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赶驴

一个人和他的儿子赶着毛驴到集市上去卖。路上,他们遇见几个在井边打水的姑娘。

一个姑娘说:“瞧这两个笨人!他们自己在尘土里走着,也不怕累,却让驴子闲着!”

那人听了姑娘的话,就让儿子骑到驴背上。走了不远,又遇见几位老人。一位老人对同伴说:“看,我说得不错吧!现在的青年人就是不懂得照

顾老人。你看这孩子骑着驴,倒让他劳累的父亲在旁边走!”

听了这话,那人叫儿子从驴背上下来,自己骑了上去。又走了一会儿, 他们看见三位手里抱着娃娃的妇女。

“真不害羞!”一个妇女对那人嚷起来,“这可怜的孩子走得那么疲倦, 你却骑在驴上像个皇帝!”

于是,那人把儿子也抱到驴背上,和自己一起骑着。当他们快走到市镇的时候,一群青年学生叫他们停下来,说:“你们太残忍了,两个人压在一头小毛驴身上!”

那人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绳子把驴腿捆起来,找来一根木杠,和儿子抬起驴赶路。路上的人见了都哈哈大笑。当他们过桥的时候,驴子害怕起来, 拼命挣扎。结果,驴挣断了绳子,掉到河里淹死了。

那人伤心地对儿子说:“我们想使每一个人都高兴,结果却没有一个人高兴。”

像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一样,人们的认识和意见也是千差万别的。

不同的人,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出身、经历和文化教养不同,对于同样的事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有时,这些看法还是互相矛盾的。张三满意的事情,李四就不一定赞成。

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的对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地主、资本家总希望多剥削,并且永远保持他们的统治;农民、工人则要求摆脱这种被剥削的地位,推翻地主、资本家的统治。工人、农民起来革命,是天经地义的事, 可在地主、资本家眼里就叫做大逆不道。

即使在同一个阶级内部,或者在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里,人们的兴趣、爱好、观点、主张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打水的姑娘希望找到减轻劳累的办法,老年人希望得到青年人的尊敬, 做母亲的怜惜儿子,青年学生从书本上学来了爱惜牲畜的道理。这些认识都有一定道理,用哲学上的话说,就是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因为它们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是它们的真理性是有限的,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不一定对。至于这对父子究竟应该怎样赶驴子, 那还要靠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他们的年龄、健康、体重、驴子的强弱等等,来作出决定。我们承认各人的不同意见可能各有各的道理,所以要集思广益,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又不能简单地把不同的意见凑起来,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全面的真理;而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吸取别人意见中合理的部分,得出正确的认识。例如,你想确定未来的志愿,当然需要听

听别人的意见。语文老师说你颇有文学才能,希望你向文学家的方向努力; 你父亲是个工程师,他又希望你考工科大学;邻居张大伯是搞地质的,他向你宣传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先行作用;数学老师欣赏你的联想能力,认为用到数学研究中去一定可以放出光彩;⋯⋯如果你把这些意见统统接受下来,每一样都想搞,那就很可能一无所成。要虚心,更要靠自己肩膀上的这个脑袋来思考和判断,靠自己的两条腿来走路。

(故事见《伊索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