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梆子先后出现众多名角

清代以后,蒲州梆子名角辈出,如被称为“杨老六”的杨登云、艺名为“盖天红”的王步云、小生第一的曹福海、享誉剧坛的阎逢春、筱月来等。

杨登云出生于山西省芮城县西陌乡杨家桥村,由于其在堂兄弟中排行为六,所以人称“杨老六”。杨登云幼时随父辈务农,曾帮舅父赶脚驮货,以谋生计,13岁入芮城县陌南镇景金堂娃娃班学戏,15岁时,出台演娃娃生戏,颇得时人称许。

杨登云出科后进入临晋的翟八班,曾与蒲州梆子须生泰斗祁彦子及名旦白菜心等同台演出,所受熏陶教益甚多,并拜祁彦子为师,学小生。

杨登云17岁时,进入安邑县三家庄仝武德戏班。因倒苍,也就是即男子变声期,而嗓音骤坏,遂改学二净。

他发愤苦学,进入了当时活动于豫西、晋南一带的安徽五福二黄班,仅两个月即学得簧戏整套基本武功。此虽属短暂历程,对他全部从艺生涯影响甚大。

杨登云18岁时嗓子恢复后,先后在河南灵宝王耀存班、同氏戏班、绛州任子安戏班等处献艺。此时嗓音已出,洪亮异常,加之吐字清晰,每登台露演即得观众喝彩。

他所演的《取洛阳》、《炎火棍》、《朝金顶》和《红桃山》等戏,吸收有二黄班的武打技巧,并用二黄脸谱开脸,使剧艺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自此声誉鹊起,遂成当时剧坛“新秀”。

杨登云20岁时,因声名日重。即与他人组班成戏。次年开创云升班,又与白菜心创吉盛班,均由他出名领班。吉盛班名角集中,行当齐全,艺术水平甚高,位居晚清蒲州梆子班社之首。

后来,西安成立山西会馆,邀请他率蒲州梆子界名演员到西安晋华舞台演出,当时名角会聚,盛况空前。

可巧,著名京剧架子花脸刘奎官也率班来西安大舞台演出,同时又有西安飞云学社的京剧学员班及同州秦腔班,三家一起参加了西安晋华舞台联合演出,互相学习交流,对蒲州梆子的武功戏提高甚大。

杨登云将京剧许多剧目移植到蒲州梆子中来,在音乐上也进行了改革。他自己又向刘奎官等学得了《通天犀》等代表性剧目。以后,他曾两度率班在西安与京剧班合演,学习交流,提高艺术,促成了蒲州梆子的鼎盛局面。

后来,杨登云率班赴太原在鸣盛楼演出,深得省城各界称赏,报刊载文,影响甚大。后又到晋中一带活动,曾被邀入中路梆子班演出,对促进兄弟剧种艺术交流有巨大影响。

随后他又将云升班扩大为两班,他自领头班,由被称为老少迷的韩桂芳领二班,分别活动于晋南、豫西一带。

后他又多次率班到西安、太原、兰州等地演出,并在西安联合晋籍人士景梅九、李少白和白老八等组新班,称为唐风剧社,在西安梁家牌楼山西会馆演出。

1937年,众多的蒲州梆子艺人从山西来到西安,杨登云便将唐风社扩大,改称“晋风社”,此时社内名角集中,人才济济,晋风社在西北名重一时。

杨登云从艺60多年,组班领戏近40年,其所领的云升班、吉盛班、共和班、唐风社和晋风社等均为北方剧坛具有代表性的名班。

班中所聘演员均系佼佼名伶,数十年来不论沧桑变故,他的戏班始终生旦净丑名家济济,加之剧目繁多别致,演出精彩,所以多年来驰骋大河中游北方数省,所到之处,均广获盛誉,民间称为“杨老六戏”。

杨登云出身科班,久走江湖,深知艺人苦痛,所以他领班治艺最知珍惜人才,爱护演员。名旦王赓堂、胡双喜曾与王存才齐名,不幸以弱冠之年于一年内相继夭亡,杨登云悲痛欲绝,均以厚葬,时常追念:“双喜、赓堂无论身材、扮相、底功、戏路,均臻绝境,唯年轻夭亡,殊堪惋惜。”

杨登云一生艰苦朴素,烟、酒不入口,轻财好义,以济困扶危为乐,遇有艺人困苦者即慷慨相济。麦收、年关散班后,无家可归者,均供以衣食住宿。

在他班中为解除艺人转台、演出劳顿之苦,曾预支班银为其购制蚊帐、自行车等,此为旧日蒲州梆子界文明生活的首创之举。

在那时的梨园界,一般青少年出科后,师长就撒手不管,概由自己安排。为使青年演员技艺精进,不致自弃自流,杨登云极力倡导名艺人收徒传戏,他先收郭春奎、筱月来两个弟子,尽心将他们教好,又起艺名以作范例。

杨登云对艺人的戏德非常看重,他严订班规,不容误场、丢戏、胡演;要求演员“上装不搭话”,因一怕忘戏,二怕铅粉掉落有伤扮相;他自己身体力行,每于开演前两小时即提早开脸化装,静坐默思剧情表演,概不与人交言,直至卸装,始恢复常态。所以他带的戏班班风严整,演出认真。

杨登云17岁成名,成年后天赋条件更佳,形体魁伟,异于常人,两目炯炯有神,不着粉墨,就有雄健之气。嗓音宽厚洪亮,吐字清晰,加之底功扎实,为难得的花脸演员。

杨登云一生能戏甚多,西、南两路花脸戏均不挡将。其代表作有《取洛阳》、《夺元》、《刺秦》、《坐州》、《巴州》、《教枪》、《朝金顶》和《通天犀》等。

杨登云还冲破传统行当所限,并精演许多大净戏,如《白门楼》、《捉放曹》、《下河东》等,对所演各剧均能刻意求精,详人所略,故其演出别开生面,气势飞动,格调高雅,向为名家倾倒,评为“蒲州梆子泰斗”。

他所塑造的马武、张飞、荆轲、曹操、欧阳方、金大力和许世英等艺术形象尽皆栩栩如生,清新隽永,在群众中长留遗响。

除此之外,杨登云早在青年时期就锐意革新蒲州梆子艺术,曾两入京戏班探求新艺。他在游开封时,观看了京剧名家范宝廷所演的《通天犀》,为学这一剧目,杨登云还特意请范宝廷吃饭。后来在西安又拜名师刘奎官等,终将此剧学成。

杨登云还在运城又不惜重金约请京剧教练草上飞、半斤面等来班传艺,将大批京剧武戏搬入蒲州梆子,如“八大拿”、《四杰村》等。一时杨老六班的武戏远近闻名。

杨登云又精于蒲州梆子武场音乐,兼擅鼓板,革新中他将京剧之锣鼓经移入蒲州梆子,并在蒲州梆子首用京锣,又在文场中加用三弦等乐器。为蒲州梆子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步云乳名“官顺”,艺名“盖天红”。他原籍河北省,5岁随父迁居徐沟县城。王步云11岁进入“红菊花”姚巨喜承办的喜盛园科班,工须生。成年后招赘于祁县西磨支村,故有“磨支红”、“王答红”、“官顺红”等艺名。

王步云幼年入科,寒暑不辍,苦练童子功,备受师傅厚爱,传以秘宗,为其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步云身材中等,扮相俊雅,功底扎实,戏路宽阔。纱帽戏,靠架戏,各有所长。

他天生一副高亢脆亮、一生不败的童子音嗓子,洪亮悠扬,刚劲挺拔,吐字真切,喷口工稳。上扬一句宛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气足声澜,余味无穷,堪称“一句定太平”。

王步云擅演的剧目有《大报仇》、《金沙滩》、《下河东》、《蝴蝶杯》、《取成都》、《杀府》、《北天门》、《斩子》、《芦花》等,曾风靡山西中路,妇孺皆知。

王步云虽然蜚声剧坛,名扬三晋,不过他终生虚心好学,孜孜以求,从未间断探索和创新。

每年冬季班,他便利用中路大财主邀请各地名票友聚会娱乐的机会,与到场的举人、秀才等文化人士一起修改剧本、斟酌唱词或共同榷文武场面中曲牌经谱的改革问题等。因而在艺术界自成流派,独树一帜。

曹福海于1901年出生在芮城县汉渡乡汉渡村曹家巷一个贫苦农村家庭里。他在很小的时候随同西柏台村的姐夫董茂生进入了蒲州梆子班社学戏。

曹福海与同时期另一个蒲州梆子名艺人银午同岁。二人同学同练,学得不少开蒙对对戏。如《神亭岭》、《黄鹤楼》等。学成后,其扮相、唱功、做功都好,常常被各戏班聘为挑班文武小生。

青年时,曹福海曾搭永济大庆关的高茂戏班和河津小梁村的卫福禄班。后来,他又到河津县的柴家垛柴文楷班、汾城县小董村福盛班。

1928年,他进入河津欧海江班驻演,后转入汾城县李荣斋班驻演。之后,曹福海还进入杨华甫班和赵城县庆乐园驻演。除此之外,他长期随杨老六的云升班到各地献演。因此,他被称为杨老六的“头套小生”。

曹福海在艺术上成就很高,文戏武戏都能唱。旧称文武生角的扇子、鞭子、杆子、翎子、褶子、梢子等功夫,他也全部精通。

曹福海的代表剧目很多,以唱功出名的有《杀庙》、《反潼关》、《五台出家》等,像《五台出家》是他唱功带哭腔的力作,演起来哀伤悲壮,感人肺腑。

《杀庙》一折戏,一向被视为蒸馍米汤戏,而曹福海却以优美别致的唱腔,和慷慨激昂的表演而赢得观众称赏,成为他所演剧目的精品。所谓“蒸馍米汤”戏,就是家常戏。

此外,他以武打表演出名的有《八蜡庙》中的老褚标、《紫云庵》中的黄天霸、《破桃山》中的二郎神、《九江口》中以花脸扮演的张定边等,均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影响。

在曹福海之后,在蒲州梆子舞台上活跃着一位名动华夏的须生演员。他的表演艺术曾受到京剧名家周信芳、程砚秋的称赞,被中国戏剧家郭汉城称为“苍劲姿媚见深邃”。这就是著名蒲州梆子表演艺术家阎逢春。

阎逢春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父亲阎金环就是一位优秀的须生演员。阎逢春15岁开始学戏,先习文武小生,后改须生。18岁时到汾城县古城镇李小蛋的福盛班献艺,琢磨与创造了髯口功的技巧。

1937年,阎逢春跟随老艺人辗转西安,曾参加过晋风剧社。在西安的这段时期,阎逢春大量观摩了兄弟剧种优秀演员的演出。

学习吸收了京、秦、豫等剧种艺术家的表演技巧和方法,再结合自己多年的艺术实践,对于用嗓、换气、眼神、身段、动作、技巧、表情等有了新的体会与认识,再加上自己认真钻研、揣摩、练习,阎逢春的艺术理解有了很大飞跃,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演出方法与技巧,他的艺术理解、艺术素养为以后的“特出”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在一次演出《出棠邑》后,受到两位文人、名票的赏识,他们认为阎先生是位难得的艺术人才,他们是李二老和平老四,李二老名“李逸僧”,是个京剧研究行家,当时尊称“二老”。

后来,阎逢春因倒仓离开舞台。在倒仓期间,阎逢春每天在李逸僧家的花园里练嗓习功。他勤学苦练,一年后就练出一种独特的假嗓子即“浮音”,还创造了著名的帽翅功。随后他并改名“逢春”。

阎逢春在其23岁时重返晋风社献艺,首场演出《杀驿》。他的嗓音略带沙哑,却能够运用高超的演唱技巧,化平庸为神奇,时而爆发出一声石破天惊的浮音,获得了刚柔相济的效果,特别是帽翅功是观众第一次见到,自然令台下惊赞不已。从此他声名大振。

后来,阎逢春返回晋南,他的演艺才华得到充分施展,他与王秀兰、张庆奎、杨虎山、筱月来并称为蒲州梆子五大名演员。

阎逢春演戏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精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他在兼收并蓄蒲州梆子前辈艺人和各剧种表演艺术的基础上,独创了“四子功”,即翅子功、胡子功、鞭子功、靴子功。

同时阎逢春提出了蒲州梆子“唱做八技”,即按、点、收、顿、拉、紧、放、闪,在《出棠邑》中展示了“三绝”,即推盔、掸剑、上马三种绝技。

阎逢春成功地塑造了《出棠邑》中的伍员、《跑城》中的徐策、《贩马》中的艾千、《杀驿》中的吴承恩、《舍饭》中的朱春登、《蛟河浪》中的许金元、《小二黑结婚》中的二孔明等数十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阎派艺术。

在那时,人们用“吹胡子瞪眼,甩帽翅变脸”来形象描述阎逢春的表演艺术。

阎逢春大量学习继承和发展了前辈须生的艺术,能演的剧目大约在100多出,所擅长的传统剧目有《薛刚反唐》、《八义图》、《春秋笔》、《忠义侠》、《伍员逃国》、《牧羊圈》、《反徐州》、《大报仇》、《四进士》、《芦花》、《游龟山》、《谁都关》、《八件衣》、《打镇台》、《会孟津》、《满江红》、《罢殿》等。

在那一时期,跟阎逢春一起被称为蒲州梆子五大名演员的还有筱月来。筱月来原名“段连杰”,乳名“呆娃”。临汾尧都区东芦曲村人。

筱月来幼年家贫,11岁时与哥哥段大红、段小红到原侯马镇八条棍班学艺5年,功底扎实。后来转入汾城县康东扬班,拜当时的名伶杨登云为师,刻苦学习。

筱月来出科后,先后在云升班、原小亭班、梁德章班、杨福荣班、李有福班、晋风社、晋声社、虞风社等戏班任主角,先后到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演出,颇负盛名,与彭福奎、宋福林、姚恒春被誉为“四杰”。

筱月来演出的剧目很多,主要有《白水滩》、《溪皇庄》、《三拉堂》、《黄鹤楼》、《夺元》、《小别母》、《独木关》、《八件衣》、《七星庙》、《日月图》、《双玉镯》、《长坂坡》、《战宛城》、《二度梅》、《狸猫换太子》、《垂金扇》、《古城会》、《过五关》等。

筱月来体格魁梧,相貌英俊,浑身是戏,举止文雅,以文武小生而盛名,艺术上锐意求新,塑造人物注重精神风貌的刻画,表演动作大方利落,在蒲州梆子中独树一帜,为蒲州梆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一时期,蒲州梆子南路派因其比较典雅文静而渐遭冷落,西路派则以火爆刚烈而备受宠爱。再后来,两派逐渐合而为一,乐队构成也有了两个重大变化,早期的主奏乐器二股弦被呼胡所取代,三股弦也让位于活泼脆亮的笛子。

[旁注]

二黄 是一种乱弹戏剧曲调名,清代初期由吹腔、高拔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过去大多认为起源于湖北的黄冈、黄坡,所以称作二黄。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

刘奎官(1894年~1965年),艺名“小奎官”,著名的京剧艺术家。刘奎官的嗓音高亢有力,工架优美稳健,特别是腿功极佳。他所饰演的关羽、青面虎春这些角色,舞台形象突出,令观众过目难忘,与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7位著名京剧表演家被誉为京剧界“八骏马”。

马武 南阳湖阳人,东汉大将,他初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后归刘秀,为东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东汉建立后,任捕虏将军,封为杨虚侯。

荆轲(?~公元前227年),战国末期卫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他曾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杀秦王,却因为被夏无且的药囊击中,而被秦王拔剑所杀。

八大拿 在京剧清代英雄戏中有以黄天霸为主角的八出戏叫“八大拿”。包括《八蜡庙》拿费德功、《茂州庙》拿谢虎、《薜家窝》拿薜金龙、《殷家堡》拿殷洪、《东昌府》拿郝文僧、《河间府》拿侯七、《霸王庄》拿黄龙基、《落马湖》拿猴儿李佩。所以有“双庙单窝堡,两府一庄湖”一说。

票友 戏曲界的行话,是指会唱戏而不以专业演戏为生的爱好者,即对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朝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朝廷宣传,后来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二郎神 即杨戬,我国神话传说中一个重要人物。人神混血,力大无穷,法术无边,撒豆成兵,通晓八九玄功,民间传说有七十三般变化,阙庭有神眼,手持三尖两刃刀,此兵刃为女娲补天的五彩石炼成,座下有神兽哮天犬。

吴承恩(1500年~1582年),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

呼胡 又叫“梆胡”、“葫芦子”,是一种拉弦乐器。它主要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于传统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蒲剧伴奏。演奏时,左手食指、中佛、无名指、小指戴皮制指套,可使发音更清脆、嘹亮。指法有揉弦、打弦、上下滑音等技巧。

[阅读链接]

1937年后,蒲州梆子陷入了衰落,当时有民谚说“一拨儿去西安,一拨儿上北山,走不动的就地演”,说的就是当时蒲州梆子艺人的生活状况。

如,当时的艺人杨登云、孙广盛、彭福魁、王存才、阎逢春、杨虎山、筱月来、筱兰香、王秀兰等,在西安区组织了唐风社、虞风社、晋风社进入剧场演出。

在当时的太岳抗日根据地,有解放剧社和太中蒲州梆子团,在根据地延安,则有南区合作社蒲州梆子团。所有这些表演团体,除主要演出传统戏以外,大都兼演一些新编历史剧和配合时事的现代戏。

如,革命根据地的蒲州梆子团,便都排演过墨遗萍在延安创作的《正气图》、《胜败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