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观之作《孝经》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他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因为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赞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孔子又说:“从前,贤明的帝王侍奉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侍奉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

孔子停了一下,继续说:“如果你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致,即可以通达于坤明,光照天下。”

曾子问道:“那该如何侍奉君王呢?”

孔子说:“君子侍奉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想看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要想看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这样君臣关系才能够相互亲敬。”

孔子继续说:“孝子丧失了父母亲,要哭得声嘶力竭,发不出悠长的哭腔;举止行为失去了平时的端正礼仪,言语没有了条理文采,穿上华美的衣服就心中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快乐,吃美味的食物不觉得好吃,这是做子女的因失去亲人而悲伤忧愁的表现。在为父母守丧期间,3天之后就要吃东西,这是教导人们不要因失去亲人的悲哀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人生的天性,这是圣贤君子的为政之道。”

曾子问道:“那为什么老师总是教导我们为亲人守丧不能超过3年呢?难道不是时间越久越好吗?”

孔子说:“为亲人守丧不超过3年,是告诉人们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办丧事的时候,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簋类祭奠器具,以寄托生者的哀痛和悲伤。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地哀痛出送。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在春秋两季举行祭祀,以表示生者无时不思念亡故的亲人。在父母亲在世时以爱和敬来侍奉他们,在他们去世后,则怀着悲哀之情料理丧事。如此,就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

曾子听了很有感悟,他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对孝道有了更深的认识。后来,曾子和孔子其他门徒一起,将孔子所传授的孝道写成了一本《孝经》,这部书便成为了我国儒学经典。

《孝经》是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孝经》认为以孝为中心,认为孝是诸德之本,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对于行孝的要求和方法,《孝经》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此外,《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联系起来,其中写道: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这句话明确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关系和道德秩序。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我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旁注]

曾子 (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字子舆,他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我国2000多年,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社祭 我国最早的社祭就是通过固定的仪式向神灵致以敬意,并且用丰厚的祭品供奉它,请求神灵帮助人们实现靠人力难以达成的愿望。社祭的对象就是神灵。古代立社的位置,大体分国城中和郊外两类,天子之社置国城中。

宗庙 指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我国古代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簋 是我国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我国青铜器时期的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青铜簋出现在商代中期,晚期前段逐渐增加。西周时期簋的数量甚多,早期一般沿袭商式,中期样式繁多,晚期又趋于定型化。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

十三经 儒家的13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必读之书。

[阅读链接]

《孝经》在我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政治主张。比如汉代就特别提倡孝道,褒奖孝悌。

两汉时期,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表明了朝廷的政治追求和对“孝”的尊崇。据《汉书》与《后汉书》帝王纪中记载,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性对孝悌褒奖、赐爵达32次,地方性的褒奖则更多。可见《孝经》在汉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