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礼仪制度的《仪礼》

在我国上古氏族公社时期,每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举行一种入社仪式,并由此变化而成了冠礼。冠礼是氏族公社中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必经的仪式。

按照当时的习惯,男女青年随着成熟期的到来,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正式成员的条件。

到了奴隶制社会,冠礼成为贵族在本族中举行的“成丁礼”了。贵族袭用了传统的形式,而赋予了新的内容,举行这种冠礼的目的是巩固贵族组织,加强宗法制度,从而有利于对人民的治理。成员们的权利和义务也都以此为中心,这就和氏族公社的入社仪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了。

再如乡饮酒礼,它起源于氏族聚落的会食制度。这种礼节主旨在于尊长和养老。周族自从进入中原,建立王朝,其父系家长制已转化成为宗法制度,原来习惯上应用的礼仪也转化为维护宗法制度和贵族特权的手段。乡饮酒礼就变成在基层行政组织中分别贵族长幼等次的礼节了。

在我国历史的早期,这种类似于冠礼、饮酒礼这样的礼仪很多,还包括婚假、丧葬、朝聘等。但是远古时期的一些礼仪流传到夏商周时大半都失传了,等夏商周的礼仪再流传到汉代时,又有很多也失传了。

到了汉代,有个博学多闻的人,他名叫叔孙通,他本是秦朝的博士,精通秦朝各种礼仪。到西汉时,叔孙通见秦代礼仪流传到汉代的已经非常稀少了,他决定要写一部书,来挽救这些濒危的礼仪知识。

终于,叔孙通经过长期的努力,大多还原了秦代礼仪,还拟定了一套朝仪,甚至有些还保留了远古及周代的生活礼仪,最终写成了一本《仪礼》,成为了儒家重要的典籍之一。

士人们重视《仪礼》一书,自然不能不影响朝廷的制礼作乐的工作。那时官员们的建言、驳难等都以“三礼”为理论根据,史书《晋书》和南北朝各史的“礼志”、“通典”、“文献通考”中保留了这方面的大量文字。

尽管《仪礼》17篇所记仪节制度,远远不能满足后世的需要,然而各朝礼典的制定,大都以《仪礼》为重要依据而踵事增华。我国历代王朝很重视礼制。每个王朝的建立,都要物色一些精于礼学的专家,来制定一整套礼仪,因为礼制对于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制度,维护阶级对立的社会秩序,都有很大的作用。

礼是儒家学说中的核心部分,先秦的“六经”中有《礼》,汉代将“五经”纳入学官,其中也有《礼》。唐立“九经”中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宋代立“十三经”,中间也有“三礼”。可见,礼一直是古代贵族子弟和一般士人的必修课程,大多数士大夫的知识结构中,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仪礼》原来就叫《礼》,汉代人称为《士礼》,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仪礼》。其实,改称《仪礼》也不无道理,因为《仪礼》17篇全是礼仪的详细记录,只记的仪节,不讲礼的意义。宋代学者朱熹说:

《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行得好,只管巧,至于情文极细密周致处,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以成书。

事实上,礼仪也好,礼俗也好,都有很大的因袭性。就拿跪拜礼节来说,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盛行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它并没有随封建社会的结束而绝迹。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儒林列传》上说,楚汉相争时,刘邦“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司马迁说他自己亲眼看到“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的情景,而流连忘返。

还有,《仪礼》作为一部上古的经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书材料,来源甚古,内容也比较可靠,而且涉及面广,从冠婚飨射到朝聘丧葬,无所不备,犹如一幅古代社会生活的长卷,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之一。

书中记载的古代宫室、车旗、服饰、饮食、丧葬之制,以及各种礼乐器的形制、组合方式等等尤其详尽,考古学家在研究上古遗址及出土器物时,每每要质正于《仪礼》。

《仪礼》还保存了相当丰富的上古语汇,为语言、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价值很高的资料。《仪礼》对于上古史的研究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古代我国是宗法制社,大到政治制度,小到一家一族,无不浸润于其中。

《仪礼》对宗法制度的阐述,是封建宗法制的理论形态,要深刻把握我国古代的特质,就不能不求于此。此外,《仪礼》所记各种礼典,对于研究古人的伦理思想、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仪礼》被后世的有识之士如司马光、朱熹等进行删繁就简,取精用弘的改革,摘取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人文精神的冠、婚、丧、祭诸礼,率先实行,并在士大夫阶层中加以提倡,收到了比较积极的成效,从而起到了捍卫民族文化的作用。

[旁注]

上古 我国传统说法中的三古之一,即上古、中古和近古,是属于较早的古代。一般被称为我国神话传说时期。《易·系辞》、《礼记·礼运》中都称伏羲时代前后为上古,也有称上古为夏王朝以前的时代,也就是黄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等时期。

周族 后稷创建的氏族。据《诗经·大雅》记载:“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相传姜嫄履巨人脚印而生弃,弃为周之始祖。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春秋战国之后多数诸侯国多以被封之地为姓,姓氏合一。

叔孙通 (?~约公元前194年)汉代礼学家,初为秦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刘邦欲废太子刘盈,他通以不合礼仪劝阻,高祖听从了他的意见。后来,他制定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宋代大学者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晋书》 “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作者是令狐德棻,他的一生为史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初唐史学的第一人。

六经 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这6部古书,从远古留存下来,在孔子之前,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执政者所宝重。《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谈到教育王室公子时所开列的教材即包含了这6部古书。可见它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儒林列传》 《史记》篇目之一,本篇记叙西汉前期多位五经儒学大师的事迹,并附带言及大师们的传承弟子数十人,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儒学兴盛的局面。它是合写众多儒学之士的专题性类传,因以“儒林”标题。

司马光 (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他的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稽古录》等。

[阅读链接]

随着封建制度的覆灭,《仪礼》及其派生礼典所记录的一系列仪节就失去了社会凭借,从而剥夺了它实践的可能性,但《仪礼》一书的仍然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仪礼》在我国古籍中属于很枯燥难懂的一种书,但只要认真,讲求点方法,总是能懂的。特别是利用以前学者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那对的阅读就更有帮助了。比如,对书里提到的各种名物礼器,如笾豆爵俎之类,既要细看注文,也要找有关书籍看看图,这就更能加强印象。如果把书中提到的各种器物分类记出,自然更好。此外对一些常出现的比较抽象的词汇,要弄清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