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

蒲州梆子的班社在各地四处奔波演出中,由于一些突发事情或为了给自己铺平道路,并求得戏曲发展,逐渐形成了许多相约恪守的习俗。

传说有一年6月15日,适逢汛期。有一个戏班雇了一条木船,全体艺人带着戏箱上船后,准备渡河转台。大船离岸不久,天空中忽然乌云滚滚,雷鸣电闪,顷刻下起了倾盆大雨。

顿时,河水暴涨,掀起一股股恶浪,搅得渡船团团打转。艺人们个个提心吊胆,吓得大气儿也不敢出。

不料,船行至河心,被大浪打开一个大口子,霎时间,水不断地从口子里涌到船里。眼看渡船在不断下沉,艺人们个个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就在这危急的关头,戏班的打板师傅高喊一声:“有了!”他急忙拿出字板将船漏洞堵住。所谓“字板”,即俗称“撩扳”的打击乐器,由三片木板制成。大伙见状,便齐心协力用手掬,用碗舀,清理了船里的积水,救了船只和船上所有的人。

从此,凡是过渡的船户都与戏班结下了生死之交,订立了戏班乘船时不付费的规矩。以后,凡是渡口添置了新船,也必须在船底挖一个字板大小的缝口,再用一块同样大的木头镶嵌其中,以示纪念。

同时,戏班于每年6月15日,也要在当地渡口义演三天,名为祭祀河神,感谢船户。

此外,戏班的字板和打板师傅,也因为立过大功而被视为圣人和圣物,所以字板不许闲人胡摸乱碰的,而打板师傅也备受艺人尊敬。

也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每当开戏前,艺人们都要向打板师傅叩头作揖。一方面是请求打板师傅掌握好节奏,使他唱得称心如意,另一方面,也是沿袭这个传统表示敬重。

在蒲州梆子班社里还有把丑角当皇上看待的习俗,据说,这个规矩的来历与戏班的祖师爷唐玄宗李隆基很大的关系。

唐玄宗李隆基酷爱戏剧,他在宫廷里设立了一个名叫“梨园”的戏班,自然他就是班主,所以后人称他是戏班的“祖师爷”。

据说有一次,这位祖师爷在排演节目时,生角、旦角、净角、末角俱全,唯有丑角没人担当。因为,丑角在戏班里属于插科打诨的角色,没有专职的人担当。尽管这样,可是戏班对丑角的要求还不低。比如,演戏时,要求丑角头脑机敏,念做唱腔幽默动人等。

李隆基见这个角色不可缺少,却没人扮演,正为这事犯愁,忽然有人提议说:“那就请万岁权充这个角色吧!”唐明皇听了,便慷慨地充当了剧中的丑角。

出乎人们的预料,祖师爷李隆基正是一个很有艺术天赋的滑稽大师,他演的丑角惟妙惟肖。所以,后来排戏时,他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丑角了。从此,丑角在戏班里大受尊敬。

如,旧时戏班有个规矩,后台摆有很多戏箱,供演员演出时在后台休息或默戏之用,生角、旦角、净角、未角各有定位,不准乱坐,唯有丑角可以任意选择,甚至在戏箱上睡觉也没人干涉。据说,就是由于当时唐明皇扮演了丑角的缘故。

这个故事流传到民间,连普通观众也把丑角当皇上看待。所以戏班在乡下演出时,那些爷爷奶奶们总要抱上孙子来到后台,请丑角师傅给娃娃打个三花脸,以图吉利。

娃娃们化装后,爷爷奶奶们还要给丑角一个红包,表示酬谢。其中隐喻着孩子打扮成三花脸,长大后也会像古代的皇上一样大富大贵。

除了上面这些从传说故事中流传下来的习俗外,蒲州梆子戏班无论在招收培养艺人,还是演出也都有一些固定的习俗或程式。

在古时,由于蒲州梆子戏班和蒲州梆子艺人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生存条件也相对恶劣,因此往往需要常年四处奔波演出才能获得温饱。

这期间,他们出于招财免灾的考虑,或出于戏班或个人发展的考虑,天长日久便在蒲州梆子界形成了许多相约恪守的传统习俗。

在那时,无论是蒲州梆子还是其他的民间剧种,都没有公办的培训教育机构。艺人的来源,全靠民办教娃娃学戏的班子,这些科班就叫“娃娃班”。而蒲州梆子当然也不例外。于是,久而久之,蒲州梆子娃娃班便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传统。

要入娃娃班,首先进行测试。包括面式和口试,看娃娃的形象如何,并问清姓名、年龄、籍贯、家庭情况,从中听辨声音的好坏,以及口齿是否清楚。

然后还要检验身体,戏班的班长抓住娃娃,摸头、捏脸、掰嘴、看牙齿、掐腰、拨转身体、查腰、验腿等。除此之外,还要立契约。

进入娃娃班后,这些娃娃的生活既艰苦又单调,他们每日天不亮,就要到离住地四五里地以外的野外去练唱功、练做功。

如拿顶、喊噪、踢腿、下腰、跑圆场、练台步。娃娃们从清晨练到深夜,无论寒暑从不间断,因此,苦累是不言自明的。

孩子们一天最幸福的时刻,恐怕就是睡觉了,可是睡觉的地方也很差,常常是“铺的地,盖的天,头下枕的一块砖”。

娃娃们在班里除了练功学戏和劳动外,还干不成什么事,于是便被差去坐开场。

所谓“坐开场”,就是开戏前,前场己打了开场锣鼓,演员还没有化装好。为了不冷场,支应观众,前台要坐一个人,这个角色就叫做“坐开场”。

在蒲州梆子里,这个角色往往头裹将巾,身穿短褂,坐在凳子上怡然自得地唱着干瘪的“自幼入学堂,读书写文章”“箭是雕翎箭,弯弓上马弦,弹打空中鸟,英雄出少年”等剧词。

娃娃们在班里苦熬一两年,才能分行当、正式教戏。形象五大三粗,声如闷雷的孩子,肯定是净角的料子。

生得清秀的后生,虽然底气不足,但很文雅,可归作小生的行当。举步娇娆,声音纤细的女孩儿,充作小旦的行当。长得瘦小,眼神滑稽,肯定是丑角莫属。

剩下那些胖的、矮的、眼小的、笨拙的,还暂不能分行当,有的说不定要跑一辈子龙套。即使这样,为了吃碗饭,娃娃们大多也心甘情愿。

那时,蒲州梆子娃娃班大致可分三种类型,有连续举办,三年一期的。其中,第一年练基本功,第二年分科学戏,第三年登台实习,最后出师离班。出科一批,另收一批。如此循环,层出不穷。

另一种是娃娃班一次办完,为建立正式演出班打基础。训练期满,学生出师后,便变成以娃娃演出为主的戏班,并逐步更名,成为有学号的戏班。如得胜班、仁义班、太和班、新盛班、兴宇班等名称。

另外,还有随团培养,以戏带功,以师带徒,以老带新的。演出经济收入,归班主所有,娃娃们基本上是有饭吃没工钱。年龄长大后,可输送到其他戏班扛大梁,演主角。这种类型,既是娃娃训练班,又是娃娃演出团。

蒲州梆子娃娃班的建立,除个别以同乐会,即吹鼓手组织为基础外,绝大部分是由热爱蒲州梆子、志同道合的人自筹资金举办的。

如原临汾县马怀建班,就是卖了祖先遗留的10亩水地,与乡友史占奎、安月子、解荣庆共同组建起来的。他们自置戏箱,自聘教师,自筹班址,独立核算。所以,这些娃娃班,纯属于群众自发的演艺组织。

那时候,蒲州梆子演艺界曾经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娃娃班。它们对推动蒲州梆子的发展与提高,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据山西省河津县根据戏剧资料普查后汇编的《戏剧文物资料》中记载:

清末,河津戏剧活动极盛,以成班为业的即达四十二人之多。各地举办了许多娃娃班,为蒲州梆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演员。

在那时,晋南著名娃娃班约有50多个,分布在临汾一带,开办最早、历史最长的是襄汾牛西娃娃班,班主是马成群。马成群从光绪年间开始,历时30多年,共办13个班。由他培养的蒲州梆子艺人,遍及晋南各个戏班。

因此,当时有“戏班没有牛西娃娃就唱不成”的说法。如,蒲州梆子著名正旦冯安荣、王月发、小旦孙广胜、武旦罗天明等,都是这个班里学成出师的。

再有曲沃席喜元的娃娃班,蒲州梆子著名小生袁小瑜就是这个班里学成出师的。再有曲村赵有勤的娃娃班,出名的学生有正旦李兴盛、二净刘兴吉、小丑姚序堂、武丑姚继堂等。

另外,洪洞侯村申先林的娃娃班,自从成立后先后培养了著名小旦韩桂林、五大名演员之一的筱月来等。颇具盛名、影响面广的原临汾县马怀娃娃班后来在景家湾成班后,培养出了著名小生舒名贵、须生景留根、曹福海等。

该班实习演出时,足迹遍及四方,东至山西安泽县,西达蒲县,南至河津,北赴霍州,所到之处都受到极高的赞扬。

襄汾邓庄老二娃娃班,自成立后培养出了当时五大名演员之一的杨虎山。

洪洞县跃子村祁金生娃娃班、白石村娃娃班及安乐村刘三娃娃班,这里有驰名教师郭世奎,培养出了名旦张根增、名丑一撮毛等著名艺人。

闻名平阳的洪洞苏堡村娃娃班成立后,在班主燕声楚、史文锦的带领下培养出的艺人,有人们熟知的郭德有、正旦张金榜、小旦牛五福以及大头老生呼东明等。

在那时,蒲州方圆百里,最大最好的是襄汾三公村的娃娃班,自成立后,由王占亭任班主,培养出了著名蒲州梆子艺人张庆奎等。

襄汾柴氏村李万金娃娃班,培养了著名的小旦樊铁成、韩守贤、小生黄正卿,以及牛喜成、冯占奎、段腊八、崔秀山等艺人。

此外,山区乡宁城里的庞海荣娃娃班,门徒有著名的小旦田郁文、小丑赵才旺、崔创业等。还有马家河马彦武娃娃班,高徒有名丑吴永胜、著名须生张盛义、小旦王万华等艺人。

除了娃娃班的习俗和讲究外,那时戏班在乡村演戏时,还有点戏的习俗。也就是演出剧目不是由戏班安排,而是由村社里的头头脑脑或权威人士指定的。

当时的点戏方式是:当预约戏班在村社里开演之前,由戏班里报单子的人,拿上写有戏班全部上演剧目的折子,俗称“戏折”,找到该村分管唱戏的村首、社首或会首,来选择决定演出的剧目。这里所谓的村首、社首或会首,就是指村社里的权威人士。

有时村首还要去找村里那些能说会道、有身份、有学问、懂戏剧的绅士来协助挑选。这样定下戏名以后,戏班才可开始演出。

除上述规矩外,旧式蒲州梆子戏班演戏的时候,还有许多讲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如同行来访、饭签子、称同倌、坐座位、分赏钱、拉杆了等,都有不成文的规矩和说处。

如有同行来戏班拜访,客人先要到大衣箱神前拈香,以示恭敬。大衣箱即指管大衣箱的人,他当即询问来人的姓名以及搭班何处,确知他为同行后,再予以热情地招待。

古时唱戏,多是社家管饭,由于送饭迟早不一,因此戏班排有次序。开饭的顺序是按照乐队、花脸、生角、旦角、箱管这样的顺序开始的。

叫饭前先由先生发签子,大衣箱三根,茶炉两人三根,掌班的两根。其余各一根。如有亲朋好友在班的,事先给先生说明,由戏班散签供饭。

在对演员尊称时,以名字第一字尾加“倌”,如周保成即叫“保倌。”

演员化好妆以后,在后场不能乱坐,有一定的规矩。旦角只能入坐大衣箱,花脸坐头盔箱,胡子生坐二衣箱,三花脸可以到处坐。

在分赏钱时,加官或封神的赏钱,南路班是均分,西路班是掌班的独得。

过去戏班把外出交际的人,称为“拉杆子的”,也叫“揽头”或“写头”。他们的任务是出外揽戏,签订演出合同。

戏约依据沿齿形线剪开,雇演双方各持一半。如果遇到高价雇戏,揽头又给社家押几件戏衣,以表示绝不失约。

对演出的剧目也有规定,如开场不演《教子》,末场不演《骂殿》。每到一处,戏班第一天不演《教子》、《训子》等戏,完戏之日不演《骂殿》等戏。

如果请戏的是官家,官家当天不点戏。等某官员到场,由掌班人领旦角化好妆,着长衣戴汉冠抱笏板,上写剧目,手提朱笔至某官员前施礼后递笔点戏,然后照点开戏。

戏演一段后,由一演员扮天官,持条幅上写“天官赐福”“官高一品”“连升三级”等字样,说“某老爷加官封赏”的吉祥话。官员赏银主演分一半,其余按人均分。

蒲州梆子戏班演戏全年分三季,正月至麦熟为一季,麦收至农历八月十五为一季,中秋到冬尽为一季。如遇演谢雨戏、迎神赛戏时,戏班先在献亭上演一出,名叫“踩堂戏”。热闹红火转巷时,走在神前面的旦角,称“迎神旦”。

如戏班将戏唱错或舞台出了事故,社家即将戏单板翻置,卷起台上的芦席放在台中央,以示警告,最后以罚戏作了结。

戏班到某地唱戏时,先将戏折交于社首。每场开演前,由社家将所点剧目写于虎头牌上,挂置台柱之上,戏班照戏折演出。

如在北台演戏,戏箱到达现场后,由箱管在台口挂一红张口和一把宝剑,以示除邪。戏班如遇演对台戏,必须东台先唱,西台后停,如西台先唱完则加演一场,以待东台煞戏。

如遇演《长坂坡》,拉场的必须事先在台前放一把椅子,置于上场门内,专供“赵云”之用或下场休息所用。另外,凡戏班出来的娃娃,出师后见了师傅必须先叩头再说话,以示恭而敬之。

除此之外,乐器的置放也有讲究,每场戏演完后,武场乐器,置于前场桌子上,由拉场的用椅垫布盖上。文场乐器,如板胡、笛子、唢呐等,则交大衣箱挂在箱侧保护起来。

除此之外,蒲州梆子还“祀神”与“敬绅”的习俗。在那时,每个戏班都设有“正神”和“副神”,每到一个地方,都把他们供奉于后台,谁也不准随便触摸,否则,对戏班不利。

“正神”与“副神”,均为一尺左右的木制傀儡。“正神”头戴王帽,身穿王蟒;“副神”又名“喜神”,身穿普通男装,除敬祀外,还可作为道具使用。

“正神”一般用于皇帝、皇后临殿。如《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怀抱的太子即是。“副神”则可饰演一般官宦或平民人家的襁褓婴儿,如《三上轿》中崔秀英所抱的婴儿即是。

蒲州梆子艺人们对“正神”与“副神”,每月初一,十五各祭一次。每次跪拜毕,班主与掌班分坐桌旁,对半月内误场或发生其他事故的人员,予以评处,名为“祀神理事”。

戏班每在一地首场演出前,要按照庙内神祗的好恶,依例扮演《二进宫》、《香山寺》、《龙凤配》、《阴阳树》等不同剧目。登台前,先由全体演员穿戴整齐,列队入庙,在献殿前肃整如仪,然后再行登台,俗称“拜溜”。

那时的人们,多以祀神为由,招徕戏班演出,其场所均在寺院或庙宇的戏台上。如果遇到戏台坐北向南,就是违反了神规,因为按过去的常例,神殿要面南,戏台要面北。

这时,戏班就将腰刀一把、红髯一个,挂于戏台中央,以示驱邪,直至三日戏终为止,否则,会给戏班带来不祥。

每逢春节闹社火时,艺人们化好装后,先去庙堂祭祀,然后走街串巷挨门挨户祝福。每到一家,咏诵一些吉利话,如:

男人种地女织布,和和气气闹家务,

指望全年收成好,儿孙满堂全家福。

讨个皆大欢喜。

这些古老的习俗,一方面,是艺人们在万民齐乐时,内心喜悦的流露;另一方面,也含有与民众搞好关系,为以后的演出活动打好基础的意愿。

[旁注]

唐玄宗(685年~762年),也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他即位后励精图治,使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光绪(1871年~1908年),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是清代的第十一位皇帝。他4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他亲政后于1898年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1908年,光绪帝死后葬于清西陵的崇陵。

张庆奎 是著名的蒲州梆子艺人,他乳名全心,艺名十三红。他天赋极佳,不但身架好,而且嗓子出色,甘洌醇厚,还略带奶腔,高腔不竭,低音不喑,挥洒自如,尤其是会用嗓,其代表剧目有《三家店》、《四进士》、《蝴蝶杯》、《牧羊圈》、《春秋笔》、《十五贯》等。

笏板 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我国古代的大臣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中秋 一般指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团圆节”等,是流行于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始于唐代初年,盛行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长坂坡》 为京剧的传统剧目,剧中讲述了三国时,刘备投江夏,曹操大军追到,刘备与眷属失散。赵云匹马独闯重固,救出糜些、简雍、甘夫人等,糜夫人托子阿斗于赵,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突围脱险。张飞大闹长板桥,吓退了曹兵。

唢呐 又名“喇叭”,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8孔,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8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皇后 在我国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为女性的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周代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代开始则称为“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

[阅读链接]

蒲州梆子点戏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唐代崔令钦在他所著的《教坊记》中明确记载:“凡欲出戏,所司先进曲名,上以点墨者即舞,不点者即否,谓之进点。”

后来,人们把在剧目单上指定所演的剧目称为“点戏”,并一直流传和遵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