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
本溪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是进入辽东半岛东部山区的起点。它南邻边城丹东,北连省会沈阳和煤都抚顺,东界吉林省通化市,西与古城辽阳接壤, 整个地区呈哑铃状。市境总面积 8420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156 万,有汉、满、
回、蒙古、朝鲜等 20 多个民族。
本溪距省会沈阳市 69 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据考古发现,位于本溪山城子村太子河支流汤河右岸的庙后山南坡,是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也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北部的一处遗址。早在 40 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虽然本溪地区历史悠久,但本溪城市却在近代才产生,其一是山高林密,土地空旷,人烟稀少,虽然贮藏了丰富的资源宝库, 却无力大量开采;其二是地处边陲,为多民族聚集区,民族上层统治者之间常常相互冲突,历代统治者多于本地修堡防守戌边屯口。直到清朝末期光绪年间,日本大仓财团利用日俄战争胜利之机,在本溪湖开办大仓煤矿,用机械采煤,近代工业开始兴起,而且水陆交通日臻便利,清政府因此于 1906 年在此设立县治。“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又以日满合办的名义继续掠夺本溪的煤铁资源,1939 年设立“本溪湖市”,本溪城市由此而形成。1945 年抗战胜利,本溪市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6 年一度被国民党占领,1948 年解放设立本溪市。本溪地名源于清代雍正五年(1727 年),本溪湖因当时湖水很少而形状象犀牛角,故称杯犀湖, 后因为难写难认,改称为本溪湖,本溪也因此得名。
本溪是一座山城,山地面积约占全境的 80%,地势中部和东部较高,西南部较低,城区周围被群山环抱,主要山峰有花脖子山、长硅子山、西大顶子、五女山等。清澈的太子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市区,沿河两岸形成一条狭长的河谷盆地。境内河流有 90 多条,分别流入浑江、太子河、草河。
由于本溪多是山区,水流湍急以及地质构造复杂等因素,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因拥有我国北方最长的地下充水溶洞——本溪水洞而闻名于世。1994 年,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三批风景名胜区。本溪水洞风景区是由本溪水洞、温泉寺、汤沟、关门山、铁刹山、庙后山六个景区组成,沿太子河呈带状分布,总面积 44.72 平方公里,是以著名的本溪水洞为主体、融山、水、洞、泉、湖、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抗日战争纪念地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本溪水洞又称谢家崴子洞,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第一长地下暗河,系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着生于奥陶纪地层中, 洞口宽大、粗犷自然、云雾缭绕、气势磅礴,洞口上端刻有薄一波手书“本溪水洞”四个大字,有可容纳千人的“迎客厅”。洞内分水、旱两洞,相背而生,以水洞为主,旱洞为辅。水洞洞内深邃宽阔,已探明地下暗河长 3000 米,80 条游船往来穿梭,水流终年不竭,河道曲折蜿蜒,清澈见底。洞顶和岩壁钟乳石发育较好,千姿百态的石柱、石笋、石花、石幔等引人入胜。旱洞洞壁拱脚多呈悬空鼎状,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洞洞相通。因此,水洞被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
汤沟以高热泉著称,又称“地热村”。热泉从石缝中喷涌而出,水温 73
℃,与小溪汇流后形成温泉河,这里曾是杨靖宇将军领导的抗日联军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今建有杨靖宇将军和民族英雄邓铁梅将军纪念碑。
铁刹山足东北道教的始兴地,峰顶云光洞内有石龙、石虎、石蟾蜍、石
莲盆、石木鱼、定风珠等八样珍宝,实为钟乳石相形而名。从清顺治八年开始,道教龙门派第八代祖师郭守真收徒传道,至今已有 340 余年,道士辈份
已传第 25 代,有 36 部道经和 12 部教典,现存于沈阳太清宫。铁刹山至今还
保存着摩崖石刻、碑刻、铭文等道教文化 40 多处。
本溪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地下埋藏金属和非金属矿藏 100 余种,素有“宝盆”之称。金属矿主要是铁矿,埋藏较浅,适于露天开采。铁矿石的磁性率较高,所炼生铁被誉为“人参铁”,驰名中外。非金属矿主要有煤炭, 盛产无烟煤和炼焦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