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道嬗变——酒的风俗
明清两代可以说是我国历代行酒道的又一个高峰,饮酒特别讲究“陈”之字,以陈作酒之姓,“酒以陈者为上,愈陈愈妙”。此外,酒道推向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境界,酒令五花八门,所有世上的事物、人物、花草鱼虫、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无不入令,且雅令很多,把我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名人雅士的所为普及为里巷市井的爱好。把普通的饮酒提升到讲酒品、崇饮器、行酒令、懂饮道的高尚境地。
丰富多彩的明代酿酒
明王朝建国后,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重视,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明初至中期,农业、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与此同时,科学文化同是也有较大发展。这些条件,都为酒的酿造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明代,饮酒之风日盛。生来嗜酒的朱元璋得天下后不久,一改之前行军时对酒的禁令,并下令在南京城内外建酒楼十余座。
同时,因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慷慨解囊,大举修筑京都城墙,并从全国征集工匠逾十万之众,设十八坊于城内,这十八坊中包括白酒坊及其后的糟坊。后犹嫌不足,又增设糟坊,南京后世仍有糟坊巷的存留。
白酒坊由沈万三一度亲自操持,为半官方性质的大型工坊。这是一座专用于酿造蒸馏酒的工坊,也就是制造与后世相近的白酒。白酒坊的设立,和之前已有的宫廷酿造不同,它以皇帝指派工程和空前规模而彪炳于史。
这一时期,南京的官营酒楼、酒肆比比皆是,酒幌随处飘扬。起初,官营酒楼的主营对象被规定是四方往来商贾,一般百姓难以问津。到明代中后期,饮酒之风开始盛行于各阶层之中。
富贵之家自不必说,普通人家以酒待客也成惯俗,甚至无客也常饮,故有“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之说。至于文人雅集,无论吟诗论文,还是谈艺赏景,更是无酒不成会。而明代中后期的官营酒楼开始衰落,渐渐地为秦淮烟粉所取代。
明代南京官营酒楼鼎盛期间,酒的品类可谓相当丰富,按照酿造者的不同,大致可分以下4种:一是宫廷中由酒醋面局、御酒房、御茶房所监酿之大内酒;二是光禄寺按照大内之方所酿造之内法酒;三是士大夫家的家酿;四是民间市肆酿制之酒。
宫廷所用之酒,多由太监监造,其主要品种有满殿香、秋露白、荷花蕊、佛手汤、桂花酝、菊花酱、芙蓉液、君子汤、兰花饮、金盘露、竹叶青等,其名色多达六七十种。
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允许私营酿酒业的存在,许多品质优秀的黄酒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世人面前。明代,后世众多知名黄酒开始发端,呈现出“百酒齐放”之异彩。
金坛封缸酒始于明代,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曾驻跸金坛顾龙山,当地百姓献上以糯米酿造的酒,这种酒就是封缸酒的雏形。朱元璋饮后大悦,于是命当地官员将饮剩的酒密封埋入地下。
若干年后,朱元璋消灭群雄,登基为帝,金坛当地官员将当年饮剩的酒进贡给朱元璋。经过埋地密封多年的酒更加甘淳,朱元璋遂为之命名“封缸酒”,并列为贡酒,又称朱酒。
金坛封缸酒主要选用洮湖一带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该米色白光洁,味蕴性粘,香味滋溢。
封缸酒的酿制精湛。首先将糯米淘洗、蒸熟、淋净,然后加入甜酒药为糖化发酵剂,在糖分达到一定要求时,再掺入50度小曲酒,立即封缸。经过较长时间的养醅后,再压榨、陈酿,成为成品。其色泽自然,不加色素,澄清明澈,久藏不浊,醇稠如蜜,馥郁芳香。
明代中期,巴陵地区,即洞庭湖一带的“怡兴祥”酿酒作坊酿制的花雕黄酒,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花雕是绍兴酒的代名词,为历代名人墨客所倾倒的传统名酒。“花雕嫁女”是最具绍兴地方特色的传统风俗之一。
早在晋代,上虞人稽含最初记录了花雕,他在《南方草木状》中详录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时,便开始大量酿酒,等到冬天池塘中的水干枯时,将盛酒的坛子封好口,埋于池塘中。哪怕到夏日积水满池塘时,也不挖出来。只有当女儿出嫁时,才将埋在原池塘中的酒挖出来,用来招待双方的客人。这种酒称为“女酒”,回味极好。
埋于地下的陈年女酒,由于其储存的包装物为经雕刻绘画过的酒坛,故称“花雕”。这代表着父母对女儿美好的祝愿,是父母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祈求,一个希望。女酒花雕是家中女儿出嫁时宴请之美酒,是家中女儿长大成人的见证。饮花雕之际,乃嫁女之时,这是喜事、美事、福事、乐事。
明中期以后,大酿坊陆续出现,绍兴县东浦镇的“孝贞”,湖塘乡的“叶万源”、“田德润”等酒坊,都创设于明代。“孝贞”所产的竹叶青酒,因着色较淡,色如竹叶而得名,其味甘鲜爽口。湖塘乡还有“章万润”酒坊很有名,坊主原是“叶万源”的开耙技工,以后设坊自酿,具有相当规模。
明隆庆、万历以后,士大夫家中开局造酒,蔚然成风。原因是市场所沽之酒不尽符合士大夫“清雅”的品饮要求。以至于南京民间市肆中所售本地及各地名酒更是繁多,已形成一定的市场交易规模。
在嘉善民间,流传着明代画家、监察御史姚绶爱喝三白酒的故事:
姚绶辞官返乡后,居住在嘉善大云的大云寺,前来求画的人不少。来的都是客,他用大云农家自己酿制的一种土酒“三白酒”招待。
有一年,一位从京城来的客人探望姚绶,姚绶陪他坐在一条小船上,在十里蓉溪上游览。蜿蜒曲折的蓉溪像流动的水晶,涓涓地流淌着。澄清的河水,泛起花纹般的微波;水草细长,顺流俯伏,仿佛孩子们的头发在清澈的水里摊开了一样。一群群小鱼儿,来往穿梭。捕鱼的渔夫,驾一叶小舟,头戴竹笠,腰间拴着竹篓,手握细长的竹篙,吆喝鸬鹚去捕鱼。
蓉溪的美景让这位客人陶醉,更使这位客人陶醉的是三白酒。当他喝了三白酒后,连声说好酒好酒,回京时特地向姚绶要了一坛,带回去送给皇帝。
皇帝品尝后,果然觉得不错,大加赞赏,并问这位大臣:“此酒何名,来自何处?”大臣如实相告。皇帝传旨,让姚绶从家乡大云进贡几十罐。可是圣旨到达时,姚绶已经作古了。
辛苦了一年的大云农民,丰收后见到囤里珍珠般的新米,都会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做一缸三白酒祝贺一下好收成。后来,这更演变成了民间的一种习俗。
三白酒以本地自产的大米为主要原料,首先将大米用大蒸笼蒸煮成饭,盛在淘箩里用冷水淋凉。然后把酒药,拌入饭中,并搅拌均匀,再倒入大酒缸,捋平,在中央挖一个小潭,放上竹篓后将酒缸加盖密封,并用稻草盖在大缸四周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几天后,酒缸中间的小谭内的竹篓已积满酒酿,此时就将凉开水倒入缸中,淹没饭料,再把酒缸盖严。一周后就可开盖,取出放入蒸桶进行蒸馏,从蒸桶出来的蒸汽经冷却,流出来的就是三白酒了,至些三白酒便酿成了。
每当阳春三月,油菜花盛开时;或是农历十月,桂花飘香,新糯米收获后,乌镇的农家也要酿制三白酒。
在春天油菜花盛开时酿制的三白酒,称为“菜花黄”;在桂花飘香时做的酒,农家则称为“桂花黄”。三白酒用蒸好的纯糯米饭加酒药发酵,酒色青绿不浑,装坛密封,可数年不变质。
三白酒,嘉兴当地又名杜塔酒。“杜塔”是嘉兴方言,自己做的意思。逢年过节,或有客来,农家就用三白酒来招待客人,自己做的酒表达了农家的真诚和实在,大家一定要一醉方休才行。
明朝时,白酒流行,因其稍饮辄醉,更显饮酒者的豪气,大受当时各个阶层民众的欢迎。
由于酿酒的普遍,明政府不再设专门管酒务的机构,酒税并入商税。据《明史·食货志》记载,酒按照“凡商税,三十而取一”的标准征收。如此一来,极大地促进了蒸馏酒和绍兴酒的发展。相比之下,葡萄酒因失去了优惠政策的扶持,其发展受到了影响。
尽管在明朝葡萄酒不及白酒与绍兴酒流行,但是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早已有了相当的基础。
在民间文学中,葡萄酒也有所反映。如在冯梦龙收集整理的《童痴一弄·挂枝儿·情谈》中,就描写了明朝人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圆纠纠紫葡萄闸得恁俏,红晕晕香疤儿因甚烧?扑簌簌珠泪儿不住在腮边吊。曾将香喷喷青丝发,剪来系你的臂,曾将娇滴滴汗巾儿,织来束你的腰。这密匝匝的相思也,亏你淡淡地丢开了。
“挂枝儿”是明代后期流行的一种曲调,《童痴一弄·挂枝儿》是用“挂枝儿”由调演唱的小曲,在明代后期非常流行。在民间小曲中都把葡萄编进去了,可见葡萄在当时还是比较容易获得,酿制和饮用葡萄酒也并非难事。
另据《中国文明史》第八卷记载,农历八月中秋节时,明皇宫在进行赏月、拜月活动,聚吃月饼、瓜果时,就有专供帝后们享用的“大玛瑙葡萄”。明代宫中保存和储藏葡萄的方法也很独特:将这种玛瑙葡萄在磁缸内先着少许水,然后再将葡萄枝悬封之。这样一来,葡萄可保留到正月。
明朝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中药学方面的光辉成就,内容极为丰富,对葡萄酒的酿制以及功效也作了细致的研究和总结。李时珍记录了葡萄酒3种不同的酿造工艺:
第一种方法是不加酒曲的纯葡萄汁发酵。《本草纲目》认为:“酒有黍、秫、粳、糯、粟、曲、蜜、葡萄等色,凡作酒醴须曲,而葡萄、蜜等酒独不用曲。”“葡萄久贮,亦自成酒,芳甘酷烈,此真葡萄酒也。”
第二种方法,是要加酒曲的,“取汁同曲,如常酿糯米饭法。无汁,用葡萄干末亦可。”
第三种方法是葡萄烧酒法:“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这是类似于今天的“白兰地”葡萄酒。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还提到葡萄酒经冷冻处理,可提高质量。久藏的葡萄酒,“中有一块,虽极寒,其余皆冰,独此不冰,乃酒之精液也。”这已类似于现代葡萄酒酿造工艺中,以冷冻酒液来增加酒的稳定性的方法。
对于葡萄酒的保健与医疗作用,李时珍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酿制的葡萄酒能“暖腰肾,驻颜色,耐寒。”而葡萄烧酒则可“调气益中,耐饥强志,消炎破癖。”
同时,李时珍还提出,“葡萄酒有两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者,有大毒。”用葡萄酿造而成的葡萄酒,它刚酿造的时候,味佳,非常好。还有一种葡萄酒,它突然会像烧酒一样那么浓烈,有大毒,对身体有害。李时珍提出的这些见解,已被后世医学实践所证实。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梅瓶的主题图案为“携酒寻芳”:一位官员骑马在前,身后一个仆人肩挑一担,一头为一只竹编的三层食簟,另一头则是装满美酒的梅瓶。这只瓶上画的图案为说明梅瓶的用途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桂林靖江温裕王墓中发现了装有酒的梅瓶,这只梅瓶的瓶盖被拌有糯米浆的石灰膏严严实实地封住,当将瓶盖打开后,一股浓醇的酒香充溢房间。将酒倒出,看到酒色晶莹红艳。更令人称奇的是,酒中泡有三只未长毛的小乳鼠和一些中药材。
根据中医药书的记载,鼠是一味重要的药材,鼠肉有补肾的功效。民间认为用乳鼠泡酒对产妇有大补的功用。因此,这只梅瓶装的应是一种有大补作用的药酒“乳鼠酒”。
据记载,温裕王死于1590年,然而这瓶酒竟能保存完好,要使乳鼠这样的幼小动物在酒中不腐烂,所用的酒必然有较高度数。据推测,用的可能是当时桂林的三花酒。因为三花酒在明代已经是名酒,其酒度超过50度,是浸泡药酒的理想用酒。
[旁注]
沈万三 (1330年~1376年)又名沈万山、沈秀,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为明初苏州富商,富可敌国。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
光禄寺 我国古代掌理膳食的官署。原称为光禄勋,由汉朝郎中令演变而来,统属宫廷宿卫及侍从等。至魏、晋仅存其名,北齐则易名为光禄寺,职责亦变为掌理皇室膳食,自此各代均保留此制,但隶属宣徽院。1368年正式改宣徽院为光禄寺。
稽含 (262年~306年)字君道,晋朝上虞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学家,稽含于二十七岁时投身军旅,在军旅中,听到别人讲述岭南的一些草木,就把它们随时记录下来,然后选择整理,编辑而成《南方草木状》一书。
竹叶青酒 我国传统保健名酒。以汾酒为“底酒”,保留了竹叶的特色,再添加十余种名贵中药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陈酿而成,使该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种功效。
姚绶 (1422年~1495年)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少有才名,专攻古文辞,诗赋茂畅。长山水、竹石,宗法元人,受吴镇影响较深。他与杜琼、刘珏、谢缙等明代早期文人画家,为明代中期吴门派的勃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冯梦龙 (1574年~1646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顾曲散人等。他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拜月 由祭月而来,我国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祭月,是向月神示敬,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梅瓶 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三花酒 自宋朝开始酿造,古称瑞露。后来因在摇动酒瓶时,只有桂林三花酒会在酒液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花,入坛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
[阅读链接]
明太祖朱元璋相信酒后吐真言,曾经以酒试大学士宋濂。宋濂是明开国初期跟刘基一起受朱元璋重用的,后来当过太子的老师。宋濂为人一向谨慎小心,但朱元璋对他并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里请几个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喝过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备了哪些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你没欺骗我!”原来,朱元璋已暗暗派人去监视了。
朱元璋曾在朝廷上称赞宋濂说:“宋濂伺候我19年,从没说过一句谎言,也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真是个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