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挚的爱情 简单的婚礼

1937 年 5 月 16 日,是罗荣桓和林月琴结婚的日子。这时,延水河两岸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绿油油的,地里的高粱、谷子都长出了嫩嫩的小芽。山崖上,迎春花、百合花、山丹丹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的花蕾,扑鼻的清香,令人心醉神驰。东风习习,春光明媚,给婚姻带来了吉祥、和谐的气氛。

战争年代,戎马倥偬,革命者没有多少充裕的时间,携手并肩,花前月下,情愫绵绵,谈情说爱,一般男女双方志同道合,谈得来,便很快可以成为有情人和眷属。罗荣桓和林月琴也是这样。一段时间,红军后方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每当晚霞抹红西方的天空,夜幕即将降临时,都要练习骑马,并笑嘻嘻地把警卫员、马夫支走。同志们晚饭后常问警卫员:“罗主任呢?”警卫员说:“他一个人练骑马去了。”不少人心中纳闷或小声嘀咕: 罗主任是从井冈山下来的,身经百战,长征二万五,难道还不会骑马吗?对这个问题了解得最清楚的自然是正在党校学习的林月琴,她只要看到罗荣桓骑着白马过了河,便悄悄走出校门,于是校外的小树林里,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和足迹。这时,飞倦了的小鸟也唧唧喳喳地或飞向林中,或棲栖在屋檐下。

一天,一轮明月当空,银白色的月光照得河水亮晶晶的,也映出了罗荣桓高大的身躯和林月琴的倩影,四周万籁俱寂,只有流水在悄悄地歌唱。

“小时候,我只念过《百家姓》、《千字文》和《女儿经》,参军后, 由于张国焘实行愚兵政策,打击知识分子,吓得我不敢看书学习,从前学习识的字,也大半还给了老师。”林月琴诚恳地说。

“你还年轻,文化低可以学,可以逐步提高。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嘛。”罗荣桓鼓励道。

“听说你是大学生,又是个大将军,文化挺高,军事政治什么都懂,我可得好好向你学习呀。”林月琴进而又说。

“你也有很多长处嘛。听何长工同志讲,在四方面军转战川陕,三翻雪山,三过草地时,你带领一批童养媳和丫环出身的女战士,抬担架,运送粮

食弹药,缝制军衣⋯⋯你忠实、积极,吃苦耐劳,艰苦朴素,严守纪律。能有你这样的女同志终生为伴,我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林月琴平心静气地听完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心里感到暖烘烘的,但不知为什么,她的头却不由自主地低垂下来,半晌没有再说什么。

接着,罗荣桓又说到了自己的家庭和经历,包括他曾结过婚,老家还有一个女儿,可他参军时已经写了离婚书,脱离了婚姻关系的情况,以及自身的一些弱点。可谓推心置腹。真诚坦率的交谈,进一步密切了两人的感情。于是,他们很快向组织提出结婚的申请。

简朴的新房里,贴上了鲜红的喜字,用两张铺板拼在一起的本板床上, 铺上了林月琴刚刚翻晒过的一张狗皮褥子,上面盖上一个旧毯子,两床半新半旧的棉被放置在床铺中央。再加上借用房东的一张黑色的桌子,一把老式的竹椅和一个脸盆。此外,新房里别无其它摆设和家什。

这天,正好星期日,前来贺喜的战友络绎不绝。那时不兴送礼,只有远在西安的老战友宋裕和给捎来半袋白面。于是罗荣桓请伙房的炊事员给擀了很多面条。

婚礼十分简单,没有酒肉,没有水果,甚至连一块奶糖都没有。尽管那时物质生活很菲薄,精神生活却非常充实。新房里,高谈阔论,欢声笑语, 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同志们纷纷祝贺新郎新娘同心同德,甘苦与共,并肩携手,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的高潮的到来,为民族解放,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贡献力量,建功立业。

洞房花烛之夜,政治部的所有同志,无论是部长、干事、警卫员、马夫和全体来宾都吃了新郎新娘的喜面。尽管面条里没有肉,连油也很少,只放了点白菜、萝卜,但大家仍然感到香气扑鼻,味道极好。从此,罗荣桓和林月琴,开始了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和衷共济、艰苦奋斗的美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