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Ⅲ)和碘(I- )的反应——选择实验条件的依据

Fe3+和 I-间作用生成 Fe2+和 I2 是读者熟知的一个不完全的氧 37 化还原反应

2Fe3++3I-→2Fe2++I-3

现在讨论 Fe(CN)3-6(Fe 氧化态为Ⅲ)和 KI 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果能发生反应的话,则方程式将是

2Fe(CN)3-6+2I-→2Fe(CN)4-6+I2

这也是一个 Fe(Ⅲ)和 I-间的反应,可以依用 Fe3+与 I-反应为基点进行讨论。

由于 CN-与 Fe2+、Fe3+间发生强配位作用。可以把这个反应想象为:往Fe3+和 I-反应达平衡的体系中(还有 Fe2+和 I2)加适量 KCN,即生成 Fe(CN)4-6 和 Fe(CN)3-6[注:Fe3+不能直接和 CN-络合成 Fe(CN)3-6,这里暂且认为两者相互间反应生成了 Fe(CN)3-6],而 CN- 不和 I2 、I-发生明显作用。生成Fe(CN)4-6、Fe(CN)3-6 均导致 Fe2+、Fe3+浓度下降,若络离子越稳定,则 Fen+ 浓度下降越明显,因此可通过对 Fe(CN)3-6、Fe(CN)4-6 稳定性分析(即 Fe3+、Fe2+浓度下降的程度)判断 Fe(Ⅲ)和 I-平衡移动的方向。

●若 Fe(CN)4-6 比 Fe(CN)3-6 更稳定,即 Fe2+浓度下降值超过 Fe3+浓度的下降值,将促进平衡向着生成 I2 的方向移动。即 K3Fe(CN)6 能氧化 I-,反应后,溶液中 I2 的含量(颜色)将比 Fe3+和 I-反应结果的还要大(颜色深);

●若 Fe(CN)3-6 的稳定性和 Fe(CN)46 相同,即在加入 KCN 液后,溶液中Fe3+、Fe2+的浓度以同等比例下降,其结果将和未加KCN 前的相同,即Fe(CN)3-6 和 I-混合体系的颜色(碘)应和 Fe3+、I-反应体系的相同;

●若 Fe(CN)3-6 比 Fe(CN)4-6 更稳定,即在加 KCN 后,Fe3+浓度下降得更

明显,将使平衡向着生成 I-方向移动,表明 I-不易或不可能被 Fe(CN)3-6 氧化,溶液中只能看到浅的(碘的)颜色或看不到碘的颜色。

实验 1 混合 K3Fe(CN)6 和 KI,混合液中未见到碘的颜色,即使在加入淀

粉后也未见到明显的颜色。由实验结果可知:Fe(CN)3-6 是比 Fe(CN)4-6 更稳定的络离子。究竟络合物稳定性强了多少倍,只能查阅参考书。从手册上查得 Fe(CN)3-6、Fe(CN)4-6 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1042、1035,两者相差 107。在 CN- 浓度固定时,Fe3+浓度比 Fe2+浓度降得更低,相差 7 个数量级。

上述实验的启示是:改变了某些物质的配位情况——实验中“原先”是F2+e(aq)后来变为 Fe(CN)4-6——其性质将发生相应改变。这类实验是很多的。如 Co3+(aq)氧化 Cl-生成 Co2+和 Cl2 是一个非常完全的反应,但 Co(NH3)3+6 却氧化不了 Cl-。表明 Co(NH3)3+6 是比 Co(NH3)2+6 稳定得多的络离子,查得它们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1032 和 105(两者相差了 1027)。又,Cu 在水中不容易被空气中 O2 所氧化,但在 NH3·H2O 中 Cu 较易被 O2 氧化成深蓝色溶液,后者显然和生成 Cu(NH3)2+4(β4~1012)有关。由此可以想象并推论:若具备生成更稳定络离子的条件,如 Cu(CN)-2、Au(CN)-2 的稳定常数依次为 1024、1038, 则 Cu、Au 更易被 O2 氧化(氰化法提取金就是利用了这个性质)。

接着要讨论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命题)如何设法使 Fe(CN)3-6 氧化 I- 的反应得以实现。从原则上讲,只要能做到降低生成物 Fe(CN)4-6 和 I2 浓度或使 Fe(CN)4-6 浓度下降的幅度大于 Fe(CN)3-6 下降的幅度,就有可能达到命题的要求。改变溶液中某些物质浓度可供选择的途径,是从酸碱平衡、沉淀、氧化还原及配位平衡方面着手。

(1)配位平衡

设法加入另一种配位体以改变原先配位的情况,从而达到实验要求。这种设想对于 Fe(CN)3-6 和 I-的反应是不可取的。原因有两点:

●氰络离子往往是有关络离子中最稳定的,很难找到比 CN-更强的配位体,因此很难使氰络离子转变为其他络离子。

●即使找到了有那么一种配位体能促使氰络离子转化,并氧比 I-,但已和命题要求——Fe(CN)3-6 氧化 I-——不同。

总之,不可能利用配位平衡来达到 Fe(CN)3-6 氧化 I-的目的。(2)氧化还原平衡

找一种能氧化 I-的试剂(如 H2O2),或还原 Fe(CN)3-6 的试剂(如 Na2SO3)

都很容易,但选用其他氧化剂或还原剂已不再是 Fe(CN)3-6 和 I-的反应了, 与命题要求不符。因此,也不能用氧化还原的办法来达到实验目的。

  1. 酸碱平衡

参与上述平衡的 Fe(CN)3-6、Fe(CN)4-6 及 I-都是酸根,其中 I-是强酸根, 加酸、碱与否不影响其浓度。只需考虑并比较 H3Fe(CN)6、H4Fe(CN)6 酸性在强弱方面的问题。比较两者酸性强弱有 3 种可能。

●若 H3Fe(CN)6 的酸性相对弱于 H4Fe(CN)6,则在加 HCl(或 H2SO4)后,

Fe(CN)3-6 的浓度下降得更多。原先 Fe(CN)3-6 就氧化不了 I- ,现在变成H3Fe(CN)6 后就更氧化不了 I-;

  • H3Fe(CN)6 的酸性强度和 H4Fe(CN)6 的酸性相同,在加酸后,Fe(CN)3-6 和 Fe(CN)4-6 浓度以同等比例下降,则平衡不发生移动,即 Fe(CN)3-6 仍氧化不了 I-;

●若 H4Fe(CN)6 是相对的弱酸,加酸后,Fe(CN)4-6 浓度下降得更多,此

时有可能发生 Fe(CN)3-6 氧化 I-的作用,使溶液显现碘的颜色。

实验 2 往 K3Fe(CN)6 和 KI 混合液中加适量 HCl 或 H2SO4,溶液显现碘的颜色,I-被氧化成 I2。实验结果表明了 H3Fe(CN)6 的酸性强于 H4Fe(CN)6。由参考书中查得:H3Fe(CN)6 是强酸,所以加酸碱与否对 Fe(CN)3-6 的影响不大;H4Fe(CN)6 电离释出第一、二个质子是强酸,其 K3=6.0×10-3,K4=6.8

×10-5,在具有明显酸性溶液中 Fe(CN)4-6 是以 H2Fe(CN)2-6 型体存在的。这个作用的正确反应方程式为

2Fe(CN)3-6+3I-+4H+→2H2Fe(CN)2-6+I-3

结论:通过酸碱平衡可以达到命题的要求,即设法使 Fe(CN)3-6 氧化 I-的反应实现。顺便提及,在这个实验中不用 HNO3(强酸)是为了避免它可能氧化 I-。

  1. 沉淀平衡

从道理讲,只要能找到一种沉淀剂,若它只能和 Fe(CN)4-6 生成沉淀,那

当然是好。如 Zn2Fe(CN)6 是白色沉淀[Zn2+不和 Fe(CN)3-6 生成沉淀];若沉淀剂和 Fe(CN)3-6、Fe(CN)4-6 都能生成沉淀,如果和 Fe(CN)4-6 生成的沉淀更为难溶,如砖红色的 Cu2Fe(CN)6 沉淀的水溶度小于黄褐色 Cu3[Fe(CN)6]2(银盐情况生同铜),均有可能达到命题的要求。

实验 3 往 K3Fe(CN)6 和 KI 混合液中加 ZnSO4,即得 I2 和 Zn2Fe(CN)6

2Fe(CN)3-6+3I-+4Zn2+→2H2Fe(CN)6+I-3

有人可能会问:按以上讨论,加 CuSO4 或 AgNO3 也应该达到使 Fe(CN)3-6 氧化 I-的命题要求。分别往 K3Fe(CN)6 和 KI 的混合液中加 CuSO4、AgNO3。在前一个实验中出现了 I2 的颜色,而后一个实验有时看不到 I2 的颜色,其所以看不到 I2 的颜色是由于 AgNO3 和 I-生成难溶 AgI 沉淀之故。这个事实表明: 在选用沉淀剂时需全面地考虑问题。

既然加 CuSO4、ZnSO4 都能达到命题要求,那么两者作用是否相同,还是

哪一个更符合题意要求?加 CuSO4 时,还发生了 Cu2+氧化 I-的反应生成 I2。就是说,对于现象——观察到生成了 I2

2Cu2++5I-→2CuI++I-3

和 Cu2Fe(CN)6——很难作出正确的解释。以生成的 I2 而言,主要是 Fe(CN)3-6 氧化了 I-,还是 Cu2+氧化 I-或两者兼而有之。因为无法否定发生 Cu2+氧化 I- 的可能性,就不能确认这个实验结果符合题意要求。可见,用 ZnSO4 比用 CuSO4 作沉淀剂好,简单明了。再次提示我们,要较全面地考虑选用何种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