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

南昌市地处赣抚平原,位于江西省偏北部,长江以南,赣江下游。东北面与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毗邻,境内有赣江、抚河、锦江、潦河、军山湖、青岚湖、瑶湖、大塘湖等,河湖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不愧为江南的渔米之乡。南昌是江西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市总面积 7402 平方公里,全市人口 388.77 万。

早在 5000 多年以前,南昌就有较为集中的居民点。汉初,始立豫章郡。

公元 201 年建灌城,是为南昌建城的开始,并首建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 取“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至唐宋,南昌已成为江南著名都会, 是北来南往的交通要道,对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南昌在历史上曾数度更易名称。汉晋时称豫章郡,隋唐时称洪州府,南唐中主李璟曾建南都于此,称南昌府,宋改为隆兴府,元称龙兴路,明、清均称南昌府。1926 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从此,被定为“南昌市”。

南昌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在中华民族历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都为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同志,在这里发动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地,“英雄城”从此更是闻名于世。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坐落在南昌市区繁华的中山路南端,原为江西大旅社。现在的旧址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院内松柏挺立,庄严肃穆。南昌起义第 21 军指挥部旧址在现在南昌市第 2 中学内。

南昌起义时,叶挺同志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 11 军第 24 师司令部就设在这所学校内的一幢坐南朝北,两层砖木结构的“工”字形楼房内。朱德创办的军官教导团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 58 号内,原为江西省陆军讲武堂旧址,

1927 年春,朱德同志在此创办了军官教导团。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位于市中

心,纪念塔高 45.5 米,正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塔身两侧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塔顶是由花岗石雕成的汉阳造步枪和八一军旗。南昌还有方志敏烈士墓、周恩来、朱德旧居等。

南昌历代是郡、府、州和省府所在地,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的自然景观超凡脱俗,人文景观更属不凡, 历代高人雅士,都曾为之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使南昌各处佳景胜地传美于世。滕阁秋风、东湖夜月、苏圃春蔬、章江晓渡、西山积翠、南浦飞云、龙江西照、洪崖丹井、徐亭烟柳、铁柱仙踪被称为古豫章十景。滕王阁以王勃所著《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苏圃春晓”、“东湖夜月”二景以及百花州,已扩为“八一公园”。梅岭峰秀谷幽,松青竹翠,是西山风景绝胜处, 素有“小庐山”之称。青云谱是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故居。八大山人原名朱耷,系明太祖朱元璋第 16 子朱权的九世孙,世居南昌。明亡后,他隐居青云谱道院当道士,在绘画上自辟蹊径,成为近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大师。青云谱在城南 7.5 公里的红色丘陵间,古木参天、阴翳蔽日,红墙黛瓦的寺观掩映其中,寺前湖水潆洄,水上石桥玲珑。寺内雕梁画栋,飞檐回廊,古色古香。这里现已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宁王墓位于西山南麓,为朱元璋第 16 子朱权陵墓,墓分前后三宫,模式与北京的十三陵相似,墓中文物陈列在江西省博物馆内。绳金古塔、西山万寿宫、佑民寺等也是南昌市内著名的旅游

名胜。1986 年,南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是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工业城市。已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拥有冶金、电力、机械、纺织、航空、电子、仪表、化工、建材、造纸、医药、食品、塑料、印刷、玻璃等行业。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出口化工、医药、机械、纺织、工艺、五金矿产、粮油产品、土畜产品等,远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南昌地处赣抚平原,不仅气候适宜,且河流纵横,田湖相间,土地肥沃,盛产稻谷、棉花、花生、芝麻、小麦、黄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有“春鲶、夏鲤、秋鳜、冬鳊”之名。南昌的交通方便,水、陆、空四通八达,是京九铁路唯一途经的省会城市。全市公路连接湘、鄂、闽、粤、皖等省,民航航线可达全国各大城市,水陆沿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可到达长江口岸城市。南昌的工艺品和土特产闻名遐迩、久传不衰。著名南昌瓷板画、南昌玉雕、烫金旅游木扇、绢扇、文港毛笔、安义石鼻糕点印模等在全国工艺品系列中独树一帜。胡卓人蕲蛇药酒、南昌大曲酒、南昌丁坊酒、南昌葡萄豆豉、蕌头罐头、李渡高梁酒等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