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教材——儒家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一起合称为我国古代儒学“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多少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影响特别巨大。

《论语》、《孟子》分别是先秦圣人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分别出自早期儒家的4位代表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和孟子,被称为“四子书”。这4部书都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我国研究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为人处世哲学的《论语》

那还是我国上古时期,人文始祖尧帝传位给舜时,在帝位交接那一天,尧举办了庄严而隆重的禅让大典。尧对舜说:

咨!尔舜!天之厉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这一句话表明,尧已经将天帝的神圣使命托付给了舜,尧告诫舜,要忠于这份神圣使命,并说假如舜辜负了使命使得四海困穷,那么舜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尧对舜告诫很严厉,强调舜对四海的重大责任。

在舜禅让给禹的时候,舜也同样采用了这句话。禹最后本来应该把帝位禅让给一个叫伯益的德高望重的人。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政权日益落入部落首领们的手中了,他们聚集在禹的儿子启周围,开始反对把帝位禅让给伯益,并联合起来打败了拥护伯益的力量,最后启打败了伯益,继承了帝位。

启正式拉开了我国凭借武力进行世俗制度管理国家的历史大序幕,开创了我国第一个世俗强权的夏王朝。

到了夏王桀时期,年年发生天灾人祸,夏王朝对内加强剥削,对外加强武力,结果闹得众叛亲离。

这时,诸侯王商汤起兵讨伐夏王朝,并采用祭拜天帝仪式,非常虔诚恭敬地向天帝宣布: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意思是说,你们只要辅助我,奉行上天的命令讨伐夏国,我就要加倍地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相信,我是决不会失信的。

商汤巧妙借助祭天仪式,成功赋予了自身天帝代言人身份,并把自己看作天帝儿子,称作“天子”,表示自己是天帝儿子。

商汤打败了夏桀,拯救了广大人民。于是,人民也就对商汤这个自封的“天子”深信不疑。商朝开创了我国将对神的信仰置于世俗强权之上的格局。

由于商纣王时期,商王手握天命解释权,实行武力治国,导致人民开始恐怖天命。这时,地处西边的诸侯国周族首领姬昌,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仁”,宣告天帝是仁慈的,于是大获民心,力量也日渐强大。

姬昌的儿子姬发在公开讨伐商纣王时,发表了一份宣言: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意思是说,虽然有血缘至亲的人,但比不上有仁德高尚的人。百姓如果有过错,责任全在我一个人身上。

姬发的这些话都是针对商的恐怖可畏的天命而去的。为了消除人民对商天命代言人的畏惧迷信心理,周武王还说了,即使人民有了过错,上天也只会惩罚他一人。

姬发打败了商纣,拯救了人民,人民也信赖这个行“仁”的天命代言人,他就是周武王。周武王追尊姬昌为周文王。

为了把天帝神权推向至高无上的位置,周武王经常在泰山进行祭天,好像一切都依据天帝的命令行事。周政权以天帝代言人自居,从而获得了制定政策的最高权力。

在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姬诵即位,当时由于周成王年幼,就由周成王的叔叔姬旦摄政当国。姬旦,也称叔旦,因是周代第一位周公,又称周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

在周公摄政之前,商王朝对于臣服的方国、部落虽加有侯、伯等封号,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封制度。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案,所以天下的方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使商政权很不稳固。

周公就从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吸取了商代的建制不完备的教训,开始对分封制重视起来,目的是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广到广大地区。这样一来,一个有别于商的新的分封制便呼之欲出了。

为了巩固周王朝对分封的各个诸侯的管理,周公从政治及文化方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辅佐周成王一共7年,在第六年时,他在洛邑制礼作乐。后来洛阳的周公庙里有个礼乐堂,就是专门纪念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的。礼乐堂位于定鼎堂的北边,里面有一组泥塑人物群像,再现了周公制礼作乐的场面。

周公发明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颁布给各路“神仙”,并以“礼”来划分人间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调和该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由此,礼乐制度使周政权的国就管理和社会生活和谐起来。

由于周政权把很多人都抬到了神的高度,人民由此日益失去了对“天帝”的信仰。而这一信仰的瓦解,直接造就了一个物质繁荣却世风日下的春秋时代。

在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国家诸侯割据。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士人们纷纷思考治国良策,并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于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

早期的百家争鸣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后来出现了一个叫孔丘的人,人们都叫他孔子,他的言论很具有代表性,在当时影响很大。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他祖先本是殷商贵族的后裔。周朝推翻商朝统治后,周武王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为宋,当时宋是夏的都邑。微子启去世后,他弟弟微仲继位,微仲就是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六世祖孔父嘉以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孔子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勇士,叔梁纥夫人施氏一连生了9个女儿,却没生一个男孩。叔梁纥为此十分烦恼,晚年便又娶了年轻的颜征在为妻。颜征在为叔梁纥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孔丘。

孔丘3岁时,叔梁纥便去世了。从此以后,家里生活全靠颜征在一人支撑着,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孔丘从小就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并由此学会了体贴母亲。长大成人的孔丘特别注重孝道,除了时代的原因外,也与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孔丘自幼酷爱礼仪,尤其是对祭祀等一些古老的文化礼仪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孔丘6岁的时候,有一天,有位贵族在曲阜南郊进行祭祀活动。孔丘得知后就连忙跑到举行祭祀的地方,兴致勃勃地观看完发郊祭大典的整个过程。

祭祀结束后,年幼的孔丘意犹未尽,回到家便从屋里找出一些坛坛罐罐恭敬地摆在院子里,模仿刚才在南郊看到的祭礼,按照程序一丝不苟地认真演练了一遍。从此,模仿郊祭便成了幼年孔丘经常做的游戏。

公元前542年,10岁的孔丘跟随母亲到外公家跟着外公读书。4年时间,孔丘的外公颜襄把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知识悉数教给了孔丘。孔丘在刻苦学习期间,仍不忘随时随地研习周礼。

孔丘17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了。母亲离世后,孔丘的生活更为艰难了。迫于生计,他选择了相礼助丧的职业,也叫丧祝,就是专门为贵族和富裕平民主持、操办丧事。

按照当时礼制,丧礼仪式是十分复杂的,也颇为讲究,尤其是富庶人家的葬礼更是隆重奢华。这种丧祝活动在西周时期主要是由王室和诸侯国的神职人员巫、祝之类担任。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神职人员地位开始逐渐降低,并逐步散落民间,成为了专门从事丧祝活动的术士。

从此,丧祝不再是贵族的专利,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平民在丧葬礼仪上也日益讲究起来,对于丧祝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如此一来,丧祝便开始成为一部分民间知识分子的正式职业了。

孔丘虽然严肃认真地从事着助丧相礼的职业,但他却不满足于只做传统的丧祝儒者,他希望把丧祝的礼仪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一套社会规范的礼仪。于是他刻苦学习周礼,很快他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在丧祝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于是,便有一些年轻人慕名而来求学于他,并尊称他为孔子。

在23岁时,孔子就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到30岁时,由于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孔子便开始创办私学,并提出“有教无类”,强调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在教学态度上,孔子认为应该“诲人不倦”;在教学内容上,他注重因材施教,提出对学生要做到有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启发的重要性,提出开导学生要把握时机,要等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去开导他,认为如果不让学生自己努力思考就直接帮助,反而会使学生养成不爱思考的坏习惯。

针对当时的礼崩乐坏,在教学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学生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强调做人要正直和仁德,他说: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只有心中坦荡做事才没有担忧。虽然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些人只是靠暂时的侥幸避免灾祸,迟早要跌跟头的。

孔子认为,做人除了要正直外,还要仁德,因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并且只要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而且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他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仁呢?孔子认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规范就是人生的正途。一旦做到言行符合周礼,即“克己复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们一起讨论学问。弟子颜渊向孔子请教:“老师,什么是仁?如何做到仁?”

孔子回答:“克制自己,恢复周礼,就是仁;以周礼为标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礼,就是做到仁了!”

弟子子路便又接着问:“老师,什么是仁德?怎样做才算是仁德?”

孔子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德了。”

子路说:“老师,假如我当将军带兵打仗,让子贡、颜回做我的校尉,攻城必克,夺地必取,百战百胜。这样算是有仁德之人吗?”

孔子说:“这样只能算是勇敢的武夫而已!”

孔子认为,“仁”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需要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孔子还认为,还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为了能做到仁,弟子曾子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除了正直和仁德,孔子又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就是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针对当时的诸侯割据和礼崩乐坏,孔子自20多岁起,就开始思考治国良策,也一直希望通过入仕把自己的所有才华用来治理国家,然而却苦于没有机会。于是,孔子便把教育当作“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

公元前517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因仰慕孔子的大名,便派人把孔子请到府上,向孔子请教安邦治国的良策。齐景公问孔子:“请问夫子,做为国君,应该如何治理他的国家呢?”

孔子回答说:“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每个人都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主要严于律己。如果君主自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除此之外,君主还应该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齐景公又问:“稳定天下的大计是什么呢?”

孔子答:“实行清明的政治,用贤惩恶,减轻赋税,助民兴业。”

齐景公问:“教育百姓的良策是什么呢?”

孔子答:“用道德感化教育,用礼教加以约束,能使百姓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改过向善。”

齐景公又问:“怎样才能富国强兵呢?”

孔子答:“从严治吏、发展生产、节俭,三者结合是强国的关键;从严治军、注重德教、加强训练,为强兵之本。”

齐景公赞扬道:“夫子所谈治国之道言近旨远,切实可行啊!”

自从这次交谈之后,齐景公多次召见孔子论政述志。有一次交谈之余,景公高兴地对孔子说:“我想把尼谿封给你。”

孔子推辞说:“我对齐国没做出什么贡献,无功不应受禄啊!”

齐景公说:“你多次为寡人提供良策,这本身对齐国就是一个不小的贡献嘛!”

后来,孔子就到了齐国,原本希望从齐景公这里得到一个从政机会,以便实践自己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理想。可是,他在齐国住了一年多时间,不仅从政的希望没有实现,就连齐景公当面答应的给予尼谿之地的封赏也落空了。

孔子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孔子得知齐国大夫妒忌自己的才能,不但要挟齐景公收回对自己已许下的赏赐,而且还欲加害自己。于是,孔子又重新回到鲁国,继续聚徒讲学。

在这期间,孔子一面教导弟子,一面上下求索。他在理论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用“仁”对“礼”进行改造,提出并完善了他的“仁学”理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为了实践“仁”,孔子十分重视“礼”,主张克制自己,使自己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

对于夏、商、周三代的礼制,孔子最赞赏的是周礼,认为它综合了夏商之礼的优点。在他看来,周礼不仅继承了夏、商之礼的许多形式和“亲亲”、“尊尊”的核心内容,而且大大增加了夏商之礼所缺乏的道德理性精神,把“有德”、“无德”作为遵礼与否的主要标准。

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阐发和弘扬礼的道德性,他用“仁”对礼进行改造和充实,从而把礼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当时,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伴随着奴隶的解放和社会各种关系的调整,人的价值和尊严越来越受到一些先进思想家的重视。

孔子提出的“仁”实际上就是赋予仁以普遍人人之爱的形式,换句话说就是对所有人,包括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都要尊重、关心和体谅。这样一来,“仁”又成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即所有人都从“爱人”的原则出发,要帮助别人发达起来,不要把自己厌恶的东西推给别人。

当时正是百家争鸣时期,孔子的言论是百家争鸣中最有影响的。以孔子为代表以及他的弟子们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常关系,成为了当时一个最重要的学术流派。

因为孔子曾经从事过丧祝,他的学问也是从丧祝发展而来的,而从事丧祝的人需要身着特制的礼服,头戴特制的礼帽,当时称之为“襦服”。“襦”与“儒”字同音,人们便逐渐直接称“丧祝”为“儒”了。于是,人们就把孔子创立的学派也就称为“儒家”学派了。

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接受了鲁国大夫季氏的聘任,担任了地方官中都宰。一年后,他升任司空,之后又升任大司寇。

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引起了邻国齐国的警惧。于是,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定公赠送大量女乐宝马。从此,鲁定公成天只顾沉溺于女乐而不问朝政。

孔子劝谏多次却无功而返。孔子见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知道自己留在鲁国也难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便离开鲁国,希望到别的诸侯国实践自己的治国理想。

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去游说那些诸侯王,然而他均未获得重用。

颠沛流离14年后,年近70岁的孔子被鲁国权贵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此时的孔子对仕途已经淡漠了,他便将精力主要用在培养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了。

孔子从事教育达40多年之久,门生众多。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3000人,其中才华出众、品德优良者有72人。孔子的学生多数来自鲁国、卫国、齐国、秦国、陈国、宋国、晋国、楚国、吴国、蔡国、燕国等,遍布当时的许多个诸侯国。

这些弟子都非常尊敬孔子,他们把孔子的思想进行广泛传播,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记录并整理成了一部书,名叫《论语》,意义是语言的论纂。内容包括孔子谈话、孔子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孔子的回忆等。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全书共20篇,每篇由若干段文字组成,多数段落是以“子曰”开头的孔子语录,少数段落略有记事和对话。

《论语》每篇的题目都是从该篇首段的第一句话中取两字或三字而成,因此这些题目跟篇章内容没有什么联系。各篇的排列顺序也没有什么讲究,每篇内部并没有统一的主题,前后两章之间很少有内容上或逻辑上的联系。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但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其中鲁国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有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有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有21篇。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心研究了《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和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史书《汉书·张禹传》记载:

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

《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后遗存下来的《论语》有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有48章。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论语》中,表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他对于不同的学生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以及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和儒家伦理学著作《孝经》是汉朝初学者的必读书,一定要先读这两部书,才进而学习“五经”,“五经”就是后来的《诗经》、《尚书》、《易经》、《仪礼》和《春秋》。《论语》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它,可谓称得上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

汉朝人所注释的《论语》,后来基本上全部亡佚,后来所残存的,以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注为较多。其他所注各家,在三国时期玄学家何晏《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后来我国古代文籍《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是用的何晏的《集解》和宋人邢昺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见《论语》影响的深远。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作为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在东汉时就被列为“七经”之一。在南宋时,著名思想家朱熹将《论语》和《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与“五经”并列,后来成为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一部《论语》,便将孔子及其门生的有限生命融入到了无尽的历史之中,创造了我国古代光辉的人文主义精神,被后人誉为“天不生仲尼,如万古长夜”。后人还称赞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对我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旁注]

禅让 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人,这是一种“拟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对正统王位继承制的模拟。就是经过各方部落首领以协商的方式推举部落最高首领,这反映了我国“五帝”时期复杂的部族政治现状,是上古政治舞台上部族政治激烈角力的结果。

伯益 又写作伯翳、柏翳等。传说,他能领悟飞禽语言,被尊称为“百虫将军”。在他的带领下,我国早期先民学会了建筑房屋,凿挖水井。他善于畜牧和狩猎,并且发明了我国最早的屋舍,他因此被我国民间尊称为“土地爷”。

夏桀 又叫癸、履癸,商汤把他谥号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代君主。他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先攻灭了桀的党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桀国亡后被放逐。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周武王 (约公元前1087年~公元前1043年)名姬发,周文王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谥号“武”,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泰山 “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在我国古代各朝代文献记载,此山经常是皇帝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和举行封禅大典之地,被人们尊为“中华第一山”。后来,人们用“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

周公 为我国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辅佐周王治理天下。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为周朝制定了礼乐等级典章制度,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后来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礼乐制度 起源于西周时期,相传为周公所创建。它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整个我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对后世的政治、文化、艺术和思想影响巨大。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颜征 在是孔子的亲生母亲,在颜家排行第三,她18岁时嫁给66岁的叔梁纥为妾。孔子的教育重任就完全落在了母亲颜徵在身上,这就逐渐显现出孔母的家教之优。孔子17岁时,颜征在去世。

郊祭 是周代最为隆重的祭典,它原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但到了夏朝时,“天”已由自然属性的天,转而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合一的“天”了。郊天之祭既反映了人们对上天的敬畏,又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来自何处的根源性追溯。

诸侯 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礼仪 是我国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它是指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一种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要通达践履的。礼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优秀传统,也是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重要依据。

礼崩乐坏 是对东周时期典章制度逐渐被废弃的一种形象描述。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这些都反映了周代封建社会正走向解体。

颜渊 (公元前521~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字子渊,名回。他14岁便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陪伴孔子。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无不尊奉他为颜子。

子贡 (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儒商之祖,后来他做了鲁国和卫国的丞相。是孔子72个徒弟之一,也是其中比较有名的徒弟之一,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济世之才,办事通达,还善于经商之道,是孔子弟子中首富。

六艺 指我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6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经》、《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8种技艺。

赋税 指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其是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在我国古代,赋税是百姓要上缴给国家的税收,支撑着整个国家的运作与发展。赋税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景公 (约公元前561~公元前490年)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年幼登基,在位58年,是齐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他的文治武功使齐国得以强盛一时,成为后来齐国强大的基石。

大夫 我国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

大司寇 先秦的一种官职,西周时期的司寇,是周天子的最高法律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士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

张禹 字子文,汉代经学家,他从小学习《易经》,又深刻研究《论语》,被推为郡文学,后来又做了博士。初元年间,他教授太子《论语》,升任光禄大夫。河平四年,代替王商任丞相,封为安昌侯。建平二年去世,谥号节侯。

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先祖为宋国贵族。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何晏 字平叔,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大臣。他主张儒道合同,用老子思想解释儒家学说。“无”是他对《老子》和《论语》中“道”的理解。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是“不可体”的,所以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

朱熹 (1130年~1200年)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后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他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了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他的著作甚多,选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教本。

[阅读链接]

有一天,弟子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过了几天,孔子另一弟子冉有也问孔子同样问题:“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就去做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去做。”

弟子公西华看见两人问了同样问题,而孔子给他们的答复却截然不同,实在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勇敢;子路遇事轻率,不深思熟虑,所以要叮嘱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