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实验中的问题
- 问题的提出
一般教科书上断言,把 CO2 持续通入饱和石灰水溶液的现象是:开始通入 CO2,即有 CaCO3 沉淀生成使溶液变浑浊,兹后浑浊度加重,而后又逐渐变成澄清液。其反应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
如果上述实验现象属实,则可由饱和石灰水所含 Ca(OH)2 量知生成 CaCO3 量及 Ca(HCO3)2 的量。由反应式知 Ca(OH)2、CaCO3 和 Ca(HCO3)2 的摩尔是相同的。由手册中查得:293KCa(OH)2 溶解度为 0.165g,则 Ca(OH)2 浓度(mol/l)(因饱和石灰水是稀溶液,可设其密度为 1.00g/ml)为
0.165× 1000 ÷74 = 0.022mol / l
100
1 升饱和 Ca(OH)2 将与 CO2 生成 0.022mol CaCO3 或 0.022molCa(HCO3)2。CaCO3 的摩尔质量为 100g/mol,则 CaCO3 的再次溶解量为 2.2g/l 或 0.22g/0.1升~0.22g/100g 水。
由手册上查得在 101325Pa CO 压力①下 CaCO 的溶解度见下表。这些数据
均明显小于 0.22g/100g H2O。如果深信手册上
数温度/K |
282 |
298 |
308 |
---|---|---|---|
CaCO3 溶解度/(g/100g 水) |
0.130 |
0.094 |
0.0765 |
据(虽各种手册上的数据略有不同),就只能对上面叙述提出疑问。为此再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 1 把 6ml/l HCl 和块状 CaCO3 分别置于气体发生器中,使生成的CO2 经过水洗(用一个洗气瓶就够了)后导入饱和 Ca(OH)2 溶液。实验现象是: 溶液出现混浊,混浊度加浓,而后混浊度减轻,但(无论如何)得不到澄清液。
实际现象和书上记载的并不相同,而实际现象与估算结果相符。在实验时,用水洗 CO2 是为了除去其中的 HCl,这样 CaCO3 与 CO2 作用不会受 HCl 影响。如果是生成的 CO2 未经水洗即导入饱和 Ca(OH)2,即有明显量 HCl 参与Ca(OH)2 和 CO2 的反应,部分 CaCO3 的溶解是和 HCl 作用之故。
Ca(OH)2+2H+→Ca2++2H2O
CaCO3+2H+→Ca2++CO2↑+H2O
顺便提及,有人根据 CO2 和 Ca(OH)2 的反应,自然而然认为在把 SO2 气体导入饱和 Ca(OH)2 溶液时,也将出现:(首先是)清液转为浊液,浊液又变清液。然而实验事实是:不容易看到形成浊液的过程。这是因为:CaSO3 仅是微溶物(Ksp=1.0×10-4,而 CaCO3 的 Ksp 为 2.5×10-9),H2SO3 的酸性比 H2CO3 强,以及 SO2 的水溶度(可达~1mol/l)明显大于 H2CO3(约 0.03—0.04mol/l)
① 101325Pa 即 1atm(大气压)。
之故。
- 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杂质
不经水洗 CO2 中所含明显量的 HCl,可用湿 pH 试纸检试其 pH 值,然后用同法检试经水洗过的 CO2 的 pH 值。其结果是:前者的 pH 值明显小于后者。这个事实表明,必须注意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杂质及除去杂质的措施。如 Zn 和 H2SO4 生成的 H2 中含有 H2S 和 AsH3(是 Zn 中含有 As 所致), 可使之经过 KMnO4 溶液而被洗去;Cu 和中等浓度HNO3 作用制得NO 中的NO2(沸点:294.4K)可通过冷却而被除去。总之,为了制取纯净的气体必须经过除杂过程。现以制取纯 NO 为例。
实验 2 把 50%H2SO4 慢加入 KNO2(4mol/l)和 KI(1mol/l)溶液式中,反
应式为
2HNO2+2H++2I-→2NO↑+I2+2H2O
使逸出的气体依次通过 90%H2SO4(除 H2O),50%KOH(除 NO2),冷却(-75℃) 及通过 P2O3。若操作正常,所得 NO 中只含≤0.0008%(mol)杂质。
- 除去气体中杂质的方法
用水洗去水溶性杂质 H2S、CO2 中的水溶性杂质如 HCl、NH3 可用水洗去,只造成 H2S、CO2 在水中部分溶解。
用浓 H2 SO4 脱除酸性气体中的 H2 O 如果气体中含水量较多,则用~90
%H2SO4 作脱水剂,一般不用浓 H2SO4,因后者遇水发热量较大。若制取气体时的一种反应物是浓 H2SO4(如浓 H2SO4 和 HCOOH 反应生成 CO),则产物中只含极少量的 H2O;有时浓 H2SO4 还被用来除 NH3。
用 NaOH、Ca(OH)2、Ba(OH)2 脱除酸性杂质 用固态 NaOH 脱除 CO2,反应需少量 H2O 为“催化剂”(虽然反应也生成 H2O,2NaOH+CO2=Na2CO3+H2O), 所以要把脱 CO2 装置放在脱 H2O 装置之前。Ca(OH)2、Ba(OH)2 溶液常被用来脱除气体中的 CO2、SO2,因 Ba(OH)2 的溶解度较大及碱性较强[相对于 Ca(OH)2 而言],所以用饱和 Ba(OH)2 溶液吸收 CO2、SO2 的效率更高(当然,钡化合物的价格明显高于相应钙化合物)。此外,碱液还被用来脱除 Cl2、Br2。
各种杂质均有相应脱除的方法,这些方法不外乎是利用了酸碱性、溶解性、氧化还原性、脱水、冷却,不赘述。
- 再讨论 CO2 和饱和 Ca(OH)2 的反应
可能有人会提出:我们的实验,最终确实得到澄清液。做法是:从储存饱和 Ca(OH)2 溶液大瓶中取出溶液,通入经过水洗的 CO2,最终得澄清液,这又是为什么?把饱和 Ca(OH)2 溶液贮存于大瓶中,在备用过程中其表面常形成一层硬盖——是 CO2 和 Ca(OH)2 作用生成的 CaCO3 盖,消耗了部分 Ca(OH)2, 表明已经是不饱和溶液了。放置时间越长,贮存过程中取用次数过多,溶液中 Ca(OH)2 浓度越稀(甚至出现石灰水失效的情况),所以出现了变得澄清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看,用 4—5 倍水稀释饱和石灰水,在通 CO2 后可得澄清液。
最后还要提请读者注意 2 个问题。
碳酸钙有沉淀碳酸钙、方解石及霰石(文石)3 种,它们的水溶度各不相
同。此外,它们在其他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也不同于它们在纯水中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