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根据地基本形成

1938年4月21日,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发出开展平原游击战争的指示。指示指出:

根据抗战以来的经验,在全国坚持抗战与深入群众工作两个条件之下,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也是可能的;党与八路军部队在这些地区应尽量发动最广大的群众走上公开的武装斗争;秘密的抗日斗争,只有在敌人统治的城市与铁道附近,才成为主要形式;应即在河北、山东划分若干游击分区,并在军区成立游击司令部,有计划有系统地去普遍发展游击战争,并广泛地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根据指示,朱德、彭德怀令第一二九师主力与第一一五师第三四四旅一部,迅速由太行山区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铁路沿线实施战略展开。

按照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部署,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徐向前副师长、邓小平政委于4月下旬在辽县西河头召开会议,研究具体行动部署。经过激烈讨论,最后会议决定全师主力以平汉铁路为分界线编为左右两路纵队,左纵队为“路东纵队”,由第七六九团和第一一五师第六八九团及曾国华支队组成,由徐向前率领,向冀南挺进;右纵队为“路西纵队”,以第三八六旅主力组成,由陈赓率领,向邢台、沙河一带展开,配合路东纵队的行动。

4月26日,“路东纵队”从辽县出发,与徐向前一起出发的有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

5月7日,徐向前和师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率第六八九团、第七六九团和曾国华支队经过10多天的长途行军到达南宫,与先期来到这里的陈再道、宋任穷会合。到南宫后,徐向前根据情况同陈再道、宋任穷商量决定首先打掉威县的日伪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5月9日,徐向前下达了作战命令,令第六八九团攻打威县城;令东进纵队第一团、骑兵团袭击临清,主力在临清至威县间破坏公路,并准备伏击临清出动的增援之敌;令第七六九团和曾国华支队在威县至平乡间的高阜镇设伏,准备伏击平乡出去的增援之敌。

次日凌晨4时整,进攻威县的战斗打响了。这次战斗,我军消灭威县日伪军200多人,临清日伪军100多人,而我八路军也有140多人阵亡。

这次战役之后,驻临清、平乡的日伪军也相继弃城逃跑,集中到邢台一些靠近铁路线的据点中去了。以南宫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又向南得到扩展,日军因为兵力不足龟缩在他们占领的几个县城里不敢出动。

然而,就在我军刚刚攻克威县的第二天,活动在南宫东部小李庄一带的“六离会”,制造了震惊整个冀南的严重性流血事件。

冀南六离会兴起于“七·七事变”后,其名称源于八卦的卦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离”居第六位,故称“六离会”。

建会之初,它主要利用群众的愚昧,大肆宣传入会不当兵,家庭、村庄可保不受土匪侵扰劫掠,即使打仗,吞符念咒后也可刀枪不入。之后六离会又采用不入会抄家、罚款的恐吓手段,强迫入会,每户至少一人。由于它适应了群众乱世防匪自卫,保家护村的愿望。因此,自1937年冬开始,仅三四个月的时间,就遍及南宫、清河、威县、枣强、冀县一带的广大村庄,势力范围方园百余里,会员多达四五万。

六离会建立之初,组织会员利用晚上或者农闲时间练武。凭借武力,保家护村,看青、防盗,维持村里治安。有的还规定击鼓为号,一村有事,各村响应。徐家庄村的六离会,曾砍死、活埋盗窃的贼。

其实,六离会也给我八路军办过事。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到达南宫之初,对六离会做了大量团结争取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当时,六离会在南宫城设立了办事处,并一度实现了“八六”合作,联合站岗放哨,我东进纵队首长外出,六离会也曾护送过。

然而,六离会的上层人士,多半出自富庶人家,骨子里与共产党的主张难以合拍。就在这时,一个对六离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李耀庭。李耀庭是南宫县孙李村人,毕业于保定武备学堂,曾在直系军队服役,先后任团长、中将旅长和武汉军警督察处处长等职。

“七·七事变”后,李耀庭见日本势力在华北逐渐膨胀,便公开投日,曾操纵南宫各界人士去威县迎接日军。六离会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李耀庭的兴趣,很快他们走在了一起。六离会和我八路军就不太合拍,再加上大汉奸李耀庭的蛊惑利诱,很快被其把持,成了李耀庭手中的一枚棋子。

1938年2月,我八路军东进纵队进驻南宫后,为进一步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2月15日,以东进纵队五连为基础组建津浦支队,由孙继先任司令员,王育民任政委,东渡卫运河,进入鲁西北高唐、夏津、恩县一带,破击津浦路,配合徐州会战,并打通向冀鲁边区发展的道路,很快由300余人发展至1000余人。

为支持其发展,第一二九师决定为该支队配发一部电台。5月上旬,王育民带骑兵排赴南宫领取,途经南宫城东小屯村时,该村六离会队长宋殿元、段玉凤拦住不让走,并要缴战士们的枪,在王育民的解释下,宋殿元、段玉凤勉强让部队过了村。随后,他们将此事报告了村六离会会长宋印亭。

宋印亭出身地主,因怕八路军“共产”,便在小屯组织起六离会,且由于贩卖烟土曾被八路军查获,所以对八路军怀恨在心,早想伺机报复。

他估计这支部队还要再次过村,于是便联络李张马会长李敬哲,一起向住在赵守寨的三师父范廷娥汇报,研究了袭击八路军的行动方案。他们规定以击鼓为号,鼓响人聚,一齐向八路军出击。

王育民在南宫领到电台与电台队长黄立祥汇合后,5月11日凌晨,一行40余人从南宫出发,原路返回,行至小屯村西,因怕六离会再找麻烦,便改道从村后东行,恰遇一个担水的会员,此人马上回村作了报告,早有准备的宋印亭立即击鼓聚人,把部队拦住。

王育民再三解释,也不行,无奈之下,王育民令部队散开,摆出了准备战斗的姿势,宋见势不好,便佯装让部队前进,而让其会员却一直尾随。这时,一村接一村的击鼓,四面八方的六离会开始集结,部队行至李张马,会长李敬哲率众出村,随即对部队形成包围之势。

很快,六离会对王育民等人发动了攻击。由于部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再加上六离会人多势众,当场包括王育民在内的24名指战员被杀害,黄立祥等5名战士突围未成被俘,枪支、马匹和电台也被抢去,史称“小屯、张马六离会叛乱事件”。

听到这个消息后,徐向前心中无比愤怒,他立即派人去临清让陈再道赶回南宫,商量如何解决这一血案。

此时,更令人气愤的消息陆续传来,事件发生后,六离会不但不思悔过收敛,反而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孕育更大规模的对抗。

陈再道一到南宫,就和徐向前商量如何解决六离会问题。最后,两人达成一致,决定用“先礼后兵”的方法解决六离会问题。

与此同时,徐向前等人立即电告刘伯承、邓小平及集总。并按照“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原则,提出了以下几条具体对策:

为开展工作争取群众,决以主力集结南宫附近,在部队中动员教育后,即向六离会活动地区进行武装宣传;分化瓦解其组织,争取群众,进行民族教育,揭破汉奸阴谋;对为首者镇压之;散发告人民书,张贴布告,使群众勿发疑慌。对六离会者不采取迅速而正确的策略,此地工作将大受阻碍,而且六离会成立历史不长,必须停止并瓦解之。

接到电报后,刘伯承、邓小平随即回电:同意你们的措施,应该坚决打击,严惩首恶分子,对被裹胁参加的群众,着重于教育争取。

朱德、彭德怀回电:六离会之举动显系汉奸组织行为,要求在处理事件的同时,进行广泛的统一战线教育。

按照上级指示,徐向前等开始了周密的行动。5月14日,徐向前和宋任穷带骑兵团一个营来到六离会会徒集中的张马村,找六离会头目谈判。

看到我军到来,六离会的头目都躲起来不敢与我军相见。徐向前就召集会徒和一些与六离会有联系的村长开会,宣传我八路军的抗日主张,争取和教育广大会徒群众参加抗日,不要自己人打自己人。并让会徒转告他们的头目:立即释放我方被抓人员,交还电台和我方被杀人员遗体,交出枪杀我方人员的幕后指挥者和凶手,解散六离会的几点声明。

对于徐向前的声明,李耀庭不仅不予理睬,他还竟集合万余名会徒在南宫东南的孙村开庆祝大会,展览被他们抢去的八路军电台,还准备会后向驻在张马村的八路军骑兵团的那个营发动进攻,夺取武器和马匹。

看到敌人顽固不化,我八路军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徐向前这才决定用武力解决。5月16日凌晨,徐向前,刘志坚率第七七一团、骑兵团和县大队,对正在孙村武装集结的六离会进行了三面包围,留其一面,以便让无辜受胁迫的群众外逃。

开始,我八路军只向天上开枪,边打边喊“缴枪不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当时,六离会只听枪响,不见人伤,真以为吃了符、念着咒就刀枪不入了,于是更加嚣张,并用红缨枪挑死挑伤我数名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这时八路军才开枪还击,一排枪响,会徒死亡一大片,一轮扫射后会徒死伤200多人,后边的纷纷后退,李耀庭和几个头目被活捉。之后六离会的二师父又在村东南苇坑、孙村南演武村组织了两次反攻,均被我军打散,住在其他村的六离会也不战而逃。

六离会叛乱平定后,东进纵队部队在孙村组织召开了群众和邻村六离会及其他会道门骨干分子参加的万人大会,刘志坚等领导同志亲自讲话,动员外逃的群众和六离会会员回来,讲明只要退出反动会道门,就既往不咎,否则严惩不贷。

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冀县、清河、威县等周边各县的六离会纷纷自动解散,广大农村随后建立起了抗日自卫队,一个“拥护共产党,参加八路军”,积极投身抗日的群众热潮迅速掀起。

7月第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来到冀南,与徐向前一起主持了对冀南地区武装力量的改造和合编:第七七一团、东进纵队第二团和抗日游击第二师合编为第一二九师独立旅。徐深吉任旅长,卜盛光任参谋长。辖3个团,第七七一团为独立旅一团,仍称第七七一团;原东进纵队第二团为独立旅第二团;抗日游击独立第二师为独立旅第三团。东进纵队第一、第三团合编为新一团,归第三八六旅建制。各分区的基干部队分别与被我收编的各县一些民团、保安队及部分游杂武装,先后合编为东进纵队8个支队和一个独立团,共20000余人。陈再道任司令,宋任穷任政委。

在政权建设方面,我党在冀南开展的斗争和冀南多数县政权的建立,为组建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奠定了基础。

8月8日,毛泽东、刘少奇电示邓小平、徐向前、宋任穷:

我们一般方针要加紧建立与巩固各县政府,推选或委派得力同志去任县长,并可派临时专员……为此有请杨秀林(即杨秀峰)去路东并带干部暂时主持冀南政府的工作的必要。

8月14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在南宫宣告成立。这一天,50多个县的军政民代表齐集南宫,举行空前的盛会,一致选举杨秀林、宋任穷为正副主任,地方名流和国民党人士均担任了重要职务。

几天后的8月19日,冀鲁豫边区省委改称冀南区党委。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指示,撤销冀鲁豫边区省委,改称冀南区党委,书记李箐玉,组织部长于光汉,宣传部长马国瑞,民运部长张策。冀鲁豫边区省委原属5个特委均改称地委。

至此,以南宫为中心,西起平汉铁路,东抵津浦铁路,北至沧石公路,南跨漳河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