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救命粮

谢益先同志参加红军前是个穷苦的农民,家中一贫如洗,他同母亲和弟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直到共产党在他家乡领导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他家才翻了身。可是好景不长,国民党反动派又翻了天,向穷人反攻倒算,并打死了他的母亲。他怀着深仇大恨埋葬了母亲,把不懂事的弟弟寄养在亲戚家里,一跺脚当了红军,决心为穷人打天下,求翻身。

他平常寡言少语,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入伍时间不长,在革命的大熔炉里很快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战士。一到战场上,他就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反动派消灭光。对待同志和人民,他像春天般的温暖,满腔热情,甚至想把心掏给人家。

红军长征到了毛儿盖,这里是草地的边缘,上级决定在此筹粮,准备北上过草地。那时虽然正是收获季节,可当地人烟稀少,部队多,粮食不敷分配,每人只分了三四斤小麦。可它是救命粮,大家都把它视作宝贝,缝个小布袋装起来,行军带着它,睡觉枕着它,有人还在袋子上绣着自己的名字。谁心里都明白,这几斤麦子同生命几乎可以划等号,没有它,要想活着走出气候恶劣的茫茫水草地是难以想象的。

红军是铁打的英雄汉,他们带着这仅有的一点粮食和简单的行装,踏上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草原上气候恶劣,时阴,时晴,忽雨,忽雪。没有道路,没有向导,没有干净的水,没有可食的东西。草丛下沟渠交错,泥泞不堪,腐草结成的地表面十分松脆,人在上面行走,稍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潭难以自拔,甚至有灭顶之灾。

一天,红军正在没膝的水草地中跋涉,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年轻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草地上。看他们瘦骨嶙峋的样子,就知道饥饿在长时间折磨着母子三人。可怜天下父母心, 虽然年轻的母亲饥肠辘辘,但一面拍着怀中的孩子,一面哄着,“好孩子, 别哭,明天妈给你们买烧饼。”身边大一点的孩子听说“烧饼”二字,抬起头来,眼睛亮了,但有气无力地问:“妈妈,能买到烧饼吗?”母亲眼睛里的泪水滚落下来,呜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红军指战员都在母子面前停留一下,有的抓一把炒麦递给那个妇女,有的摸摸干瘪的粮袋遗憾地走开了。

部队继续前进,但行列里却少了谢益先同志。同志们正在着急,以为他掉队了,他却从后面追上了队伍。“你怎么才上来,病了吗?”刘文章关切地问道。“没有,看那两个孩子去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你认识她们吗?”

“我怎么能认识她们呢!那个归女说,她是川陕根据地来的,亲人都被国民党杀了,房子也被烧掉了。她和一些老乡们在红军掩护下,才带着孩子逃出来。可是虎口余生,又到了这不毛之地。如今断粮了,大人还可挺一挺, 可孩子怎么受得了。”

听他这番话,同志们心里都感到沉甸甸的,可是,像她们这样的穷苦人, 比比皆是,真是爱莫能助,至少是难助呀。

从此之后,谢益先同志有了很大变化。过去,一到宿营地,他就忙着拾柴、烧水、搞卫生;现在,只要放下背包,他就一人悄悄走开,等大家吃完干粮才露面。同志们若问他:“吃了吗?”他就拍拍肚子说:“吃了!”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战友,去找野菜去了,遇到没有野菜可吃,就干脆喝点凉水充饥。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要吃点粮食,要是不够,

大家可以凑点!”“日子长着呢,现在能省就尽量省点。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干粮呢!”他回答得很坦然。

“别把身体拖垮了!”“没什么,在家吃苦吃惯了。”他决心咬着牙关渡过困难。

话虽这样说,但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同志们常常发现他走起路来老是东摇西晃,人也瘦得厉害。就这样,他丝毫没有松懈自己的斗志,有事就和别人抢着干,每次到远处送信都少不了他。

人的精神作用和革命毅力毕竟是有限的,他终于支持不住了,行军中一步一喘,几步一歇。一次休息时,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他在牺牲前, 嘴里还在念叨:“那两个孩子不知怎么样了?”直到副班长告诉他,到团里送信的同志曾经看到那个妇女还跟着团部时,他那瘦削蜡黄的面部才露出了笑容,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大约是在部队走出草地的那天,同志们又看到了那位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正在路边张望,一下子认出了谢益先班上的同志,便高兴地走过来,笑着向同志们打招呼:

“喂,同志,姓谢的同志在吗?”“叫谢什么,我们有好几个姓谢的。” 一个同志回答说。

“咳,就是不知道叫啥名,问他时他不说。要不是他留下这条粮袋,连他姓什么也不知道呢!”说着,她拿出一条洗得干干净净的干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地绣一个“谢”字。啊!这不是谢益先同志的粮袋吗,怎么到了她手里呢?没等同志们寻根问底,她就说起来了:

“那可真是个好同志,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都走过去了,他站在我们跟前问长问短,看着我那空米袋子直摇头。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我。这可不行,粮食就是人们的生命,我怎么能全收下呢?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年小体弱不吃东西可不行啊。’说罢,丢下粮袋就走了, 我怎么喊,也喊不住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吭声。唉!多亏这些干粮哪,不然,我们娘三个早就饿死了。”说着,她又问那个姓谢的同志哪去了。

现在,班里的同志才明白,谢益先不吃干粮,是因为他把干粮送给了老乡。他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同志们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出了什么事情?”那个妇女见状收敛了笑容,不安地问道。“他⋯⋯ 他死了”一个同志抽抽噎噎地回答。

她眼圈红了,紧接着两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干瘦的面庞滚落下来。她低下头,两手抖动着空空如也的粮袋,目光呆呆地盯着布袋上的“谢”字, 然后又弯下腰,对孩子说:“孩子,永远记住,我们是红军用生命救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