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礼乐教化的《谷梁传》

公元前590年,晋景公派出大夫郤克出使齐国,想联合齐国一起攻打楚国。郤克到齐国后,发现同时来齐国的使者还有鲁国上卿季孙行父、卫国上卿孙良夫和曹国公子姬首。

这四国的使者都有点儿生理缺陷:郤克是独眼,季孙行父是秃顶,孙良夫是跛脚,姬首是驼背。

齐顷公是个孝子,他想借机让母亲箫同叔子开开心,于是做了一番精心安排。他安排给郤克驾车的是一个“独眼龙”;给季孙行夫驾车的是个“秃子”;孙良夫的驭手是“瘸子”;公子姬首的驭手是“罗锅”。

齐顷公宴请四国使者前,事先安排母亲隐藏于后苑“崇台”上帷幕后面。当4位使臣经过台下入席时,忽然听到台后爆发出一阵女人的哄笑。

这4位使者在其国内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受此戏辱,岂能善罢甘休!

两年后,郤克亲率800辆战车与鲁、卫、曹组成的“四国联军”携怒而来,讨伐齐国。在交战中,齐师大溃败,齐顷公险些当了俘虏。

战胜的晋国在和解条件中,还特别提出一条:必以箫同叔子为质。

拿齐国的“国母”作为人质,这是齐国绝不能接受的,为此齐国表示要举国“决战到底”,晋国才放弃此项要求。

讨齐之战后的第二年十二月,齐顷公到晋国行朝聘礼,将要举行授玉礼节时,晋国执政郤克还记得被齐顷公母亲嘲笑的事,快步进入说:“您是为了女人的戏笑而受到羞辱,所以寡君不敢当授玉之礼。”

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大夫荀息说:“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垂棘出产的璧,向虞国借路呢?”

晋献公说:“这是晋的国宝,如果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那又拿它怎么办?”

荀息说:“这些东西是小国用来献给大国的。它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里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里面的马房里拿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

晋献公说:“虞国大夫宫之奇在,他一定会阻止这件事。”

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里明白,可是怯懦,又比虞国国君大不了几岁。心里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拼命谏阻,比虞君大不了几岁,虞君就不尊重他。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在一个国家之后,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

于是,晋献公就带着宝马、玉璧等礼物向虞国借路征伐虢国。

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国君虞公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隆重,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

虞公不听,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

大夫宫之奇说:“俗语说:‘唇亡齿寒。’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于是,宫之奇便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

晋献公灭了虢国,5年以后,果然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带着玉璧,走上前来对晋献公说:“璧还是原来的璧,只是马的牙齿增加了。”

以上这两个故事都记录在《谷梁传》中。那时候有个叫谷梁赤的人,谷梁赤将他知道的《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给记录下来,并编撰成书,取名为《谷梁传》。

由于《春秋》言辞隐晦,表述过于简约。为了更好地表现《春秋》经文的内容大义,很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以补原书之不足。比如《春秋》里记载:“虞师、晋师灭夏阳。”这个表述过于简约。为了更好地表现这段经文的内容大义,孔子弟子子夏就给学生讲叙说,夏阳不是国家,但《春秋》里记为“灭”,是重视夏阳这个地方。

《谷梁传》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的简称。《春秋谷梁传》为儒家经典之一,其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

《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谷梁传》所记载的时间起于公元前772年,终于公元前481年,体裁上与《公羊传》相似。《公羊传》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强调尊王攘夷、大一统的思想,与现实政治配合较密切;《谷梁传》则主要以文义阐发《春秋》经文,较为谨慎,认为应该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主张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因此宋代的《春秋》学家胡安国曾说:

其事莫备于《左氏》,例莫明于《公羊》,义莫精于《谷梁》。

在叙事上,《左传》最简洁,只记录有这件事发生,《公羊传》则详介绍这个事情发生的原委,而《谷梁传》则略去事件发生的原因,专门详叙事件细节。

《谷梁传》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谷梁传》最初与《春秋》也是“别本单行”的,到了晋代经学家范宁作集解时,就把经传合为一书。

后来,唐代经学家杨士勋又进一步为之作疏,称《春秋谷梁传注疏》,共20卷。清代也有好几家为《谷梁传》作注。较通行的本子是清代经学家阮元的《十三经注疏》。

同《公羊传》相比较,《谷梁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调礼乐教化,力主仁德之治。从重民的思想出发,《谷梁传》力主仁德之治。它明确指出,“民者,君之本也”,认为那些昏君暴主败亡出奔,“民如释重负”。对那些爱护百姓,在志民生的圣主明君,《春秋谷梁传》认为《春秋》是予以褒美的。

《谷梁传》着重宣扬儒家思想,注重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它是我们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谷梁传》解释《春秋》的用辞和书法,体现出一种准确、凝练的文风。例如,《谷梁传》庄公七年,对经文“夏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见”,有细致的解释,反映了我国史学史上的好传统。

《谷梁传》对于史学发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思想方面产生的影响。《谷梁传》主张“著以传著,疑以传疑”,指出史家应遵从忠实记载史实的原则,并能够将这一原则贯彻到自己的著作之中。

[旁注]

晋景公 (?~581年)姬姓,名獳,一名据,是我国春秋时代诸侯国晋国的一位君主。为晋文公之孙、晋成公之子。晋景公曾被楚国打败,使楚庄王成为霸主,不过晋景公亦曾攻败齐国。晋景公在晚年将国都由绛迁往新田,并改称新绛。之后又发兵消除专政的赵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对卿族的第一次胜利。

郤克 (?~587年)即郤献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军事家,身残志壮的元帅,冀芮嫡孙,冀缺嫡子,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与赵朔、栾书为至交,是当时著名的将领。郤献子对敌虽刻,对内则缓,其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能翼君,有赵衰、范会之风。

晋献公 (?~651年)姬姓,晋氏,名诡诸。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公、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虢国 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东虢,即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叔封西虢,位于今陕西宝鸡市东。西虢国后随周平王东迁至今河南陕县东南。东虢国于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

虞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古城村。因为吴国也叫做虞国,所以这个虞国叫做北虞。也有人认为,虞国是陕西省陇县地区西周时期矢国的后代。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

曹国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伯爵。始封君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曹叔振铎,建都陶丘,辖地大致为今天的山东定陶附近。春秋晚期,曹伯阳干预宋国政务,导致宋景公伐曹,虏杀曹伯阳,曹国灭亡。共历26世,555年。

夏阳 我国古代地名,位于现在的陕西韩城市南。本西周梁国,春秋时灭于秦,称少梁邑。后属晋。战国属魏,魏文侯筑城于此。屡为秦魏战地。后又入秦。公元前327年改名夏阳。

胡安国 (1074年~1138年)南宋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和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字康侯,号青山,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其治学理念上承“二程”,下接谢良佐、杨时、游酢,在理学发展史上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他以心为本、心与理一的思想却对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阮元 (1764~1849)扬州仪征人,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谥号“文达”,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阅读链接]

南宋《春秋》学家胡安国,以其《时政论》、《治国论》、《春秋传》奠定了将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湘派”学风。其子胡宏传此学风于张木式,张木式湘中门人众多,对湘潭乃至湖南的人文教化和道德风尚有深远影响。

胡安国父子及他们的门生湖湘文化对我国近代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造就湖南近世英才并推动我国历史发展起了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以修身养性,经世我用为典型特征的湖湘文化,是由胡安国父子创立,由他们的门生继承且光大发扬的,他们是湖湘文化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