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在省会郑州南 80 公里处。地势西部和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属伏牛山余脉。中部和东部为平原,属黄淮平原一部分。境内主要河流有颍河、双泊河、清■河等。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相传早在远古时期在许昌一带繁衍生息的是许氏部落,故而称许地。春秋为许国地,秦置许县。东汉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汉献帝迁都于许县,

改称许都。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 220 年)曹丕称帝后,改许县为许昌县, 以“魏基昌于许,汉征绝于许”而得名,并成为其五都之一。从西晋到明清, 许昌一直为郡、府、州治所的所在地,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47 年许昌解放后建立许昌市,1986 年 2 月,许昌地区撤销,设立省辖许昌

市。全市总面积 4076 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 万,由汉、回、满、壮、蒙古等

18 个民族组成。

曾一度为古代帝都的许昌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文物古迹甚多, 旅游资源丰富。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 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8 处,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64 处。著名的有钧台钧窑遗址、唐虞时期的许由挂瓢处、西汉灌婴思故台遗址和御史大夫晁错墓。市北有三国时期荀氏父子八龙冢、神医华伦墓。市东 15 公里处有汉魏故城遗址、汉献帝和曹操在许田射鹿的射鹿台。市西有汉魏时期的运粮河和关羽辞曹挑袍处的灞陵桥、关帝庙。市中心有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市内还有著名的小西湖公园等。灞陵桥在市西郊的石梁河上,距城 4 公里,是一座青石栏杆桥,盘龙相交, 镶有碑碣两方。关帝庙坐落在桥西,古柏参天。桥旁立有碑刻,上书“汉寿亭侯挑袍处”,系明将左良玉手笔。春秋楼在许昌市内关帝庙里,面阔 5 间,

进深 3 间,重檐歇山式,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楼上楼下均带回廊。整座建筑宏伟壮丽,金碧辉煌。相传东汉时曹操东征,俘虏关羽,拜关羽为偏将军, 以厚礼相待,春秋楼就是此时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地方。小西湖公园是东汉末年曲环作镇时,因挖土筑城,形成坑洼,聚水而成。堤岸花柳掩映, 水中鱼戏莲藕,景色颇为秀美。很多名人到此修亭建阁,屡经扩建,亭台楼阁,石桥曲径。苏轼在杭州为官时,致书州官赵德邻,建议许州西湖更名为小西湖。如今小西湖公园占地 20 多公顷,碧水潆回,垂柳迎风,园内建有德星亭、读书亭、听水亭。鼓琴台等,亭台溢彩,花草拥翠。

许昌市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豆类、烟叶、棉花等,是我国烤烟、小麦、棉花生产基地之一,素有“烤烟王国”之称。烟草种植始于明清,许昌烟早已闻名国内外,烟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粘土、大理石等20 多种。初步形成了以烟草加工、能源、机械、化工、纺织、建材六大行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烟草工业从生产、复烤、仓储、卷烟、烟草机械的生产供应到科研,形成了系列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