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

儋州市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濒临北部湾,距省会海口 134 公里。全市总

面积为 3265 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10%,人口有 73 万,是海南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儋州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有汉族、黎族、苗族等20 多个民族,地方方言有 8 种。

儋州古称儋耳,是海南岛建制最早的地区。公元前 110 年(汉武帝元封元年)设置儋耳郡,唐设置儋州。1912 年正式设立儋县。1993 年 3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

儋州市地理位置优越,西邻越南,北近香港,东望台湾,处于亚太经济圈的中心。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23.2℃,无冬无雪,四季常绿。全市大部分为中低丘陵地带,土地肥沃,境内有大小河流 36 条,大中小型水库

33 座,地下水资源也相当丰富。

儋州市的森林资源居全省首位,拥有森林面积 1 万公顷。珍稀树种资源更是首屈一指,仅华南热作两院植物园就保存有上千个珍贵树种。儋州盛产橡胶、甘蔗、南药、芒果、龙眼、荔枝、菠萝、香蕉、椰子等多种热带作物, 其中橡胶和甘蔗种植面积名列全省前茅。儋州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开发价值的共 11 种,有褐煤、油页岩、石英砂、重晶石、石灰岩、花岗岩等, 还有金、银、锡、铁等金属矿。

儋州市海岸线全长 225 公里,港湾多,渔场广阔,海鱼种类繁多,盛产马鲛鱼、鲳鱼、墨鱼、对虾、海参、带子等多种名贵海产品。

儋州市有 20 多处旅游景点,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景观。主要的是: “南天名胜”——东坡书院、“森林公园”——华南热作两院植物园、“海南名珠”——松涛水库、“仙女梳妆”——云月湖,以及闻名遐迩的兰洋温泉、龙门激浪、白鹭天堂、英岛地下溶洞、鹿母湾天然瀑布和近 70 公里长的优质海边沙滩。

举世瞩目的、全国开放力度最大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就在儋州市境内。洋浦是一个面积约 150 平方公里的半岛,气候常年炎热干燥,十年九旱,不适宜农业,但发展工业和转口贸易的条件却得天独厚。这里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长达 110 公里,港湾深阔,风平浪静,不聚泥沙,是一个“中国少有、世界难得”的天然良港。1992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海南省吸收外资开发经营洋浦地区的 30 平方公里土地,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这是海南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吸收外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儋州抓住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和洋浦开发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走“重视工业、强化农业、搞活贸易、开拓旅游、发展渔业”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全市经济得到超常规的高速度发展。

自古以来,儋州就有“诗乡歌海”的美称。儋州州府衙门原设在濒临北部湾的中和镇,是外通南洋诸国、内联大陆各城镇的海上交通中转站,中外文化交汇于此,能诵古诗文者遍及乡里。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被朝廷贬到儋州 3 年多。他在当地传播中原文化,与当地民众结下深厚的友谊,而当地人所唱的“儋州民歌”也曾让这位大文豪惊诧不已。儋州人把唱民歌作为一大娱乐,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唱上几首。青年人更是把唱歌作为交友的好方法。每年农历 8 月 15 日,还要举行大规模的赛歌大会,这就是著名的儋州中秋歌节。

儋州民歌分山歌和调声两大类。山歌唱词多为七言四句,带有古风曲调, 旋律低沉婉转。调声是从山歌演变而来的,歌词有三言、五言、七言不等, 内容通俗易懂,旋律流畅,节奏明快。90 年代初,在儋州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一个新剧种——山歌剧。儋州市的农民自筹资金,成立了多个山歌剧团, 自编自演山歌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