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
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是 1988 年 10 月
26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的新兴城市,市境总面积 1287 平方公里,人口 51 万。樟树市历史上曾名清江县,是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它以其特有的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闻名遐迩,素享“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到樟树不灵” 之美誉,是我国著名的“南国药都”。
樟树的药业源远流长,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距今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镇郊的阁皂山,绵延 200 余里,草木丰茂,盛产药材。早在东汉建安时期,道家张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炼于此。他们一面迷信说教驱邪, 一面采药炼丹治病、传授炮制之法。后来,葛氏之孙葛洪,总结行医经验, 著成《时后备急方》,流传于世。唐宋时期,樟树药业日益发达,采药卖药者日增,药铺、药材行、分庄逐步兴起,并向外省扩张。明朝初年,这里建起一座三皇宫(即药王庙),每逢农历 4 月 28 日唐代名医孙思邈生日,就在庙侧设立交易场所,全国各路药商,多云集于此,进行贸易。明末清初,樟树中药铺已发展到 200 多家,同时,外省药商也来此设立药行,甚至还建有同乡会组织。这样渐渐变成了药材集散中心。至今境内仍有不少保存完好的炼丹井、洗药池、古寺、药庙等胜迹。
“药都”的形成,除因其地理条件优越、水路交通发达之外,与其盛产药材,精于药材的种植、炮制、经销和保管,更是密不可分的。阁皂山有天然药材 200 多种,中外闻名的江枳壳、面枳实,就是当地特产之一。樟树本地,对药材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药材必须纯净,饮片加工务其精细。如今历朝的“药王庙会”已发展成一年一度的全国药材交流大会。每年请柬一经发出,香港、新加坡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市的药界同仁蜂拥而来。届时的樟树,就成为药的世界、药的海洋。在药都东门外的宽阔坪场上,一片专门用以进行交易活动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拔地而起,总占地面积 15000 多平方米,可容纳万余人同时进行交易活动。
悠久的历史为樟树市留下很多名胜古迹,境内已发现的古遣址就有 122
处之多,居江西省的首位,其中包括距今 4500 年前的筑卫城。樊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吴城商代遗址。古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金石等珍品被誉为“国之瑰宝”。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唐的太平观碑和建于宋朝的阁皂山鸣水桥等。阁皂山距市区 20 公里,是全国道教三大名山之一,唐高宗曾赐号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朱熹、文天祥等我国古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过名言佳句。
樟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下资源有矿盐、煤炭、铁矿石、磷、锰、钨、石膏、花岗石、石灰石、耐火材料、瓷土、矿泉水等 10 余种。樟树的工业已形成了以药、酒、盐、磷化、粮油、建材、机械等轻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樟树市内以平原、低丘为主,东南部为低山,中部为平原、西部为丘陵,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柑桔等,其中油料作物是全国、全省油料作物主要生产基地。樟树有悠久的种植柑桔的历史,被定为全省柑桔生产重点市,全国 85 个柑桔生产基地之一。樟树红桔以色艳、味甜、皮薄、核少而闻名全省, 行销海内外。
樟树自古就有“酒乡”之誉,因“清、香、醇、补”四大特色而得名的
“四特”酒就樟树特产之一,源于宋代有名的土酒。已故的周恩来总理曾赠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八个字,于 1988 年 7 月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