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傩风俗流传形成锣鼓杂戏
那还是在唐代的时候,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河东一带打败了刘武周,把军队驻扎在柏壁,也就是现在的新绛。
李世民还亲自做了一曲《破阵曲》,并从军队中挑选出一百多人披甲执戟而舞,来进行庆功,这被称作为锣鼓杂戏的雏形。
也有传说,锣鼓杂戏最初是为了祭祀唐代贞观元年名将马燧而形成的。
779年,马燧升任河东节度使。在这其间,马燧整饬武备,训练士卒,由兵甲寡弱至威震北方。并在平定李怀光的叛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做了一首《定难曲》献给了当时的皇帝。
获胜后,马燧在屯兵营寨附近建龙岩寺。马燧虽然身为武将,但对歌舞颇为喜爱。于是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在龙岩寺前,演出其中就有他所做的《定难曲》,就这样,锣鼓杂戏慢慢形成了。
当然,锣鼓杂戏的起源和形成,跟古代驱傩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锣鼓杂戏的流布区域为古河东地区。
古河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这里繁荣的经济环境、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传统和以戏剧艺术酬神娱人的民间风俗,为河东戏剧艺术走向成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锣鼓杂戏在春节前后或秋收后农暇时演出。剧目是已经排练好的,说演就演,毫不误事。角色固定,是由村社原已分派好的,基本是“父死子继”,如不是遇有特殊情况,是很难变更的。
如某人自幼在某戏中演某角,即使后来从事了教学、经商或者干了别的工作,一说要闹杂戏,就得请假回村,参加演出。这叫做“门户差使”,人人恪遵,无敢违拗。
在锣鼓杂戏的流布区域中,临猗县的锣鼓杂戏是各地保留较全面、传承情况最好、最具代表性的。
过去临猗县新庄、上里、高家垛三村正月十五齐集龙岩寺表演杂戏,是融傩祭、赛祭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民俗活动,一共分为杂戏入局、迎神摆道、分头祭祖、杂戏进庙、神马圆阵、祭台斋会和杂戏演出7个环节。
在临猗,以龙岩寺为祭祀演出场所,新庄、上里、高家垛三村轮流当值,每三年轮换一次。去龙岩寺献演杂戏,这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三村村民约定俗成的“盛事”。
每当本村轮值“赛社”年份时,刚入腊月,村里就成立杂戏局,由村中社首和德高望重的杂戏老艺人负责筹办,召集本村青壮年男子入局排演杂戏,称为“杂戏入局”。
杂戏一般都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正式开赛。凌晨时分,杂戏演员由局头统一安排,按各自扮演的角色化妆,穿戴整齐,扮成历史人物或者神话人物,一个个装扮得高大威猛、英气十足的杂戏演员,在村民看来就是能给大家降福消灾的显世神灵。
村民毕恭毕敬地叩拜“各方神圣”,由社首为“众神”把盏饯行,送神上路,称为“摆道”。目的是用天神的威猛驱赶吓走危害村庄的厉鬼妖气,保取四季平安,八方顺利。
游遍全村后,扮杂戏者按不同姓氏分开,分头到各自的家庙祭祖。祭祀各自祖先后,扮杂戏者在局头、社首带领下,列队向龙岩寺进发,村民紧跟其后,叫做“杂戏进庙”。
神马圆阵又叫做“跑神马”。提前半个月,由当值村社在全村马匹中选拔出8匹膘肥体壮、高大威武的马做神马,由专门挑选出来的精干小伙子负责跑神马。
古时,龙岩寺舞台前有一个10亩大的跑马场,里面有专门的马道。跑神马时,台上乐队敲锣鼓助威,台下群众围在马道外面,呼啸喝彩、群情振奋。大家都争先恐后想到神马身上打一下,据说可以沾染喜气,祛除邪祟。
跑神马之后,由“报子”主持祭台仪式。先由乐队敲上一阵锣鼓,然后在台口焚化纸钱。“报子”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在前台绕一圈,烧香祷告,口中念道:
锣鼓喧天进庙堂,敬天敬地敬娘娘。
保佑保佑实保佑,保佑全村永安康。
“报子”念毕后,聚集在舞台上的杂戏演员也要跪祭天地,行三叩九拜之大礼。之后,由社首、村长带领乐队等全班人马进入龙岩寺,在住持僧人的接待之下,与地方知名施主共进素宴,称为“斋会”。
上述六项仪式活动全部进行完后,杂戏才正式开演。演出前,先敲十几通锣鼓,把村民聚集到台前,然后由“打报者”手持令旗,引领即将演出杂戏的所有角色出台亮相,“打报者”念致语,概述剧情大意之后,演出正式开始。
锣鼓杂戏作为在村社迎神赛社活动中以驱邪纳福为目的而演出的仪式戏剧,与成熟的观赏性戏剧相比,带有更多说唱艺术的痕迹,是说唱艺术向戏曲转化的过渡形态。
锣鼓杂戏演出从来没有职业班社,演员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人物装扮不划分角色行当,没有生、旦、净、末、丑的概念。只是对不同人物的装扮和模仿,还处于戏曲形成期的初级原始状态。
杂戏表演时,以向观众交代历史事件为主要目的,而不注重塑造人物形象。锣鼓杂戏不划分场次,故事复杂,登台人物一般都在40人左右,每出戏要演四五个小时。
在具体表演过程中,除了特定的皇帝临朝、元帅升帐和主要演员上台正式亮相、自报家门之外,其他部分演员往往不注意如何上场,而是暗上暗下。
锣鼓杂戏中的“打报者”身穿长袍马褂,头戴黑色礼帽,手执杏黄色三角旗,面部不化妆,负责拉前场,主要是念诵祈祷全村幸福安康的致语,然后向观众简述剧情大意;为元帅和官府传令、禀报,给观众解说剧情转折和衔接;有时还可以充当剧中的山石树木等道具。
锣鼓杂戏的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诗的朗诵,叫做“云”。每云一句,中间夹一声锣,云完一段,敲一阵锣鼓。其句式多是以7字和10字的对称句为主,而间以散文道白。
“唱”在戏中的地位不很重要,主要腔调有耍句即“吟句”或“赞句”,除常用的7字句和10字句,也兼用垛字和叠字句,分紧急调和常用调,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腔调。唱句时不加鼓点,谓之为“干唱”。
锣鼓杂戏在表演上有许多固定的程式动作,如武戏中的“枪挑盔缨”、“刀削马蹄”、“搭弓射箭”、“交战突围”之类,多源于武术而适当虚化。
列鬼对阵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表演身段,表演者右臂弧形伸向右前上方,手掌朝外,左臂稍向后伸,手掌朝左后方展开。脸面向前,神气充溢,称之为“列鬼”。
一个人表演为“独把列鬼”,两个人为“双列鬼”,还有“三把鬼”、“对对鬼”、“五把鬼”、“燃烧鬼”、“带刀鬼”等。对阵的套子有“三把阵”、“五把阵”、“老套阵”、“冲阵”等。整个过程节奏缓慢,风格古朴。
演员举手动步和唱、吟、念、白,都以锣鼓节奏配合,所以杂戏演员有“要把杂戏演,先学踩鼓点,鼓点踩不对,动作难学会”之说。
锣鼓杂戏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而以大锣大鼓为主。所用的乐器有大擂鼓、战鼓、小鼓、大锣三面,大钹、大镲各一副、小镲一副、唢呐两支。
敲鼓的人称为“鼓师”,指挥整个乐队。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三鼓、列鬼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共八种。根据剧中两军对战时的道白吟唱、行军观景、元帅升帐等不同变化,分别使用各种锣鼓点。
唢呐只有两个简单曲牌,配合小鼓小钹在武打结尾和摆宴、升帐时使用。
锣鼓杂戏的服装道具,一般向箱主租赁,用普通戏装。有的村社则自行制作,盔甲较有特色,用土布或硬纸刷油漆,胶泥堆塑鳞片、兽头做成。
锣鼓杂戏唱腔为吟诵形式,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
锣鼓杂戏的剧目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以“三国戏”为多。剧中无论单人表演或多人交战,从脚步手势和刀枪对阵,一招一式始终贯穿拳术动作,形成一定套路和程式。
锣鼓杂戏最初没有旦角,自1922年临猗县的新剧目《三请诸葛》、《苏护征西》中增加了徐母和邓玉蝉两个女性,才开始有妇女形象。
一直流传下来的剧目有《伐西歧》、《乐毅伐齐》、《三请诸葛》等百余种。
[旁注]
刘武周(?~620年)出生于豪富之家。年轻时骁勇善射,喜结交豪侠。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率先起兵。他依附突厥,图谋帝业,进而“率军南向以争天下”,占据了晋阳,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后来为李世民所败,不久被杀。
贞观 唐太宗的年号。626年,唐代开国后帝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年号贞观,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之一。他在位其间,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的改革,使大唐帝国空前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天神 佛教的神是指护法神、天神、天众。佛教认为,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但可比人享有更高的福祗。天神也会死,临死前会出现衣服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脏臭、腋下出汗和不乐本座等五种症状。
祭祀 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是我国华夏礼典的一部分,也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唢呐 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唢呐的管身为木制,成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也称“喇叭”。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
[阅读链接]
改革开放后,各种民间表演艺术不断以崭新的姿态进入市场,锣鼓杂戏也曾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引起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戏剧研究院、山西戏剧研究院曾先后两次对其录像存档,为杂戏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2006年5月,锣鼓杂戏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临猗孙吉锣鼓杂戏《铜雀台》赴北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展演”专场演出,同时演员李正勤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杂戏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