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劳山历险

历史上,著名人物,特别是杰出的军事人物,多有大难不死、化险为夷的不平凡的经历。周恩来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0 年 1 月, 22 岁的周恩来,曾同国人一起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同日本提出的山东问题由日中“直接交涉”,领导天津各校学生数千人赴直隶省公署请愿,同于方舟、郭隆真、张若茗遭到官方拘捕和审讯,经多方斗争获释。1925 年 6 月,周恩来率领党军两个营和黄埔军校学生军一个营参加广州各界群众声援上海人民和香港工人的反帝游行示威,队伍途经沙基时,在沙基的英帝国主义军警悍然向游行队伍开枪,与周恩来挽臂而行的同志,左右两人都饮弹身亡,而他却安然无恙。随后,在搜捕刺杀廖仲恺的凶手时, 蒋介石临时改变口令,提前戒严,使驱车前往司令部的周恩来遭到迎面射击。司机看到对面举枪,急打方向盘躲闪,结果子弹连续击中司机的头部,他又一次幸免于难。1934 年,第五次反“围剿”中,国民党 6 架飞机突然临空投弹,周恩来闻声大叫“卧倒”,并飞身扑向 18 岁的肖华把其压在身下,接着一声巨响,炸弹在不远处爆炸,尘土落满了他们全身,他又一次平安度过。据周恩来身边同志回忆,类似上述出生入死的事例,周恩来竟经历过 22 次。其中的劳山历险,便是最惊险的一幕。

1937 年 4 月 25 日,一辆军用敞篷汽车从延安城南门开出,驶向通往西安的山路。驾驶楼里,坐着神情自若的周恩来副主席。昨日他同毛泽东主席谈了一天,现在要去西安同国民党代表顾祝同、张冲谈判,尔后还要赴庐山与蒋介石谈判,协商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一路车轮飞驰,黄尘滚滚,洋溢着欢声笑语。车上有代表团成员张云逸、孔石泉;有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随从副官陈友才,警卫队副队长陈国桥等,连同警卫战士、记者、翻译共 25 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久经沙场的将士,但坐汽车上省城,有的还是生平第一次, 焉能不心驰神往,谈笑风生。

这时,陕甘宁原有苏区得到巩固与发展,苏区范围北起长城,南达淳化, 西界固原,东濒黄河,全区连成一片,总面积约 13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 200

万。不久即改称陕甘宁特别行政区,下辖 36 个县和神府特别区。由于苏区迅速恢复扩大,未来得及巩固,残留在苏区内的民团、地主武装、散兵游勇、地痞惯匪和叛变投敌分子等,形成 43 股数量不等的土匪武装,他们经常为非作歹,袭扰苏区人民,破坏生产建设,严重影响社会治安。还有少数土匪受国民党特务的唆使和支持,破坏苏区交通,袭击、暗杀共产党干部和红军人员。在这些股匪中,其人数最多、危害最大的是李清伍这股悍匪。

李清伍是河南人,随父母逃荒来到延安黄龙山麻洞川老沟村。他自幼舞枪弄棒,打架斗殴,长大后当上土匪的小头目。1935 年红军占领甘泉,将其队伍收编为甘泉县红军独立营,李清伍任教导员。他恶习不改,不务正业, 只知吃喝嫖赌抽,借东北军围攻红军之机,将甘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杀害, 同国民党临镇民团团总姬延寿互相勾结,重操旧业,四出杀人越货,为害乡里。他接到潜伏在延安城里的土匪坐探冯长斗的密报后,便率领 100 多名土匪连夜翻山越岭,在劳山设伏,准备袭击红军的军车,目的是抢劫财物。

劳山自西向东,将延安和甘泉两县隔开,属黄龙山的支脉。在黄土高原沟壑丘陵起伏的地形中,它虽不算高峻,但由于深沟纵横,梢林荒草遍地, 便显得异常显赫。卡车吼叫着,沿着劳山北坡路,吃力地从一道沟谷爬上一道山梁。过了山梁就到了甘泉县境。卡车一头扎进了簸箕状的山凹凹里。

突然“砰!”一声清脆的炸响,在山谷里引起阵阵回声。“什么声音?”陈友才出于职业习惯,本能地掏出手枪。“好像是甩皮鞭子。”刘久洲向外张望着说。

可是,卡车忽然怒吼加力,朝着正前方的 10 多丈高的大坝梁子猛冲。原来那“砰”的一响,惊动了周恩来,他意识到情况异常,且山凹凹是块险地, 于是他一边观察,一边命令司机:“冲,加大油门,冲上坝梁!”

接着,又是“砰砰”两声枪响。

司机也意识到了情况危急,便将油门一踩到底,卡车喷着黑烟,喘着粗气,直冲大坝梁。

岂料,坝梁上忽然像炸爆豆一样噼里啪啦响了起来,埋伏在山梁上的土匪,步枪机枪同时开火,刹那间司机便倒在驾驶座位上,浑身鲜血直流,卡车轮胎也被打破了,车头一歪,停在了山梁下。

几乎是在枪响的同时,周恩来已飞身从汽车上跳下来。车前玻璃被子弹打坏,但却未伤周恩来一点皮毛。他身贴车头,急令车上人:“下车!散开! 还击!”

张云逸将军一边拔枪还击,一边命令陈友才:“陈副官,你和警卫员马上掩护周副主席转移,陈副队长,你负责组织战士抵抗!”

干部战士纷纷跳车,抢占有利地形,抗击敌人袭击。陈友才还未来得及跳下汽车,腿部已经中弹。警卫员转身要扶他,他将手臂猛力一挥:“别管我,掩护周副主席快撤!”

陈友才身着西装,头戴礼帽,被敌人认为是个大官,因此马上吸引了一阵密集的火力。陈友才为了吸引更多的敌人,利用汽车作掩护,与敌人展开对射。

周恩来在听到第一声枪响时,已经迅速看清了地形,山凹谷地中间是个潭,潭左边是一片苇塘,苇塘后是沙质的土山包;潭右边是一片茂密的大梢林,林后是条深沟。枪声连续响起时,周恩来已判明:坝梁上枪声密集,已被封锁;左侧沙质山包和峰壁上是最先响枪的位置,显然有敌人埋伏;右侧梢林一片寂静。从当时的政治气候及枪声判断,袭击者不大可能是国民党军, 很可能是土匪武装。那么土匪所关注的目标自然是财物,不是车上的人员。因此梢林后的沟里可能不会有伏兵。

周恩来在刹那间已经定下决心:“突围,尽快摆脱敌人!”张云逸、孔石泉、吴涛等人在周恩来的带领下,迅速离开公路,钻进茂密的梢林中。

事后查证的结果正如周恩来所料,李清伍就是在坝梁上的山神庙里指挥

这次伏击的。他的护兵李卓才曾指着钻入林子的周恩来一行人喊叫:“看, 那几个人要跑!”

“嗯!”李清伍鼻子里喷着一股气息,“早就看见了。” “那就快追吧!”

“追他干甚!”李清伍白了一眼护兵,“跑得了和尚,还跑得了庙,金钱细软全在车上呢!”

周恩来等人进入树林后,虽然枪声仍然不断,打得树木枝叶脱落,但这种乱枪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已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一行人转过一个山头,喘息稍走,才发现张云逸的手部被子弹擦破一点皮,孔石泉的衣领被打穿两个洞。顺沟转过几个山包,发现前边是两丈多高的土崖,两边是悬崖峭壁。警卫员见状,急得满头是汗,不知如何是好。

“不要紧张!”周恩来轻轻摆了一下手,“嗯,办法是想出来的么。” 轻松的语气驱散了人们心头的焦急情绪,战士曹鸿都望着低垂的树梢,心有所动,便紧跑几步纵身一跃,抓住树枝,顺势荡去,脚在悬崖上猛蹬两下, 一把抓住崖头的灌木便登上悬崖,他迅速解下绑腿,把崖下的人一个个拽到悬崖上。

周恩来伫立崖头,望着山下枪响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

作为周恩来的警卫副官,陈友才为了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周恩来等领导人撤退,拖着一条受伤的腿,拼命同敌人周旋,战斗到最后一息。

这次历险,红军牺牲了 11 名同志。据当时曾在李清伍手下当土匪的高彩娃回忆,土匪门冲下山梁一窝蜂拥上卡车时,不禁大失所望。车上既无金银财宝,也无大烟土及绫繹绸缎。他们不甘心一无所获便去搜查牺牲了的战士, 只从陈友才身上搜到一张名片。这张名片是陈友才为到西安联络工作而装在身上的,那上面印着周恩来⋯⋯

李清伍一听到这三个字,立刻脸色全白了,惊叫着:“啊呀,坏了!桶下大乱子了!快,快跑!”霎时,这群土匪成了鸟兽散。此后不久,他和他的土匪全部被红军剿灭。

当周恩来一行走到三十里铺时,卡车遭土匪袭击的消息便传到了延安。于是,骑兵、步兵、民兵紧急出动,赶赴出事地点。土匪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望着战友们的尸体和鲜血,张云逸流下了痛惜的热泪。

周恩来顾不上休息,第二天又启程赶赴延安。临行前,他匆匆跑到军委医务所,看望安慰负伤的警卫战士。他的贴身警卫刘久洲泪流满面地哭着说: “周副主席,我不能保护你去西安了⋯⋯”“别哭,小鬼,很快会好起来的。我还会来看你。”周恩来动情地说。

1969 年,周恩来还到北京前门饭店看望了担任饭店革委会主任的刘久洲同志。他对在场的同志们说:“30 多年一晃眼。30 多年前他跟我在一起,我在劳山遇险,他为了掩护我,身负重伤,是个好同志啊!”

1973 年 6 月,周恩来总理陪外宾到延安访问,谈到劳山遇险之事,无限感慨地说:“我一生中曾遇到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是这一次。”他要为陈友才等同志扫墓,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同志的坟墓没有保存下来。周恩来十分难过地说:“陈友才同志牺牲得很英勇,要把烈士们请进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1985 年 6 月,陕西省甘泉县人民政府,在沿湫山发生战斗的地方,为烈士们竖立了一块石碑,算是了却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一桩心愿。周总理如

果地下有知,定会赞扬甘泉县人民政府这件事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