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以 6 艘航母上的 423 架舰载机成功地偷袭美国海军珍珠港基地之后,使美军遭到重创,尽管在以后的珊瑚海、中途岛及莱特湾航母舰载机大决战中美国海军战绩赫赫,但因缺乏预警指挥系统而招致的余日痛恨,一直激励着海军发展早期顶警系统的念头,战争期间,为了及早探测敌海上及空中目标,通常派雷达哨舰在舰队前面开路。后来,随着舰载机飞行速度的提高,这种雷达哨舰的作用越来越小,其主要问题就是舰上雷达天线的高度大低,对海探测距离只有 20 海里左右,对空也不过几十海里,真正发现目标后再通知舰队作好战斗准备也只有几分钟的预警时间,可见早期预警是海军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

根据登高远望、居高临下、站得高看得远这样一些常识,人们意识到只有将雷达天线升高,才能扩大雷达的视距。计算表明:如雷达天线高度为 5

米,探测飞行高度为 100 米的来袭飞机时,其发现距离只有 50 公里,也就是说只有 1~2 分钟的预警时间;如把雷达升至 1 万米高空,探测同样高度的目标时,其发现距离便增大了 10 倍,可达 500 公里,预警时间就可增至 20 分钟左右。为此,人们想到了发展空中预警机的问题。

早在 1945 年底,二次大战刚刚结束,美国海军就开始研究预警机。当时, 把较先进的警戒雷达装上了小型 TBM3W 型飞机,改装成世界上第一架“柯德尔克”型舰载预警机。之后,又将 C-IA 小型运输机改装雷达后成为 XTF-IW 型预警机,并于 1958 年 3 月 3 日试飞成功,定名为 E-IB“跟踪者”舰载预警机,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预警机。该机是一架双发动机小型机, 总重只有 11 吨,天线罩呈椭圆形伞状,长达 9.7 米,宽 6.1 米,占机身总长的 4/5,以高出机身 1.5 米的高度背在机身上。这种飞机搜索雷达的探测距离为 200 公里,1960 年 1 月 20 日正式服役,共生产 88 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