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朝南海

浙江省舟山群岛上的普陀山,是佛教的圣地。传说,那里是观音菩萨的道场(礼拜、念经的地方)。人们习惯把那里称做南海。许多佛教徒把到南海去朝拜,看作一件大事。

很久以前,在四川省一个偏僻的地方,住着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去看富和尚,说自己要到南海去。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带上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行了。”富和尚说:“从这里到南海有几千里路,我想雇条船去,准备了几年还没有成功。你这样怎么能去得成?”

过了一年,穷和尚又去看富和尚,说自己已经从南海回来了。富和尚这才感到惭愧。

人们做任何事情之前,常常要问一下自己,这件事情能不能办到。如果觉得能办到,就比较愿意去做;如果认为根本办不到,就不会去白费力气。这个能不能的问题,在哲学上叫做有没有可能性。鸡蛋孵成小鸡,这是可能的;用石头就不可能孵成小鸡。要提高你的学习成绩,这是可能的;要你七天七夜不睡觉,一顿饭吃一百斤粮食,一个钟点把图书馆里的书看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努力去做那些可能做到的事,而不应当去做那些实际上根本做不到的事。

但是,人们往往对可能性估计不足。本来是能够做到的事,却常常只看见一堆困难,认为做不到,不去做。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曾经谈过这个问题。他说,让一个人胳膊下面挟着泰山,跳过北海,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让你为年纪大的人折一根树枝,你也说不可能做到,那就不对了。实际上,这不是不可能,而是你不愿意去做。四川的那两个和尚,他们要到南海去,都是可能的。钱少,雇不起船,可以步行;路上可以帮别人做点事换饭吃;和尚还可以化缘,依靠沿途寺庙和信佛的人的帮助。穷和尚去成了南海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富和尚说去不成,是没有根据的。

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说是可能做到,就是说现在还没有做到。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个乞丐,得到一个鸡蛋,舍不得吃,放在破帽子里。他躺在那里想,把这个鸡蛋托邻家的母鸡孵成小鸡,等小鸡长大了再生蛋, 蛋再孵鸡,鸡再生蛋,几年后,自己不就可以成为大富翁了吗?他想到这里, 高兴极了,把破帽子一甩,鸡蛋也打碎了。我们决不能学他的样子,躺在那里空想,把可能的事当成现实。

要把可能变为现实,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条件多具备一点,可能性就增大一点;条件都具备了,可能就变成现实了。四川和尚要把去南海的可能变成现实,就要一步一步走,走上几千里,少一步也不行。一个学生要争取“三好”,就要学好各门功课,把身体锻炼好,培养好的品德,一条一条地改掉自己的缺点。离开这些努力,可能永远只是可能,变不成现实。而且,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原来可能的,还会变成不可能。

一粒种子,种到地里,遇上合适的条件,可能发芽,开花,结出更多的种子。要使这个可能变成现实,就要给它创造一些条件。如果种下去,不给它创造合适的条件,种子没有水会干死,遇到病虫害也会夭折,当然就结不了实。如果把种子放在那里,几年不种,种子死掉了,也就再没有发芽、开花、结实的可能了。

北宋的思想家王安石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五岁就能写诗,人称神童。可是,他的父母不让他学习,只让他到处表演赚钱。过了几年,他虽然还能写诗,已经比从前退步了。再过七、八年,简直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按照方仲永的情况,他成为有学问的人的可能显然要比别的人大些,可是他没有成为有学问的人。就好象那位富和尚一样,虽然去南海的可能性比穷和尚大,可是他老不动身,所以还是去不成。由此看来,我们办事情,不但要看可能性的大小,更要靠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可能性大,不要放松努力;可能性小,也不等于不能成功。别人用一分努力,我用十分,总可以逐渐缩小差距,增大可能性,最终使可能变成现实。

(故事见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