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之滨干戈起
1928 年 4 月底 5 月初,中共江苏江北特委领导的通如海泰农民起义,也是发生在华东地区的一次声势较大的起义。该区位于江苏中部,濒临黄海和长江,靠近国民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上海,物产丰富,人口稠密, 国民党统治稳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地区领导过一定声势的工人、农民和学生运动,党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都比较好。
泰兴、如皋、靖江、海门、南通等县数万农民起义后,首先打掉了如皋、泰县两县公安分局和驻防警察机关,然后向各地地主恶霸等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进攻,分粮食,烧契约,镇压土豪劣绅,并且提出“土地归农民”、“建立苏维埃政权”等口号,在如皋成立了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起义遭受挫折后,中共南通特委(后改称通海特委)领导各县党组织,先后建立了一些游击小组和游击队,结合群众斗争,积极开展活动,使革命力量得以恢复和壮大。随着斗争的发展,逐步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政权。1930 年 4 月, 两个支队合编为红军第 14 军,何昆任军长,李超时任政治委员。不久,中共江苏省委“二大”通过的《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的目前“统治阶级正在日趋崩溃,而革命运动正在继续发展走向高潮”,“党领导群众斗争的总策略, 必须坚决运用进攻的路线”,并指责所谓不动主义是阻碍农民运动的最普遍危险的倾向等“左”倾错误观点的指导下,红 14 军盲目进攻敌人的坚固据点, 战斗接连失利,何昆牺牲,最终遭到失败。
通如海泰农民起义,发生在国民党统治腹心地区,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敌人,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在敌人严密统治下的人民群众。它所建立的革命武装在临海濒江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两年之久,为党和红军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