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以来航空母舰经历过哪些重大技术发展?
1946 年,第一架“鬼怪”型喷气式战斗机在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这种在重量和航速方面都比螺旋桨飞机大好几倍的喷气式飞机使航空母舰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老式的弹射阻拦装置和直通型飞机甲板已很难满足它的战术需求,于是,航空母舰开始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
1950 年,英国研制成功能弹射 30 吨以上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的蒸汽弹射器,并正式装备“英仙座”号航空母舰使用。40 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大、中型航空母舰都是装备这种弹射器。
1951 年 8 月,英国“凯旋”号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第一次从 10 度斜角的飞行甲板上试飞成功。1 年后,美国海军“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经过 400 多次试验,也正式采用了这种飞行甲板。这种飞行甲板分起飞区、降落区和待机区三大部分,直段部分用于舰载机弹射起飞,斜角部分用于降落,上层建筑前方的三角区则用于停机。这种起飞、降落和机种调整互不干扰又可同时进行的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倍受青睐,目前大、中型航空母舰还都在采用这种甲板形式。
1961 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美国海军 9 万吨级的“企业”号正式服役,把航空母舰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最高点。核动力装置的采用,赋予航空母舰极大的续航力。
1964 年,“企业”号航母进行了总航程达 3 万公里的无补给环球航行。
30 年来,“企业”号航母仅更换过 3 次燃料,累计航程却已达 50 万海
里,相当于绕地球航行了 23 圈。目前,这种超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世界上已有
- 艘服役,都集中在美国。到本世纪末,此类航空母舰将发展到 15 艘,其中
美国 9 艘,前苏联 4 艘,法国 2 艘。蒸汽弹射器、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和核动力推进这三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航空母舰的突击威力和远洋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