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
云南省省会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这里气候宜人,是世界上四个称得上“四季如春”的城市之一,故以“春城”而著称于世。它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性商贸旅游城市。昆明位于滇西横断山脉与滇东高原之间的盆地。北边高耸的梁王山、乌蒙山挡住了北来的冷空气,而南来的孟加拉湾、北部湾的暖湿气流得以畅入,使得这里云密、雨多、日照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 15℃。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所以,不论是公园绿地,田野山坡,还是市民庭院,公寓阳台,一年四季总是姹紫嫣红,鲜花纷呈,堪称“四时无日不开花”的花之都。
昆明的花首推茶花,被列为昆明的市花。茶花的品种繁多,古称有 27
种,现已增至 100 多种,颜色鲜艳,姿态各异,较有名的是“蝶翅”、“菊瓣”、“白玉杯”、“玛瑙”、“琥珀”等。
杜鹃花,因常在春末夏初,每当杜鹃啼叫时节盛开,且红如血,故得名。又因杜鹃花开似火,烂漫如锦,铺天盖地而来,映得满山遍野红艳艳的,于是又称“映山红”。在昆明及其郊区山坡上,从 2 月到 8 月都可见到花形优美,娇艳夺目的杜鹃花。玉兰花在昆明开花最早,花期最长,甚至到了隆冬时节,高大的玉兰树上仍然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朵。每年春节之前,昆明和滇南的田野上,到处盛开芳香宜人的报春花,花期长达 5—7 日,把昆明装扮得繁花似锦。茶花、玉兰花、杜鹃花、报春花是昆明的“四大名花”。
昆明历史悠久。早在 3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地区就有古人类繁衍
生息。昆明作为城市已有 2000 多年历史。战国时期(公元前 3 世纪),楚将庄跷率众“以兵威定”滇池地区,与当地民族融合,在今晋宁一带筑城置都, 建立了滇王国。西汉元封 2 年,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益州郡,首邑滇池县(今
晋城),以今昆明为谷昌县。公元 765 年,南诏在今昆明城区筑拓东城,置
拓东节度使,后称鄯阐城。元宪宗 4 年,大将兀良合台攻占鄯阐城,统一云
南,旋置昆明千户。至元 12 年,设云南行中书省,滇池地区置中庆路,改鄯阐城为昆明县,为中庆路首府,当时又称押赤城。从此,昆明就一直是云南省省会,并逐步形成了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928 年昆明建市。在昆明市 15561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 26 个民族,其中有 8 个世居民族, 全市总人口 375 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13%左右。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 2000 余年的悠久历史,使昆明成为旅游胜地。西山因位于城西而得名,由碧鸡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观音山等诸峰组成,透迤绵延几十里。山上峰峦起伏,古树参天,是一座宏大的森林公园, 远眺西山宛如青丝垂落的少女躺卧滇池湖畔,所以被称作“睡美人”山。山上建有“三清阁”、华亭寺、太华寺等。滇池,又名昆明湖、昆明池,在西山脚下,烟波浩渺,碧水千顷,风帆点点,景色如画。周围有郑和公园、白鱼口、海埂等胜景。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大观路尽头,濒临滇池,初建于 1690 年,原名观音寺,1913 年辟为公园。园内有大观楼、观稼堂、揽胜阁、涌日亭等建筑。在大观楼前门柱上,有清代诗人孙髯于乾隆年间所撰 180 字长联。上联写滇池风光,清新俊逸;下联写云南历史,怀古抒情,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驰名海内外。金殿在距市内北郊 11 公里处的鸣凤山上,这座金殿
的瓦、柱、墙、屏、匾、联和神像等全用黄铜制成,约重 200 多吨,配以大
理石基座和栏杆,显得格外巍峨瑰丽。筇竹寺在西北郊的玉案山麓,为中原佛教传入云南的第一寺,始建于元朝,寺内 500 罗汉大型彩塑被誉为“东方
雕塑艺术的明珠”。黑龙潭距市区 17 公里,潭水清澈碧蓝,那里有唐朝的梅花、宋朝的柏树、明朝的茶花,合称“三异木”。圆通寺在市区园通街,始建于唐代,是昆明最古老的寺庙。昆明市在南郊 6 公里的海埂新建了云南民
族村,荟萃了云南 20 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民情精华;在金殿鸣
凤山上扩建了茶花园,栽培了 600 余种 1 万多株云南山茶;在具有白族风情的西华园,建设了兰圃和兰花展馆;在集古建筑群和龙潭胜景为一体的黑龙潭公园,建造了“曲径深海”的山水梅园;在滇池之滨的晋宁月山,扩建了郑和公园;在宜良,新辟了神奇的地下溶洞群九乡风景区和阳宋海旅游度假区;在石林风景区和温泉风景疗养区建设了旅游服务设施;在近郊区建设了一批风景度假村。经过开发建设,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沿公路向外延伸的“七区一体”的旅游景区游览体系。
昆明矿产资源较多,主要有磷、盐、铁、煤、石英砂、铝土、硅土、石灰岩、钛等,其中以磷、钛、盐矿最为丰富。磷矿储量居全国七大磷矿之首。经济作物有烤烟、蔗糖、茶叶、橡胶和香料等。昆明是省内外交通枢纽,也是通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已形成了一个以铁路、公路、航空等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