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新走向
当人类和环境生态的不和谐关系达到极限,人类文明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达到甚至超过生态阈值,人类不得不吞下自己造成的恶果时,人和自然的关系就将从矛盾走向和谐。越来越多的公害事件的发生及其破坏性、灾难性后果的出现,环境纠纷的不断增加,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意识的增强和全球性的绿色运动的蓬勃开展,都显示了人和自然相互关系中正在出现的新走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围绕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生态系统的安全、公害等问题而进行的环境纠纷,已经作为现代文明负面影响的集中体现,成为各国国内矛盾、国与国之间的地区矛盾和全球性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家内部的环境纠纷,大多涉及资源利用纠纷和公害纠纷两方面的内容。资源利用方面的纠纷,主要是因为在环境资源,如土地、水、动植物、矿产的利用问题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而产生公害纠纷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公害所导致的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和公害对公众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生活质量的保障所造成的危害有直接关系。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各国内部的环境行政纠纷和环境民事纠纷也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而其中,与公害有关的纠纷最为普遍,在环境纠纷中占有较大比重。
双边或多边国家在环境问题上产生的纠纷,通常称为地区性环境纠纷。其主要内容也分为两个方面,即资源利用纠纷和环境污染纠纷。资料表明, 地区性环境纠纷的较早事例是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与加拿大围绕崔尔冶炼厂
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出现的纠纷,以及 20 世纪 50 年代法国与西班牙由于兰诺湖改道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方面的纠纷。由于地区性环境纠纷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环境问题纠纷也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解决起来往往也比较困难和复杂。从当前的趋势看,地区的环境纠纷将会不断出现,因为环境问题往往是无国界的。这一特点的存在,意味着相邻近的国家极易卷入地区性的环境纠纷之中。
全球性的环境纠纷涉及世界各国,其性质和规模都是全球性的,因而极其复杂,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性的环境纠纷,包括臭氧层耗竭、温室效应增强、酸雨泛滥、森林毁损、淡水短缺、土地沙漠化等方面的内容。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纠纷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在环境问题上由于认识不一致和行动不协调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1992 年 6 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的成果固然异常显著,通过了《21 世纪议程》、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有关森林保护原则的声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五个重要文件,但也充分暴露了各国在环境问题上的许多分歧和矛盾。最突出的分歧和矛盾,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一方,发达国家为另一方的分歧和矛盾。这实际上是南北方矛盾在环境问题上的表现和继续。发展中国家认为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应当由发达国家来承担,环境恶化的后果主要是发达国家造成的。而发达国家则认为环境问题的责任,应当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承担。双方的矛盾除了在责任问题上有所表现外,还表现在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如何解决等方面。发展中国家认为经济发展居于首要地位,环保问题是第二位的问题,不应喧宾夺主;发展中国家还要求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资金,以优惠条件转让先进的环保技术。而发达国家则主张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并重,没有宾主之分;它们还拒绝发展中国家有关资金援助的要求,也不同意以优惠条件转让技术,其主要借口是大部分技术属于私人的民间企业,政府无权自作主张。在环境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 不但出现在南北之间,而且出现在南南之间和北北之间。在发展中国家之间, 许多国家不属于岛国,对防止全球升温的问题就不可能像岛国那样关切,生怕执行过于严格的防止全球升温的协议会制约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的发展中国家则担心执行增加森林或保护森林的严格协议,不利于发展本国的经济。因此,在岛国与非岛国之间,在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之间,便出现了不同的矛盾和分歧。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和分歧。美国、欧共体、日本之间,都在争夺环境问题上的领导地位。试图在政治、经济的领导权和环境技术上的垄断权方面争得第一。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标准和实施控制的时间表上,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也存在严重的分歧和矛盾。在资金合作的具体问题上,发达国家之间也未能达成一致的协议。环境问题上的矛盾和分歧,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俄罗斯、东欧国家为了资金而展开的竞争。人们把这种新出现的复杂关系,称为东南矛盾,西方发达国家倾向于把资金用于援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并就此问题达成协议。而发展中国家认为俄罗斯、东欧国家即使不属于发达国家,也属于已经接近发达的国家,不应当和发展中国家争夺有限的援助资金。
尽管存在着上述不同类型的环境纠纷,但世界各国至少已经把解决环境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全球性的合作行动也已开始起步。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开始全面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走向通过缓和人与自然的不断激化的矛盾而获得与自然和谐的新历程。
在全球蓬勃开展的绿色运动是人类开始迈向新历程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环境。其特点是通过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来保护人类自身。因此,拯救环境、拯救地球、拯救人类自身成为全球绿色运动的基本内容。绿色运动由于参与的个人与组织越来越多而成为声势浩大的运动。卷入这一运动的除了一般民众之外,还有各种民间组织、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运动的发展而出现的环境政党——绿党及其所从事的绿色活动和政治活动。
身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害的人民大众,具有极为强烈的环境意识。他们通过和平抗议、游行、示威、甚至强行占领现场、以死抗争等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切,对未来美好环境的憧憬。没有人民大众的推动, 全球绿色运动是不可能发展得如此迅猛的;没有波澜壮阔的群众性环保运
动,就没有世界地球日的诞生。4 月 22 日这一天被称为世界地球日,是和 1970
年 4 月 22 日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的全美环境保护运动联系在一起的。许多专家、学者用他们的著述,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环境意识,并用这些著述来唤起民众。《寂静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增长的极限》、《小即为美》、《南北关系——存活的纲领》、《共同的危机》、《公元 2000 年的地球》等等,便是这些著述的一部分,它们对绿色运动的发展起了功不可没的先导作用。民间组织,如著名的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等,也是全球绿色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两个组织先后成立于 1969 年和 1970 年,都属于国际性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并在世界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地球之友反对一切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事物,支持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物;主张绿色消费,即反对消费者购买那种在生产过程中或使用时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产品。它曾先后发起过抵制鲸鱼产品、含氯氟烃产品的运动,并抵制过发达国家把含剧毒的工业垃圾倾倒到发展中国家。绿色和平组织比地球之友更为激进,采用包括冒险行为在内的行动来保护环境。它的50 多万名成员遍布世界,它在 20 多个国家设立了 32 个办事处。绿色和平组织开展了各种活动,产生了世界影响。这些活动包括:反对污染和污染的转嫁;反对捕鲸和在南极进行商业活动;反对焚烧固体危险燃料和把有毒废料倒入水中;反对捕杀袋鼠;保护海洋生物。其最著名的活动是反对各国的核试验,曾派船前往现场,先后抗议和阻止美国、法国进行核试验或发射洲际导弹试验。
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绿党的出现,是意味深长的。它表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政治性问题并成为政党的政治主张。它们通过参加竞选和进入政权,以实现保护环境的政治主张。新西兰价值党创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但寿命不长的绿党。随后出现的绿党有原联邦德国的绿党、比利时的绿党、奥地利的绿党和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丹麦等国的绿党,以及在北美洲的加拿大绿党。除德国的绿党成为第三大党外,其他国家的绿党政治势力都不够强大。各国的绿党虽无统一的主张,但大多以系统论和社会生态学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从政治上来看,绿党的主张包括用“生物区”组织来取代民族国家,用“欧洲生态共同体”取代“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军事上,绿党主张反对核试验和核军备。在经济上,绿党要求建立社会可以承受的经济,即一方面能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不会破坏生物圈的经济。在道德上,绿党提倡“绿化”工作道德,即用绿色运动所提出的道德规范来从事劳动工作。在技术上,绿党主张开发“软技术”, 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技术等,因为这种技术既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又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失业。
各国政府和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措施上的保证是各国能否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来确保环境的保护。这些措施包括在组织上设立一系列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在法律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立法,在思想上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等等。此外,产品绿色标志的采用,生态学电影节的举办,也是各国政府为加强环保工作而采取的特别措施中的具体例子。在国际组织中,联合国的作用对全球的环境保护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于 1972 年在斯德哥尔摩成功地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把环境问题提上了全球议事日程;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解决环境问题推进到开展全球
合作的新阶段。联合国的下属机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环境特别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暑、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也在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国际能源机构等非联合国组织,也在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并致力于促进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
人民大众的觉醒、全球绿色运动的浪潮和国际间环境保护合作的起步, 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大自然和人造环境将摆脱现代文明铁蹄的蹂躏,自然将减少对人类的报复,人类和环境矛盾对立的“冷战”也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被人和自然的和谐所取代。在荆棘密布的未来道路上,我们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