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

满洲里市是我国陆运口岸城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西部,北与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 54 公里,总面积 696.3 平方公里,分市区和矿区两部分,有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苗、俄罗斯、维吾尔、白、黎、柯尔柯孜等 20 个民族。全市人口 15 万多。

满洲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扎赉诺尔矿区就是著名的“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遗存地。1933 年以来在扎赉诺尔矿区煤田开发中陆续发现了 16 个头骨化石,并先后出土了 3 具猛犸象骨骼化石,发现了拓跋鲜卑人祖先的墓群,证明 1 万多年以前生活着与北京“山顶洞人”有渊源关系的蒙古人种的“扎赉诺尔” 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细石器文化。这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先后为东胡、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领地。清朝雍正年间同俄国签订了一系列界约后,开始设官镇守,有了戌守边疆的哨卡。

满洲里作为地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是本世纪初。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俄国根据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中俄密约》有关条款,在我国东北地区建成和西伯利亚铁路相连的东清铁路,进入中国的首站定名“满洲里”。是“满洲”二字的俄语音译,满洲是清代满族的自称,又是满族发祥地——我国东北地区的代称。此后,随着人口增加,由几幢建筑物逐步拓延而具有了城市雏形。1905 年,根据《中日满洲善后条约》以满洲里为商埠,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正式设立满洲里海关,逐渐成为名闻中外的陆运口岸名城。1927 年 3 月,满洲里开始了市级建制的历史。1949 年 4 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将扎赉尔街与满洲里合并,统称满洲里。

满洲里市环境优美,全市被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簇拥着,夏季郁郁葱葱, 冬季银装素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碧波浩瀚的达赉湖又叫呼伦池或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 93 公里,最大宽度为

41 公里,湖水面积约 2600 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 5 米左右,最深处可达 8 米。

达赉湖有 1 亿多年的变迁史,在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湖水时多时少。湖水多时,顺着达兰鄂罗木河和额尔古纳河流入鄂霍次克海,湖水少时则成为内陆湖。受水系变化的影响,达赉湖的水质不断出现淡水和微咸水相互转换现象。当湖成为外流水系时,湖水是淡水;湖为内陆湖时,湖水则变成微咸水。

达赉湖中有各种鱼类 30 多种,主要有鲤鱼、银鲫、红鳍鲌、狗鱼和鲇鱼, 还盛产白虾。湖中的水生动植物也十分丰富,其中有浮游植物:绿藻、硅藻等;浮游动物有桡足类、枝角类等 37 种。

达赉湖水域宽广,湖区沼泽湿地连绵,草原辽阔,食饵丰富,是鸟类栖息的好环境,可称得上天然鸟类博物馆,是世界上少有的鸟类资源宝库之一。

满洲里市有着丰富的褐煤资源,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满洲里市形成以当地资源为基础,以内地和境外市场为导向,以草原城市为特色的具有多功能的对内、对外开放城市。

1984 年,满洲里市被国务院定为乙级开放城市,1985 年被定为甲级开放城市,1986 年,随同呼盟被国务院批准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1992 年 3 月 9 日,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开放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