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文献——儒家五经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先贤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此,儒家经典翔实地记载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及影响后世的哲学思想。

儒家经典内容涉及到我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军事斗争、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千百年来,它既是读书人从事学术活动的基础文本,也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无论是在我国思想史还是世界思想史上,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最早诗歌总集的《诗经》

那还是在商王朝的时候,由于牲畜业及冶炼工业技术的发展,奴隶主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而奴隶主为了祭祀和享乐,音乐歌舞也极为发达。西周政权建立后,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进步。

西周文化通过长期积累和在损益前代的基础上,得到了空前提高。这时,有人开始用诗歌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歌颂爱情和赞美劳动。

每年初春,聚居在一起的百姓都要分散到田野去从事生产劳动。一天,一个年轻的男子在河边割荇菜的时候,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这位男子对美丽姑娘萌发了强烈的爱慕之情。

但很快,美丽姑娘就从男子视线里消失了,男子遂对美丽姑娘思念不已,以至于回去后辗转反侧,梦寐以求,幻想有一天能与美丽姑娘成婚。

后来,男子便将自然景象与自己内心对美丽姑娘的美好情感融会起来,景中含情,情中蕴景地以诗歌的形式唱了出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非常优美,如果翻译成韵文,大致的意思就是: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当时,辅佐周成王治国的周公为了考察各地民俗风情,了解实施政策的得失,就派出专门的采诗官摇着木制的大铃巡视在路上,向百姓采集民歌。然后,将采集到的民歌交给史官,由史官汇集整理成册后献给周天子看,作为国家修正政策的参考。

关于周代采诗官采风,在古籍中是这样记载的: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后来,这些诗歌收集的越来越多,竟达3000多首。于是,周公就让人把这些诗歌编辑成一本书,叫《诗经》,并让周天子和周朝贵族子弟们都来读《诗经》。

因此,《诗经》也成为当时教育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能背诵《诗经》也成为贵族人士必备的文化素养。《诗经》中的乐歌,有的还成为各种典礼、礼仪的演奏曲目,有的则在聚会时歌唱。

《诗经》被作为周朝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诸侯各国,运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场合。《诗经》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教化人民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春秋以后,周王朝逐渐衰微。这时,第一个以私人讲学身份出现的大教育家孔子,从流传的3000多篇诗中,把那些重复的、于礼义标准不符合的都删掉,而精选了305篇诗歌,新编成《诗经》,作为对学生进行政治伦理教育、美育的教材。

在《诗经》中,孔子对诗歌作品的编排和分类,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来划分。孔子把《诗经》分为《风》、《雅》、《颂》3部分。《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

《风》有15国的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大多为贵族用来祈祷丰年、歌颂祖德的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诗歌。

在《诗经》中,《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民间歌谣,共160篇。

在《诗经》中,孔子把《雅》分为《小雅》和《大雅》,主要是宫廷乐歌。《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多是贵族文人作品,内容多为贵族祭祀的诗歌,主要用来祈祷丰年、歌颂祖先的功德。《小雅》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其中也有一部分民歌。如其中的《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这是在国君招待群臣的宴会上所奏的乐歌,为的是求教于贤臣,唤起他们的报国之心。

《颂》是王侯祭祀宗庙时演奏的乐歌和舞歌。当时,祭神祭祖都是王朝的大典,《颂》就是用于这种场合的一种舞乐。“颂”就是赞美王侯的功德,把他们的功业祭告于神明之前的意思。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而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反映了汉族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丰年》中唱道: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诗经》形式多样,其中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描述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就像古代社会的一部历史画卷,形象生动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

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的诗,如《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无羊》反映了人民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蒹葭》、《溱洧》、《静女》、《采葛》、《木瓜》、《摽有梅》、《柏舟》、《将仲子》、《谷风》、《氓》等。

在秦末汉初时,先秦古籍散失很多,但《诗经》由于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因此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诗经》在汉代流传很广,尤其是鲁国人毛亨和赵国人毛苌的古文《毛诗》,在民间广泛传授,这就是后来看到的《诗经》。

《诗经》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西汉文学家韩婴发展了诗经,形成了韩诗学,从此,对后来的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也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诗经》中,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也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

《诗经》中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的进步作家树立了楷模,启发和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把反映现实作为创作的出发点。

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开端,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对后世的诗歌,以至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

从汉朝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

作为我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诗经》一直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至圣先师”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我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

[旁注]

西周 是由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周成王 (公元前1055年~公元前1021年)姓姬,名诵,周武王之子,是我国西周第二代天子,谥号成王。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礼乐 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礼乐文化”奠定了我国成为“礼仪之邦”,也叫“礼乐之邦”。“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毛亨 “毛诗”的开创者。一说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一说河间(今河北河间、献县)人。据称其诗学传自子夏,作《毛诗古训传》,传授侄儿毛苌。时人谓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毛诗是古文诗,所以说毛诗更为接近原本。

韩婴 汉文帝时为博士,汉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治《诗》兼治《易》,是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其诗语与齐、鲁大不相同,他推测《诗》之意,杂引《春秋》或古事,与经义不相比附,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外,韩婴的思想主张为广泛传播儒家思想,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做了思想准备。

《国风》 古代《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的民间诗歌,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罪恶有所揭露,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但也不尽是民间作品。它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小雅》 为《诗经》的一部分,共有74篇。《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与叙述武功的史诗不同,这些诗歌大都从普通士兵的角度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歌唱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

《周颂》 是文学作品中的《诗经》的一部分,是贵族在宗庙中祭祀鬼神和赞美祖先、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其中周颂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外,还有一部分于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从中可以看到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

大雅 大雅中的雅,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大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有31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蒹葭》 此诗出自《诗经》。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其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五经 指儒家的五本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谓开端。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阅读链接]

在诗经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在周朝时候,各诸侯国每年都要向周天子进献贡品。楚国的国君派使者吉甫带来了楚国特产白茅。吉甫是个非常有华的人,他一边朝拜天子,一边虔诚吟诵歌颂周王室、周天子兴旺发达的诗:“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周天子听后十分高兴,就授这位楚国来的使者吉甫“尹”的官职。让他每年初春时分,当老百姓们到田野干活的时候,在路上摇着木制的大铃,向老百姓采集民歌,采到后就让朝廷乐师配上乐曲,唱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