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治国之学的《大学》

那还是我国西周时期,社会兴旺发达,人们对生产、生活法则的认识,以及在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达到了比较齐备的程度,在这样的基础上。为了传承这些经验,从王宫到国都以及普通街巷,没有不设立学校的。

上自王公的子孙,下至老百姓的子弟,年满8岁的孩子,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其中包括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待孩子长到15岁时,再进入大学学习穷尽事理、端正本心、修养自身、管理人的原则和方法。

这些西周学校的设置是如此广泛,教学方法的次序和内容是如此详细分明,而所教的内容,都是人君亲身经历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不要求学习日常生活规则和伦理之外的知识。正因为这样,当时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应当做和不应当做的,这样各人就埋头尽力来做好自己的事情。

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能力。诸侯虽然是周王室的臣属,但在其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国君,拥有用人、财政、军事等方面的独立大权。于是,一些诸侯势力强大之后,他们便不再服从周王室的命令,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上述学校的教学体制不能推行,教化随世事而变迁,风俗也颓废败坏。

在这样的时代,孔子就独自开设私人学校,仿效先王之法,招收弟子习读《诗》、《书》和历史文献,把先王之道传授给弟子们。

孔子有3000多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叫曾参的弟子,深明其中真义,他把孔子的讲解写成书,名为《大学》,作为传讲的精义,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和说明,传播于世。

《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明确肯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事实上,这正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先王之道的宗旨在于弘扬人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人们只有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地走下去;志向坚定了便能够清静安心、思虑周详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任何事物都有根本有枝末,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孔子的这一思想,反映在曾参所著《大学》里,书中写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君主要达到这个“道”,有8个具体步骤。对此,《大学》里这样写道:

物格而后知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其每一项都以前一项为先决条件,而“身修”即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前4项是修身的方法途径,后3项是修身的必然效果。从《大学》开始,“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成为儒家经典。

曾参能够编著成流传后世的《大学》,以至于在儒学传播中产生巨大的效应,和他的家学渊源有很大关系。

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五帝”之首黄帝。西周建立的时候,曾参的先祖曲烈被封于曾,公元前557年莒灭曾。曾国太子巫逃到鲁国,曾参是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曾参的父亲曾点也孔子的学生,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对曾参的教育,从一开始就非常严格。

曾参小的时候,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曾参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了。

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

曾参16岁时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当孔子知道他被父亲打的这件事后,颇为感慨,认为小惩罚可以接受,大惩罚则可以避一避。否则的话,如果被盛怒的父亲打死的话,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从而造成终身遗憾。

曾参听到后认为,如果真的那样,自己的罪过就大了!可见曾参对父亲的感情之深。

孔子去世后,曾参为了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便开始聚徒讲学。当时曾参的门下有不少弟子,因而他被尊称为曾子。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在孔子过世后便也师从曾子,子思学成之后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曾子以他的建树,成为与孔子、颜子、子思、孟子比肩共称为儒家五大圣人。

曾子在生活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生都谨慎小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叫做“十目所视,十指所指”,意思是说,我一个人在房间里面,就好像有十只手指着我,十个眼睛看着我,我当然是循规蹈矩了。

曾子还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

曾子由于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打算聘请他为卿。曾子因为要在家孝敬父母,就推辞了。

曾子作为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自从著成《大学》,他和他的《大学》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被后世儒家尊为“宗圣”。

《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北宋教育家程颢、程颐特别重视《大学》,曾分别将它从《礼记》中抽出来加以改编,使之独立成篇。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朱熹在“二程”改编的基础上继续加工、编排,分为“经”、“传”,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和《论语》、《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在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极大。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朱熹的《大学章句》,随其《四书章句集注》一道,在封建社会后期一直被作为学校教育及科举取士的基本程式,由此,《大学》的思想内容也就通过朝野士大夫的思行言教而辐射到整个社会心理之中。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门。该文从实用主义角度,对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立业等等均有深刻启迪意义。

[旁注]

周礼 指《周礼》、《仪礼》和《礼记》三礼。它们是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三礼中的《周礼》又称《周官》,讲官制和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是儒家主要经典之一。

道 也称道家,是我国古代主要思想流派之一,是后世道教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慎到、杨朱等。道家以道、无、自然为主,天性为核心理念。他们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了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修身 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主张通过修身使自己身体健康,通过养性使自己心智本性不受到损害,再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是我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常用的丰富自己内涵修养的方法。

黄帝 又名轩辕帝,是我中华民族的始祖,我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因为在他统治期间,我国的土地是黄色的,所以称为黄帝。

曾参 (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字子舆,16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我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孔伋 (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据说孔伋曾师事曾参,孟子是其再传弟子,又据《孟子》中记载:孔伋曾被鲁缪公、费惠公尊为贤者,以师礼相待,但终未被起用。

卿 本义是飨食,从字形上意思是“陪着国君吃饭的人”。后来,卿也和“相”一样,变成了一种高级官职的名称。也称“上大夫”,汉时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都是当时的高官。

程颢 (1032年~1085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嘉祐进士,宋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程颢曾和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朱熹 (1130年~1200年)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等。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士大夫 我国古代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我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出现于战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

[阅读链接]

孔子常常和他的弟子们讲如何修身的道理和方法。一天,弟子们向孔子请教:“老师,为什么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呢?”

孔子说:“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众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