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典章制度《礼记》

那还是在远古氏族制时期的时候,按照当时的习惯,男女青年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使其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正式成员的条件。

如果训练被认为合格,这位青年成年后,便可参与成丁礼,成为氏族正式成员,得到成员应有的氏族权利,如参加氏族会议、选举和罢免酋长等。当然,也必须履行成员应尽的义务,如参加主要的劳动生产和保卫本部落的战斗等。

在当时,宗教意识不甚发达,祭祀等原始宗教仪式并未发展成为正式的宗教,而是很快转化为礼仪和制度形式来约束世道人心,告诉人们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等等。

当时的学生,在开学的时候都要穿着礼服,用藻菜祭祀先圣先师,用以表示敬师重道。然后老师让学生学习《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使学生从懂得做官的道理开始。

入学授课时,老师先击鼓召集学生,然后打开书箱取书,让学生对学业恭顺。学校有供体罚用的木棍,用来使学生有所畏惧,仪容举止有所收敛。

夏天大祭之前,天子不视察学校,可以让学生按自己志向从容学习。老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叮咛告诫,为的是使学生用心思考。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讲,不能提问,学习有先后次序,不能越级。

当时的学生,凡是想通过上学做官和做学问的,首先要立下远大的志向,然后先学会做人和做事,之后再去做官或做学者。

到了西周初期的时候,西周政府为了加强统治,周武王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武王去世后,他年幼儿子的周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周公旦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

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

在当时,作为国君的随从,负有保护国君的责任,所以必须恪守的一个“忠”。

鲁国和宋国在乘丘交战时,鲁国的将士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将士卜国在车右边护驾。拉车的马忽然受惊,将车翻倒,使鲁庄公从车上摔下来。这时,跟随鲁庄公车后面的副车上的人连忙递下绳子,把鲁庄公拉上了副车。

鲁庄公责怪卜国没护好驾:“卜国啊,你没有勇力呀!”

县贲父明知道鲁庄公摔倒地上并不是卜国没护好驾,而是因为车翻倒了,但为了忠于君主,却说:“以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是我们没有勇气!”于是县贲父和卜国两人遂自杀。

战争结束后,马夫在给鲁庄公驾车的马洗澡时发现有匹马的大腿内侧中了一只飞箭。大家这才明白之所以会翻车,是因为马受伤了,并不是县贲父没驾好车。

这时,鲁庄公自责地说:“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可惜这两位将士这时都已经自杀了。

为将士作文悼念的风习,就是从这件事开始的。共有100多卷的《仪礼》便是这样一部详细的礼仪制度章程。其中就有记述鲁庄公为了追述两位将士的功德所做的文章: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儒家创始人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实际上,这部9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据传,编定《礼记》一书的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现在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此外,戴德与戴圣的《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我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旁注]

氏族制 即氏族制度。氏族是人类从原始社会开始自然形成的血缘组织。原始人过着群体的生活。每个群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的后代;他们共同生活,共同生产,共同战斗,财产公有并且有共同时语言、崇拜、葬地等。这种人群就构成一个氏族。每个氏族都有族名,用以区别不同的氏族。

《鹿鸣》 是先秦表现《诗经》题材的诗歌作品。《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诗共3章,每章8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通过《鹿鸣》这首诗的简单分析,周突显代宴飨之礼,包括宾主关系、宴乐概况。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

鲁庄公 (公元前706年~公元前662年)姬姓,鲁氏,名同,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十六任君主。他为鲁桓公的儿子,承袭鲁桓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32年。鲁庄公曾经在“长勺之战”中打败齐国,又通过“曹沫劫盟”收复失地。

戴德 字延君。西汉人,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他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所编著的《大戴礼记》,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不可低估。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儒学的基本资料。

戴圣 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他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该书在我国儒家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儒家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郑玄 (127年~200年)字康成,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我国文化的流传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仪礼》 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17篇,另有古文仪礼56篇,已经遗失。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冠婚丧祭各种礼节一般都为后世承袭,只是细节上略有增减而已。

《周礼》 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周礼》所涉及之内容,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等等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王侯 也称“王侯将相”,因为我国古代封建制度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而帝王将相就是指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是我国古代的上层阶级。周代爵称,有天子、公、侯、伯、子男5等。年代稍晚的《礼记·王制》,则将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谓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阅读链接]

在春秋时期,晋国大臣知悼子去世了,还没有下葬,掌管膳食的大臣杜蒉就让治丧的师旷和李调喝酒,自己也跟着喝。晋平公问其缘由,杜蒉说:“师旷是掌乐的太师,不把这种礼节告诉国君,所以罚他喝酒。李调是国君的近臣。为了吃喝,竟忘了国君的忧患,所以也罚他喝一杯。我掌管膳食,没有尽到提供刀、匙的职责,却胆敢参与防止违礼的事,所以罚自己喝一杯。”

晋平公说:“我也有过失,倒杯酒来罚我喝。”杜蒉洗过酒杯,倒上酒举起献上。晋平公对侍者说;“如果我死了,一定不要废止举杯献酒的礼仪!”从此,凡是向国君和宾客献酒过后,就要举起酒杯,这叫做“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