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是海南省的第二大城市。总面积 1919

平方公里,聚居着汉、黎、苗、回等 10 多个民族,全市总人口为 41 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占 44.2%。

三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境内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化遗迹。古时, 三亚称为崖州。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1984 年 5 月,三亚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87 年 12 月升格为地级市。

历史上的三亚是个蛮荒之地,人烟稀少,疟疾遍地,是历代封建王朝贬谪“罪人”的“天之涯、海之角”。海南解放后,三亚由于受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只是一个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海边小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海南建省办大特区的优惠政策,使三亚迅速崛起为南中国海岸的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旅游城市。

三亚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长夏无冬,雨量适中。这里一年四季绿水青山花常开,自然景色奇美,是中国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旅游胜地。被当今世界旅游者称为回归大自然旅游的“五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在这里完美无缺。在三亚,星罗棋布着 16 个旅游景点:巨石耸立的天涯海角、美丽动人的鹿回头雕塑、洁白如玉的亚龙湾沙滩、鬼斧神工的海山奇观、人欢浪笑的大东海浴场、寿星济济的南山福地,还有崖州古城、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避风登陆遗址等人文景观。

三亚的地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水晶、花岗石、大理石、金矿等 30 多种。南海海域中石油储量相当于两个大庆油田,被称为“第二个中东”。西部海域还有丰富的天然气。

三亚还是热带作物的宝库,热带农林和南药品种应有尽有,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方繁育种的最大基地,被誉为“绿色聚宝盆”、“天然大温室”。三亚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近海捕鱼海域达 1.36 万平方公里, 是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加工的黄金海域。

三亚不仅在全国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资源优势,而且还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三亚隔海与东南亚遥遥相对,处于太平洋经济圈的中心, 是中国陆地城市距东南亚的最近点和进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

建省之初,海南省政府就在海南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把三亚作为琼南经济中心,并把它设计为一个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八五”期间经过两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会战,三亚改变了昔日路窄楼矮、破旧不堪的面貌,水电、能源、通讯、交通等设施迅猛发展,城市规模比原来扩大了一倍,一个“新三亚”的框架基本构成。现在,三亚的海陆空交通非常便利,陆上交通有三亚至石碌的铁路、海口至三亚的高速公路和四通八达的岛内公路网;海上交通有三亚至越南岘港和三亚至香港等旅游航线;空中交通有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已开通 20 多条国内航线和 8 条国际航线,成为三亚飞向世界的“空中走廊”。

“九五”期间,三亚市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际性的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和海南南部的经济中心。重点开发三亚湾旅游度假区、海棠湾温泉和生态旅游区、落笔洞风景名胜区、甘什岭热带植物森林公园、崖城历史文化观赏区等 11 个旅游风景区。在农业方面,三亚将建设全国性的繁育种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和海洋养殖基地,建设全国性的农副产品批发中心,使三亚成为全

国人民的“菜篮子”和“果园子”。工业方面,三亚将建设以油气化工为支柱,建材、医药制品、旅游工艺品、水果加工业等资源加工相配套的现代化大工业体系。到本世纪末,三亚市将建成一个现代化的热带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城。