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

魏国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以后,有一段时间又要和赵国结盟。魏王派大臣庞恭陪太子到赵国去作结盟的保证。

庞恭临走的时候去见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信。” “有两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有点疑惑了。”

庞恭再问:“有三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那我就相信了。”

庞恭说:“街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明白的事情。然而有三个人说有老虎, 大王就相信是真的。现在我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那里和魏国都城大梁的距离,要比从王宫到街市的距离远得多了。在背后说我坏话的,又要比三个人多得多。希望大王注意考察事实。”

魏王说:“这我自然知道。”

他嘴上虽然这样说,实际上却没有这样做。后来果然轻信了别人说的坏话,不相信庞恭了。庞恭和太子从赵国回来以后,魏王就没有再见他。

从这个故事,传下来一句成语,叫“三人成虎”。

本来,认识的任务就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反映得准确、符合实际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作认真的调查研究。有些人懒得这样做。别人怎么说,他们就怎么信。说的人越多, 他们就越是信以为真。他们想:“大家都这么说,那还错得了!”结果,往往上当。

有的同学做完了习题,总是喜欢找别人对一对。一次,有个同学发现有一道题的做法,别人的和自己的不一样。开始,他觉得还是自己做得对。后来,看到第二个、第三个人的做法都和自己的不同,他就动摇了,跟着别人作了修改。等到老师把作业本批改后发下来,才知道还是自己原来的做法对。

在政治生活当中,轻信别人的话,危害更大。“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为了打倒一大批老干部,制造了许多诬陷不实之词。大字报满天飞,辗转相传。一些年轻人不辨是非,信以为真,跟着他们起哄。这个教训不是很深刻的吗?

在科学的领域中,更不能以说的人的多少,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历史上曾经有过很长的时期,人们都以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尽管大家都这么说,这个认识仍然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见闻有限,对别人的意见当然要虚心地听取,对多数人的意见更要认真地考虑。但是,究竟别人说得对不对,归根到底,还要看它是不是符合事实。在科学问题上是不能少数服从多数的。

(故事见《战国策·魏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