独的设定面板。用鼠标击左上角的小方点,则面板抽屉收回艺术材料箱里。下面简介材料箱中颜色、纸张、渐层、图案及编织花纹五种功能面板的使用(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本书的第九章。)

颜色的设定(调色板)

Painter 有三种颜色设定方式,最基本的为色相环调色板。它以色相(Hue)、彩度(Saturation)、明暗度(Value)的方式来表示颜色。在调色板上红、橙、黄、绿、蓝、紫按色谱排列成环状,代表色相(Hue)值。而里面则是一个大三角形,其端点分别为一个全饱和彩度点及两个全饱和明度点。表示明度愈高,下端则表示明度愈低。愈往三角形的右边则表示彩度愈高,颜色愈鲜艳,愈往左边则彩度愈底。因此,在色相(Hue)值选择后,通过滑动三角形里的小圆点可确定颜色的彩度(Saturation)和明暗度(Value)。

单击调色板的最右上角的小方点,则可以打开功能板的扩展设定。该部分为颜色变化(ColorVariability)选项。它由三个滑标轴组成,分别控制笔尖在色相、彩度和明暗度上的变化。使笔触的表现更加细腻丰富。如选择Clone Color 选项,则 Painter 使用的颜色不是来自主要色,而是以复制的资料档案为颜色来源。

当颜色选择完成后,就会出现在左边的两小色块里。前面色块是主要色、后面的色块是次要色(注意:不是纸的背景色)。单击主要色则边缘会出现选择框,此时你就可以改变它的颜色,次要色的设定亦然。在 Painter 里一般都是使用主要色,次要色只是用在多重色彩笔刷(如渐变色笔刷)中,如单击下面的箭头可使二者互换。

Painter 除了提供色相环调色板外,还在下拉菜单中提供了色相带(Compact Color)和红绿蓝(RGB Color)两种不同的调色板。它们在颜色调整功能上的使用基本相同,可根据个人喜好加以选择。

纸张纹理控制板

Painter 在艺术材料箱里的 Paper 的选项中,提供了纸张的纹理的控制板,上面有五个纸张的纹理可供直接选用。单击抽屉则可打开更多的纸张纹理选项。

单击调色板的最右上角的小方点,则可以打开纸张纹理控制板的扩展设定。你可以通过 Scale 滑动三角标(从 25%到 400%)以改变纸张纹理的粗细变化。选择 Invert Grain 则产生纸张纹理的负像效果,如果选择此项,则纹理会凹凸相反。

渐层控制板

Painter 在击艺术材料箱里 Grads 选项中提供了颜色的渐层控制面板。上面有五个可供直接选用渐层的设定,单击箭头可将抽屉打开,里面提供了更多的渐层选项,如放射渐变图案、水平渐变图案、螺旋渐变图案和柱形、锥形、环形渐变图案等。通过工具箱的填充或油漆桶工具可以在图像或选区

内填充渐变图案。如单击绿色箭头可将抽屉关上,此时渐层中央右边显示有四种不同方式的渐层可供选择,它们为线性渐变、放射渐变、锥形渐变和螺旋状渐变图案。左边的预示框外缘有一个红点,你可以拉动红点来改变渐层的方向变化。如自己设定双色渐层,可单击渐层控制板第一个双色块图标, 并利用 PAINTER 工具箱的滴管工具来吸取你所要的颜色,该色即为调色板的主要色,也是渐变的起始颜色。同样的方法可用来设定次要色或渐变的终止颜色,完成后再决定渐层的不同方式。通过工具箱的油漆桶工具可以在图像或选区内填充该自定渐变色。

单击调色板的最右上角的小方点,则可以打开渐层控制板的扩展设定。在最底下有六种不同方式的渐层变换,包括柱形渐变图案、水平渐变图案、锥形渐变和阴影效果等。通过 Tools 下拉菜单选项,Painter 也提供了多色渐变控制板,捕获渐变(Capture Gradation)选择和快速渐变图像(Express inlmage)的设定,本书的第九章将对此有更详细的说明。■

图案控制板

Painter5.0 在艺术材料箱里增加了 Pattern 瓦片图案的设计工具箱,即图案控制面板。图案由连续排列的瓦片组成,而瓦片则可由任何矩形图像或图形构成。图案控制板上面显示有五个图案,而将抽屉打开后,里面提供了更多的图案选项,如单击图案控制板的最右上角的小方点,则可以打开图案控制板的扩展设定。此时图案控制板中央右边显示有三种不同方式的图案类型可供选择,它们为矩形图案、水平偏移图案和垂直偏移图案。偏移图案的瓦片偏移程度可由图案控制板下的 Offset 滑标来决定。此外,图案控制板还提供了对图案瓦片大小进行调节的 Scale 滑标。

Painter 的图案可以直接由工具箱的油漆桶工具可以在图像或选区内填充。通过复制笔(Cloning Brush)也可以直接喷绘复制。图案瓦片可以通过分形图案来(Make Fractal Pattern)设计制作,也可以通过捕获图案(Capture Pattern)的方式转化图像成为图案。此外,通过自定义图案(Define Pattern) 的方式可以将笔触或图像转化图案。通过图案控制板,Painter 还可以设计无接缝的四方连续图案。关于图案的更详细的说明可参看第九章相关内容。

编织图案控制板

单击 Painter 艺术材料箱里 Weaves 选项,则出现编织图案控制板,上面的五个编织图案可供直接选择。如单击控制板的最右上角的小方点,则可以出现编织图案的设计对话框。在这里我们可以设定编织图案的各种花纹效果。对话框中的 Fiber Type 为设定编织的方式,单击此按钮,则可以设定出平面 2D 或立体 3D 的两种编织的感觉。对话框下面由四个滑标轴组成,其中H Scale 控制编纹之间的水平空间距离,数值愈大,距离愈大。H Thick 控制编纹垂直线的宽度。百分比愈大则垂直编纹的宽度愈宽。V Scale 项用来设定编纹水平线之间的空间距离,数值愈大,则距离愈大。V Thick 控制编纹水平线本身的宽度,百分比愈高则水平编纹的宽度愈宽。

  1. 物体对象板(Object)

插入式浮动层滤镜板

Painter 5.0 最引人入胜的新功能之一,就是可以通过插入式浮动层(Plug-in)来实现威力强大的动态滤镜效果。它实际上是在一个图像活动层上来创造特技效果,如明暗/反差控制、焦边滤镜、撕纸边滤镜、3D 斜角、平衡色阶、玻璃扭曲、液体透镜、金属流体、凯氏效果、色阶分离和厚涂料效果等。由于该特技和原图像为分离的层图像,因此,无论该“动态滤镜”层如何改变(如反复应用、移位变化或重新设置等)均不会影响原图像。

在使用插入式浮动层时,控制板上显示出五个可供直接选择的动态滤镜。当你在抽屉中选择了其它动态滤镜后,该滤镜则弹出到控制板上面,点按控制板下面的 Apply 钮后可直接应用其效果。本书第十二章对插入式浮动层滤镜板的使用有更详细的说明。

浮动层控制板

Painter 的浮动层是一种可叠加的图像层,它本身有 24 bit 的色彩及 8 bit 的蒙版。在 Painter 里,无论转移图像或输入文字都可以自动生成一个新浮动层。应用浮动层选取工具单点选区也可将其转化为浮动层。Painter 的浮动层分类为图形浮动层、图像浮动层和参考浮动层,在浮动层控制板上, 它们分别以不同的图标显示。

和 Photoshop 软件所具有的层(Layer)功能类似,Painter 的浮动层(Floater)的主要作用在于图像合成。通过浮动层控制板,Painter 可以改变图层间的透明度,并可以进行多层图像的叠加与融合,Painter 利用浮动层控制板对层图像进行操纵管理。各浮动层文件的排列为:最上面的图像排列在控制板的顶端,以下按顺序依次排列,末端为最下面的背景图像。在浮动层控制板上单击某一浮动层的文件名,可选择或激活该浮动层。在浮动层控制板上如单击某一浮动层的左边的眼睛符号,可控制该浮动层的显示与关闭。按住 Shift 键单击不同的浮动层,可同时激活它们。此时如单击控制板下的 Group 钮,可将这些层成组,成组后的浮动层也可以通过选择 Ungroup 钮将其解组。点按控制板上的 Drop 项可使选定的浮动层和图像背景合并。点按控制板上的 Delete 项则可删除选定的浮动层。选择 Collapse 按钮,可以将集合在一起的浮动层化为同一层(仍保持浮动层状态);如选择 Trim 钮, 则可以使浮动层的边缘减到最小范围。但此时浮动层就会失去羽化效果。关于 Painter 的浮动层的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本书第十二章的有关内容。

蒙版列表板

Painter 制作的选区可以通过路径或蒙版表示。蒙版是 8-bit 的 256 级灰度图像,它利用像素的灰度级来记录和存储复杂的选择区域。在 Painter 中,蒙版是通过蒙版列表板(Mask List)显示的。如开启的图像本身带有选区或蒙版,则在在蒙版列表板里可以看到它们。蒙版列表板的操作方式与浮动层控制板类似。如果我们要选用蒙版抽屉中的蒙版,则可以直接用鼠标在蒙版列表单响我们要使用的蒙版,此时该蒙版为激活状态。在蒙版列表板上如

单响某一该蒙版的左边的眼睛符号,可控制该蒙版的显示与关闭。

利用蒙版列表板可直接将选区转换为蒙版。方法为在蒙版列表板上选择Save Selection 选项,这样就可以将选区转换为蒙版。在蒙版列表板下选择New 可在图像中建立新的蒙版;选择 Invert 可以将图像蒙版的灰度关系反转,产生如负像般的图像蒙版效果。如想删除蒙版图像,可选 Delete 按钮。此外,通过蒙版列表板上面 Mask 菜单下的 Auto Mask 和 Color Mask 指令, 也可以在图像中根据需要,将纸纹(Paper Texture)、三维笔触(3D Brush Strokes)、图像亮度(lmageLuminance)或图像选区转换为蒙版状态。关于蒙版使用的进一部说明,可参见本书的第十章有关内容。

记录与播放功能板

Painter 记录与播放功能板位于物体对像板倒数第二项 Script 中,功能板上方有五个文件的选项,单点文件就可以选择来播放,而抽屉里面则可放置更多的文件。将来我们自己记录的文件也可存在其中。通过 Librar 钮,我们可以寻找更多的文件。记录与播放功能板最下方有五个按钮:最左边是停止键,用来停止记录。我们在完成记录后单点此键即可,但是它不能用停止播放。左边第二个键是播放键,单点此键,被选中的记录文件就可以播放。中央红点钮是记录钮。单点此钮,工作就进入被记录状态。我们所有的操作都会被记录下来,直到按停止钮为止。右边第一个钮是前进一格的按钮。右边第二个钮是暂停的按钮。

Painter 记录与播放的用途为:

  1. 教学手段;通过记录绘画过程并将其存成记录文件,这样再通过重新播放这个绘画过程,可以使你能够了解和回顾整体作品的制作过程, 有助于改进和提高。通过观看记录文件,还能够使你观摩和学习别人的绘画过程,更有利于提高创意能力。

  2. 制作动画 特别是要在每帧画面上使用同样的 Painter 功能效果或绘画笔触,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将该操作过程重新播放。

  3. 提高效率 如以低分辩率绘画并记录,然后可在较高图像分辩率的画布上将该操作过程重新播放或“再画一遍”,这可以节省时间,提高Painter 的工作效率,既免去了重复劳动,又可得到高精度绘画结果。此外,你还可以记录一种绘画工具的使用,并通过选择其它绘画工具来播放,由此产生多变的图像效果。

关于 Painter 记录与播放功能使用的进一步说明,可参见本书的第十六章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