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铜和氨水的反应——生成弱电解

Cu(OH)2 和 NH3·H2O 生成 Cu(NH3)2+4 是读者所熟知的反应。教材上断言: 这个反应很容易进行。事实究竟如何?

实验 1 现用两种沉淀剂,NaOH 和 NH3·H2O 和 CuSO4 反应制备 Cu(O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2NH3·H2O→Cu(OH)2+(NH4)2SO4

再往两种含有 Cu(OH)2 沉淀的溶液中加适量 NH3·H2O,发生下列反应

Cu(OH)2+4NH3→Cu(NH3)2+4+2OH-

实验中发现,用 NH3·H2O 作沉淀剂得到的 Cu(OH)2 较易和 NH3·H2O 反应得到澄清的深蓝色溶液;而用 NaOH 作沉淀剂生成的 Cu(OH)2 ,不易和NH3·H2O,即使是用了过量 5—6 倍 NH3·H2O,仍不能得到澄清的溶液。这又是什么原因?

仔细研究以上几个反应式发现,用 NaOH、NH3·H2O 作沉淀剂生成 Cu(OH)2

沉淀的同时溶液中残留了 Na+、NH+4 及 SO2-4,而在 Cu(OH)2 和 NH3·H2O 生成Cu(NH3)2+4 时又释出 OH-。会否是刚释出的 OH-和原先在溶液中的 NH+4 结合成弱电质,NH3·H2O 促进平衡移动呢(Na+和 OH-间不可能发生结合)?为了验证上述看法是否符合事实,特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 2 既然是 NH+4 和 OH-结合成弱电解质,那么往那份不澄清的溶液

(即用 NaOH 作沉淀剂的那份)中加 NH+4,就有可能因为生成弱电解质导致平衡移动,使溶液变得澄清。为此,把不澄清液分盛于 4 支试管,往其中 3 支试管里依次加少量浓 NH4Cl 液、NH4NO3 液、(NH4)2SO4 液,另一支试管则留作比较。实验现象是:3 支试管中的溶液都变得澄清了,表明确实是 NH+4 起了作用。从化学平衡移动规则考察此实验,只要有 NH+4 和 OH-就会结合成 NH3·H2O,而不必考虑 NH+4 是原先就存在于溶液中的还是外加的。

有人可能会提:在加 NH+4 盐时,其阴离子是否也在起作用呢?根据上述3 个加铵盐的实验,对此问题可提出两种看法:①阴离子在反应中均未起明显的作用;②阴离子均起了作用,并且 Cl-、NO-3、SO2-4 所起的作用相近(否则,无法说明加少量浓铵盐液时,得到同样的结果)。由于原先溶液中就有SO2-4(由 CuSO4 液带入),如果 SO2-4 起着明显的作用,为什么在未加铵盐时, 其效应发挥不出来呢?而在加(NH4)2SO4 后,实验现象却和加浓 NH4Cl、NH4NO3 又为什么相同呢?这就从问题的另一面说明了在上述反应中 3 种阴离子均未起明显作用(显然,不能把“不明显”理解为根本不起作用)。为了验证后一个结论,可往不澄清溶液中(第四管)加其他浓铵盐液,如 CH3COONH4,也很容易观察到澄清的深蓝色溶液。

实验 3 既然是 NH+4 在起作用,那么如果降低 CuSO4 和 NH3·H2O 反应体系中 NH+4 的含量[用水洗涤 Cu(OH)2 沉淀即达目的]后,再滴加 NH3·H2O,其现象应该是不容易得到澄清液。取 CuSO4 和适量 NH3·H2O 混合得 Cu(OH)2 沉淀,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3—4 次[此举即使不能洗净 NH+4,但可使Cu(OH)2 中 NH+4 量明显下降是确定无疑的],而后往沉淀上加 NH3·H2O,不

易得到澄清液。此时,若再加入铵盐,溶液又变得澄清了。

由实验 2—3 现象可确知,有无足量 NH+4 将对 Cu(OH)2 和 NH3·H2O 间反应起“决定性”作用(顺便提及:无机合成中制备氨络离子常需加适量铵盐, 应该说和这个因素有关)。

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到下述启示。

  1. 如果在反应过程中生成弱电解质,那么它将对平衡移动发生明显的作用。“生成弱电解质”包括:一开始就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如 HCl 和 Na2CO3 生成 CO2;也包括在反应过程中生成弱电解质的实例(如上实验)。两者的区别仅仅是后者不那么一目了然而已,为此再举几个实例。

●把 CO2 分别通入 Pb(NO3)2、Pb(CH3COO)2——两者浓度(mol/l)相同,配

制溶液时均不含外加酸——在盛Pb(CH3COO)2 溶液的容器中得到PbCO3 白色沉淀(这是制备纯 PbCO3 的一种方法);但在盛 Pb(NO3)2 容器中却得不到 PbCO3 沉淀。在 Pb(CH3COO)2 液中所以能生成 PbCO3,应该是和 H+与 CH3COO-生成CH3COOH 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看法是否可信,往上面通 CO2 的 Pb(NO3)2 澄清溶液中加浓 CH3COONa 溶液,确能观察到白色 PbCO3 沉淀的生成。可见,以上看法可信。

●把 H2S 通入 ZnSO4 溶液,生成白色 ZnS 沉淀。反应中生成的 H+抑制 H2S

电离而使沉淀反应达不到完全的程度。若往其

Zn2++H2S→ZnS+2H+

中加 NaCH3COO,因 CH3COO-与 H+结合成 CH3COOH,使沉淀作用趋于完全。

●把H3PO4 溶液分别加入到等浓度(mol/l)Pb(NO3)2、pb(CH3COO)2 溶液(配制时未另外加酸)中,可观察到在一种容器中的沉淀量较多于另一容器中的沉淀量。显然这是产物 H+和 CH3COO-结合成 CH3COOH 促进平衡移动的又一实例。总之,在反应体系中有 H+(不论是原先加入的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和弱酸根时,必须考虑生成弱电解质的倾向。同理,在有 OH-(原先的或反应生成的) 和弱碱离子时,应考虑生成弱碱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其实,前述在 Mg2+和 HCO-3 的反应中,沉淀时释出的 H+和 HCO-3 结合成 H2CO3,也是生成弱电解质促进沉淀的生成。如若不然,则 Mg3+不可能和 HCO-3 产生沉淀

Mg2+ +2HCO == MgCO

3+H 2 CO 3

K 2

K1Kap

~ 10

Mg 2++HCO == MgCO3

+H+

K2

Kap

~ 10−6

  1. 从平衡移动和浓度的关系看,生成弱电解质实质上是 OH-或 H+浓度下降的过程。(如上述 NH+4+OH-=NH3·H2O,H+CH3COO-=CH3COOH)那么,这种浓度下降和一般实验中浓度的改变又有什么区别呢?一般实验中浓度改变的幅度有限,如比原先浓度增大 10 倍或降为原先浓度的 1/10 倍,很难遇到和原先浓度相差 102 或 10-2 以上的情况。而生成弱电解质可能使相应离子浓度降低的幅度超过 1—2 个数量级,因此后者对平衡的影响更大。如用浓 NH3·H2O 和 Cu(OH)2 反应也不易得澄清液,然而加适量 NH+4 即达目的。显然,在其他条件相近(同)时,电解质越弱则其离子和 H+或 OH-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越完全。从另一个角度看,电解质越弱,则在形成弱酸、碱时,对 H+或 OH-浓度

要求越低。如 CaCO3 的溶度积和 CaC2O4 相近,因 H2CO3 酸性明显弱于 H2C2O4, 所以溶解 CaCO3 所需 H+的“起码浓度”明显低于溶解 CaC2O4 所需 H+的“起码浓度”,实际上用 CH3COOH 就能溶解 CaCO3,但它却溶不了 CaC2O4。

既然生成弱电解质对平衡移动有显著影响,则可以肯定生成沉淀、离子也将对平衡移动产生影响。若沉淀越难溶、络离子越稳定,则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越大。下节中就要讨论这些问题。在结束这节前还要说明一个问题: NaOH、NH3·H2O 分别和 CuSO4 反应得到的是碱式盐,而不是氢氧化物。碱式盐的组成以 Cu2(OH)2SO4 表示(具体组成见本章 1.17 节)。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以上都是把沉淀当作氢氧化铜来讨论的,事实上沉淀都是碱式盐,那么上述讨论是否还有效呢?暂时撇开碱式盐组成不谈,从反应方程式看,以上讨论对于后一步反应,即 NH+4 和 OH-生成 NH3·H2O 仍然有效。

2CuSO4+2NH3·H2O→Cu2(OH)2SO4+(NH4)2SO4

沉淀组成中有 2molOH-,溶液中必有 2molNH+4。碱式盐和 NH3·H2O 生成Cu(NH3)2+4 的反应式为

Cu2(OH)2SO4+8NH3→2Cu(NH3)2+4+SO2-4+2OH-

溶解时又生成 2molOH-。即在整个反应中 NH+4 和 OH-的摩尔相同,互相结合成NH3·H2O。就这一点而论,前面讨论得到的结论也应适用于碱式硫酸铜和氨水的反应。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制备纯的 Cu(OH)2 沉淀?简便的方法有以下几

种。

●把制得的 Cu(NH3)2+4 溶液,置于保干器中,用浓 H2SO4 吸去其中的 NH3 和 H2O。这个吸收 NH3 的过程,相当于 Cu(NH3)2+4 溶液中 NH3 浓度降低的过程, 生成了只呈浅蓝色的 Cu(OH)2 沉淀。

●往 Cu(NH3)2+4 溶液中加较浓的 NaOH 溶液。可得很纯的 Cu(OH)2 沉淀[相当于生成 Cu(NH3)2+4 的逆反应,其所以能进行是因为正向是不完全的反应。增加生成物浓度使反应逆转]。

氢氧化铜和氨水的反应——生成弱电解 - 图1Cu(NH3)2+4+2OH- Cu(OH)2+4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