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 州 市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与河南省毗邻,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我国著名的药都。1986 年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市历史悠久。3000 多年前的商朝成汤曾建都于此,所以史称亳都。据《史记》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自此,亳州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都城。西周时,这里为焦国。秦置谯县。三国时为魏国的谯和陪都。北周时改为亳州。1921 年改州为县。1948 年解放后成立亳州市,1949 年市县合并为亳县。1986 年撤县设市。亳州地处中原,英杰辈出。东汉著名神医华伦、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思王曹植、道教至尊老子、巾帼英雄花木兰皆生于此。现在亳州是阜阳下辖的县级市,总面积 2226 平方公里,人
口 130.5 万。
亳州自然条件好,农、林、牧、副、渔门类齐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茧、烟叶的生产基地。又是著名的芍药之乡、酒乡,以盛产优质白芍而闻名全国。亳州种植白芍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有很大市场。亳州是古井贡酒的产地,此酒味醇、馨香,色清透明,是酒中珍品,誉满中华。亳州历史上就是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和集散地,现在这里有国内一流的中药材交易大厅和规模宏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亳州所产的亳芍、亳菊都是中药中的珍品,全市种植 200 多种药材。有“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的美称。亳州已经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骨干,具有酿酒、卷烟、纺织、机械、建材、食品、皮革、造纸、桐木加工等 10 余种工业部门的工业体系。1996 年亳州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居安徽省各县(市)之首,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省第二。亳州市曾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和“平原绿化先进市”。
名胜古迹遍及亳州大地。涡河北岸有汤王墓又称汤陵,相传是商王朝开国者成汤的衣冠冢。陵四周环植古树,林深幽静,立有清代书法家梁■手书“商成汤之墓”石碑。城父集有章华台,是春秋楚灵王所筑离宫,古城址长约 3 公里,方形。城南双沟集有金朝末代君主完颜守绪落魂之地。东关外有“木兰祠”,相传木兰是亳州东魏村人,隋朝恭帝时,募兵戍北,木兰代父从军,名震古今。城内北大关帝庙内的花戏楼,是一座 300 多年前的古戏院。建筑富丽堂皇,小院清幽秀丽。整个建筑群分戏楼、钟楼、鼓楼、坐楼和关帝大殿几部分,是研究清初建筑很有价值的实物。地下甬道,俗传是“曹操运兵道”,据考证,可能是元初遗址,分布于四门大街,在地下 4 米深处延
伸,多半是砖石结构,双道并进,中间相隔 1—3 米,长数百米,道道相通, 均成丁字形,可传话,道壁上可点灯。曹操故居在亳州东郊。城中有谯望楼, 为曹操所建,曹植在此作《画角三弄》,城东南有八角台,是曹操宴饮军士处。城东城西各筑一观稼台,以观农耕。城东还有曹操庙、曹丕庙。城南郊有曹操宗族墓群,曾在这里挖掘出土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鎏金铜器、象牙和玉器、字画砖等上千件文物,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陀故宅又名华陀庙、华陀祠,传说是东汉名医华陀设馆教学的地方。亳州素有“仙乡”之称,城中有寥阳万寿宫、玉清万寿宫,都是祭祀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