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酒养生的明清时代

明清两代典籍中,对酒的记载很多,由于酒在当时用量太大,酒类品种也更多,许多人往往只贪饮美酒,而忘记了酒的负面效果,于是当时的有识之士多是从重视以酒来养生保健方面来论述,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明代作家、官员谢肇淛撰有《五杂俎》。他在《五杂俎·物部三》中,对酒作了大量论述。

谢肇淛首先说明饮酒过量有失礼仪,对自身形象有很大危害。还进一步说明饮酒过量对自身寿命的危害,又对各种酒进行评论,并对酒的容量单位进行了考证。可以说,谢肇淛对世人饮酒危害的规劝,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和苦口婆心地劝诫。

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对酒作了大量记述,从医学角度说明了酒的好处。他专门对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米酒记述说:

酒,天地之美绿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酒后食芥及辣物,缓人筋骨。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一切毒药,因酒得者难治。又酒得咸而解者,水制火也,酒性上而咸润下也。又畏积惧、葛花、赤豆花、绿石粉者,寒胜热也。

当时烧酒又称火酒、阿剌吉酒。李时珍对烧酒另立一项,专作论述。他先说明其制法和禁忌,接着说明了烧酒的保健功效。

《本草纲目》在酒的附方栏中记述了16个附方,又在该目的“附诸药酒方”中,详细记述了69种药酒方。例如:女贞皮酒、天门冬酒、地黄酒、当归酒、菖蒲酒、人参酒、菊花酒、麻仁酒、虎骨酒、鹿茸酒、蝮蛇酒、五加皮酒、白杨皮酒、愈疟酒、屠苏酒等。李时珍对各种药酒的功能、治法,记述颇详。例如:

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而饮之;屠苏酒: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五加皮酒:去一切风湿瘘痹,壮筋骨,填精髓。用五加皮洗刮去骨煎汁,和米酿成,饮之;白杨皮酒:治风毒脚气,腹中痰痹如石。以白杨皮切片,浸酒起饮。蝮蛇酒:治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取活蝮蛇一条,同淳酒一斗,封埋马溺之处,周年取出,蛇已消化,每服数杯,当身体习习而愈之。

由此看出,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对酒的研究是如此的深透,又能看出酒在药物中的重要地位。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制曲酿酒部分较为宝贵的内容是关于红曲的制造方法,书中还附有红曲制造技术的插图。

清代的烹饪全集《调鼎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黄酒酿造技术。《调鼎集》本是一本手抄本,主要内容是烹饪饮食方面的内容,关于酒的内容多达百条以上,关于绍兴酒的内容最为珍贵,其中的“酒谱”,记载了清代时期绍兴酒的酿造技术酒谱,下设40多个专题。

《调鼎集》包含与酒有关的所有内容。如酿法,用具,经济作用。在酿造技术上主要的内容有论水、论米、论麦、制曲、浸米、酒娘、发酵、发酵控制技术、榨酒、作糟烧酒、煎酒、酒糟的再次发酵、酒糟的综合利用、医酒、酒坛的泥头、酒坛的购置、修补、酒的贮藏、酒的运销、酒的蒸馏、酒的品种、酿酒用具等。

《调鼎集》中罗列与酿酒有关的全套用具共106件,大至榨酒器、蒸馏器、灶,小至扫帚、石块,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一遗漏。有蒸饭用具系列,有发酵、贮酒用的陶器系列,有榨具系列,有煎酒器具系列,有蒸馏器系列等。

清代黄周星撰《酒社刍言》,在该著的开头语中说:不要为饮酒而饮,最好是饮酒时以礼和欢乐的形式,借以研究学问。为此,他接着提出三戒,戒苛令、戒说酒底字、戒拳閟。黄周星还强调说,以上3条,乃世俗相沿习而不察者,故特拈出为戒。

清代人们对于药酒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的继承,突破和创新成为挑战的重点。在这一时期,新的药酒配方接踵而至。如汪昂的《医方集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吴谦等人的《医宗金鉴》,孙伟的《良用汇集经验神方》和项友清的《同寿录》等等,均收载了不少明清时期新创制的一些药酒配方。

与此同时,养生药酒在此时期的广泛应用也已空前的兴旺,集历代酒方之精华,精益求精,甄选优质药材、炮制的方式,已使其功效卓越展现。

药酒的补肾壮阳功力极尽强大,如归圆菊酒,延寿获嗣酒,参茸酒,养神酒,健步酒等为康熙、乾隆的高寿多子功不可没。

另外,用于补益作用的药酒也层出不穷。“夜合枝酒“是清官御制的药酒,组方中除了夜合技外,还有柏枝、槐技、桑技、石榴枝、糯米、黑豆和细曲等,可治中风挛缩之症。

乾隆皇帝偏爱“松龄太平春酒”,是因为其对老年人诸虚百损、关节酸痛、纳食少味、夜寐不实清症均有治疗作用。

松龄太平春酒在1750年初春,由刘沧州献入宫廷,经太医刘裕铎审查,上奏“看得太平春酒药性纯良,系滋补心肾之十三方。”其后经弘历皇帝亲自品尝,增减药味,制成滋补健身酒剂。

此酒为养血活血,健脾行气安神之品,主治关节酸软,纳食少味,及睡眠不足等症。方中熟地、枸杞、龙眼、松仁等,均属于传统的延年益寿药物,偏重于填补心肾阴精;红花助白酒活血通经,利于药物畅达脏腑,发挥补益作用。对于需强壮健身者,服之获益良多。

乾隆皇帝认为,松龄太平春酒是长寿仙方,吩咐内侍照方制酒而创制的,方法是:大深山之中,选择一棵苍劲挺拔的古松,向下深挖至树根,将酒瓮打开盖,埋在树根之下,根切开一个口,让松根的液体渐渐被酒吸入接收。一年以后,取出酒,酒色如琥珀,就便是上乘的松苓酒。

后来改制为:熟地4两、当归1两、茯神1两、枸杞4钱、红花4钱、龙眼肉8两、整松仁1斤等15种药物,加玉泉酒20斤、干烧酒40斤煮制而成。

据传说,乾隆皇帝还经常服用其他养生酒,如龟龄酒、健脾滋肾状元酒,晚年还常吃“八珍糕”。

慈禧中年后开始饮如意长生酒,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是保健佳品。

如意长生酒酒色淡黄如琥珀,缕缕芳香沁人心脾。从此,慈禧每日按时饮用,没过多久,便觉诸病消失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后来,慈禧长期饮用如意长生酒,晚年仍然头发乌黑,面色红润,步履轻盈,很少患病。

如意长生酒由枸杞子、茯神、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牛膝、远志、五加皮、石菖蒲、地骨皮等组成,长期服用确有疗效。

清代许多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大量的与酒有关的历史资料,如周亮工《闽小记》记载了清初福建省内的地方名酒;清代后期名臣梁章钜《浪迹丛谈续谈三谈》中关于酒的内容多达15条。

[旁注]

谢肇淛 (1567年~1624年)字在杭,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所有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为当时闽派诗人的代表。所著《五杂俎》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说文》 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汉代许慎著,原书14篇,叙目1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9353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同文1163字,解释13万余字。本书首创部首编排法,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贡献极大。

糯米 糯稻脱壳的米,在我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也是酿造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

五加皮酒 又称五加皮药酒,是在汉族民间广泛流传配制的传统药酒。一般以白酒或高粱酒为基,加入五加皮、人参、肉桂等中药材浸泡而成,具有行气活血、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等功效,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

《调鼎集》 全10卷。清代中期的烹饪书,是厨师实践经验的集大成。从日常小菜腌制到宫廷满汉全席,应有尽有。收劳素菜肴两千种、茶点果品一千类、烹调、制作、摆设方法,分条一一讲析明白。实为我国古代烹饪艺术集大成的巨著。一般认为,本书作者是扬州盐商童岳荐。

黄周星 (1611年~1680年)明末清初戏曲家。字九烟,又字景明,别署笑仓子、笑仓道人等,往来吴越间,以授徒为生。工诗文,通音律,擅作戏曲,好结社与文人游,以诗酒答词相娱。黄周星好猜谜,有“谜坛宗匠”之称。

吴谦 (1689年~1748年)字文吉,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图、说、方、论俱备,并附有歌诀,便于记诵,尤其切合临床实用。流传极为广泛。

梁章钜 (1775年~1849年)字茝中、闳林,号茝邻,晚年自号退庵,曾任江苏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多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著述颇丰,在清代罕有其匹。

[阅读链接]

明清两代的酒名,在现存的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据《道生八陆》、《本草纲目》所载,明代约有近百种酒。《道生八陆》中的酒名有桃源酒、香言酒、碧香酒等20多种。《本草纲目》共载有69种配方酿制的药酒。

清代有多少酒名,难以统计。如《金瓶梅词话》中提到次数最多的“金华酒”。《红楼梦》中的“绍兴酒”,“惠泉酒”。清代小说《镜花缘》中作者借酒保之口,列举了70多种酒名,汾酒、绍兴酒等都名列其中。所列的酒应该都是当时有名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